從孕媽媽知道自己懷孕開始,後面有很多產檢項目在等著孕媽媽做,其中B超檢查是貫穿整個孕期的重要項目,也可以幫助產科醫生和孕媽媽更好的了解胎寶寶生長發育情況。
1.CS 為胎囊,只在懷孕早期看到,一般停經35天,B超就可在宮腔內看到孕囊。在懷孕1.5個月時孕囊直徑約2厘米,2.5個月時約5厘米。
胎囊位置可能在子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部、中部,形態圓形、橢圓形、清晰為正常。
2. CRL 為頭臀距,表示胎體縱軸平行測量最大的長軸,主要用於判定孕7-12周的胎齡。
3.BPD 為胎頭的雙頂徑,表示頭部左右兩側之間的最寬距離,又叫頭部最大橫徑,可以依此推定寶寶的體重和發育情況。
4.FL 為胎兒股骨長,即大腿長度, 用於和BPD一起推算寶寶的體重。
5.枕額徑,寶寶鼻骨到枕骨隆突的距離,也就是寶寶的頭從前到後最長的距離。
6.頭圍,環頭一周的長度,用於確認寶寶的發育狀態。
7.腹圍:即腹部周長,寶寶肚子一周的長度。
8. GP 為胎盤分級,孕晚期(28孕周)開始,B超報告單上會出現胎盤分級。一般胎盤分為0,I ,II,III級,有時還有III+級。
I級標誌胎盤基本成熟;
II級晚標誌胎盤已經成熟;
III級晚標誌胎盤已衰老,由於鈣化和纖維素沉著,使胎盤輸送氧氣及營養物質的能力降低,胎兒隨時有危險。
9.AFI 為羊水指數,做B超時,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個區域,將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數,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8-18厘米。
10. S/D 為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與胎兒供血相關,當胎盤功能不良或臍帶異常時此比值會出現異常,在正常妊娠情況下,隨孕周增加胎兒需要增加S下降,D升高,使比值下降,近足月妊娠時S/D小於3。
沒有高危因素的准媽媽整個孕期一般會接受4-5次B超檢查。
1. 孕6-8周:主要是排除或及時發現異位妊娠(宮外孕)或異常妊娠(葡萄胎等),了解胚胎是否存活,確認預產期、診斷雙胞胎等。
妊娠15-56天是寶寶器官形成期,57天後進入胎兒期,各種器官組織分化成熟,所以建議准媽媽們在妊娠57天後進行第一次B超檢查。
2. 孕11-14周:主要是通過鼻骨和NT測量,結合唐氏綜合症篩查試驗,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度。
3. 孕18-24周:23周左右寶寶的重要臟器基本發育成形,此次B超即平時說的大排畸,主要是系統篩查胎兒發育及診斷胎兒致命性畸形,包括無腦兒、腦膨出、開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單腔心、致命性軟骨發育不全。
4. 孕32-38周:孕晚期到分娩前會進行1-2次B超檢查,排除一些在妊娠晚期才出現的胎兒發育異常,了解寶寶的位置、體重、胎盤位置及成熟度、羊水的多少等。判斷有無臍帶纏繞,了解臍帶的血流情況,評估是否可以順產。
以上都不是絕對的,如果在產檢過程中有異常情況需要複查,或者准媽媽有其他高危因素,會增加B超檢查次數。我是杭州瑪莉亞母嬰服務,有遇到任何的孕產和育兒知識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您解決孕期和產後過程中帶來的煩惱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