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得排一小時隊」,高檔酒店聖誕照今年艷壓海馬體了

2023-12-27     VISTA看天下

原標題:「拍照得排一小時隊」,高檔酒店聖誕照今年艷壓海馬體了

本文轉載自Vista氫商業

(id:Qingshangye666)

原標題 | 「拍照得排一小時隊」,酒店聖誕照今年艷壓海馬體了?

作者 | 大稚

聖誕節,什麼最重要?

拍照。

自打2020年海馬體聖誕寫真橫空出世,聖誕節要拍聖誕照,已經變得跟冬至該吃餃子一樣自然。

不過幾年過去,聖誕照早就不是照相館的專利。

今年,在北京這地界兒,高檔酒店成了最熱門的聖誕寫真拍攝地。

11月起,各個酒店富麗堂皇的聖誕樹就在我的信息流里天花亂墜,打卡筆記源源不斷,甚至形成了citywalk攻略,教你怎麼一條龍打卡北京最漂亮的酒店聖誕樹。

看著一組賽一組精緻美麗的打卡照,聖誕節前夜的前夜,我跟著攻略走了一趟。

酒店真的那麼好拍嗎?聖誕樹又為啥總是那麼吸引人?

01

跟著攻略逛完三家酒店,

我開了眼

酒店已被開發成最豪華的照相館。

那裡有最優越的硬體:占地面積和層高就贏了,照相館人手AI齊上陣才能P出來的豪奢背景——有時摳圖還摳不利索——在高級酒店不過基礎設施,地磚是貨真價實大理石,裝飾是精雕細琢巴洛克,站在照相館純色背景板前扮公主,你需要強大的信念感,站在酒店長長的旋梯上拍寫真,財閥獨女、豪門千金視察家產的感覺油然而生;

圖源小紅書@sophiatan、@超級大眾備胎、@Sia 維

有最精緻的道具:照相館的塑料道具全國通用,有點志氣的酒店則必然會注意和競品有所區別,你做香奈兒聖誕樹圖一個「黑白簡約高級感」的調性,我就貼滿jellycat搞點「粉色少女心」四兩撥千斤,去不同酒店相當於換了不同的主題;

圖源小紅書@Wu森林

更關鍵的是,(基本上)免費。

去照相館花400塊最後到手兩張精修圖,不如對鏡自拍和花絮側拍好看也是常有的事,在酒店大堂你卻可以隨便拍、盡興拍、撒開了拍,只要不社恐,那棵樹和樹旁邊的禮盒彩帶小鈴鐺,還請公主任意擺弄。

除了得自己做妝造,這性價比怎麼看怎麼高。

不過自己做妝造,也意味著blingbling小裙子、皮毛大坎肩、聖誕紅戰衣,想穿啥就穿啥,反正酒店冬暖夏涼,還不必糾結循環利用的道具服裝衛生狀況堪憂。

作為置景上的貴替、價格上的平替,「酒店聖誕照」火了,從11月起就有博主著手編撰的攻略,到12月已歷經數次疊代,十分詳盡。

從哪家酒店有啥樣的聖誕樹、現場光線條件如何,到什麼時候去人比較少,再到該用什麼機位搭配什麼姿勢搭配什麼色系最出片,用單反還是用拍立得效果最好,甚至如何停車……全安排得明明白白。

剛剛過去的周六,我跟隨人氣最高的王府井攻略,打卡了三家酒店,酒店聖誕照到底有多火,這時才變得具象起來。

圖源小紅書@超cool

第一站是華爾道夫酒店,高門看起來如此威嚴,透出的燈光十分神秘,仿佛隨時可以照見我的囊中羞澀、見識短淺,硬著頭皮走進去,我頓時放鬆了——通向聖誕樹的門廊里已經排了十幾米的隊,比我在雍和宮殿外等著求財時排的隊還長。

我經過老中青幼全覆蓋的人群走到隊尾,粉色的jellycat聖誕樹只能看個虛影。

理想VS實際丨左圖源小紅書@Serenity萌

這顯然是一場硬仗。雖然看不見聖誕樹下正拍照的人,但我敢肯定,即使面對著眾人的目光洗禮,排到的人不拍夠十分鐘也是不會退場的。

西裝革履的金髮侍應生看起來很警惕,疑心四處張望的我是要插隊:「您要拍照嗎?要拍照的話大概就是排一小時。」

但你先別出發

大概是都知道要等,所以大家也沒閒著,自主開發了新的打卡點。隊尾處有一張桌子,上面布置了聖誕擺件,舉著單反的小伙兒對著桌上的水晶球一通變焦,結伴前來的老兩口互相給對方留影,家長把小孩挪到迷你聖誕樹旁邊換著角度按快門。

氫商業攝

此時我還不知道,人頭攢動、見縫插針將是貫穿這趟citywalk的關鍵詞。

打卡酒店聖誕樹,是一場註定屬於e人的盛事。

出了華爾道夫酒店沒走多遠,我來到王府半島酒店,這一家的打卡屬性,不等進門已昭然若揭。大門旁邊是香奈兒門店掛上「項鍊」的外牆,牆根下已經聚集了一批寒風中輪流走秀的都市麗人。

氫商業攝

走進酒店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如同周迅走進Met Gala。

從門廳到大堂,又從大堂到地下,隔幾米就長出一棵香奈兒主題的聖誕樹,每棵聖誕樹旁邊又長出一圈一圈正擺pose的人類,不失為一種生態鏈。

一身「小香風」的型男靚女,各自圍著一棵樹等待最佳機位,又或者在階梯上爭取避開人流與樹同框,他們可以旁若無人地對著鏡頭或站或坐或蹲或跪,甚至現場換裝,而我猶如誤闖時裝周后台的唐宛如,無論往哪走都在隨機耽誤一個攝影師取景。

氫商業攝

經此一役,我自以為也算見過了大世面,但第三站,勵駿酒店,還是給了我一些小小震撼。

如果只論人口密度,我覺得當時的勵駿酒店大堂,應該跟春運時的火車站差不多。和我同時走進大堂的一個姐姐,說著「來都來了」,羽絨服一脫,就向大廳正中央的打卡第一線走了過去。

和前兩個酒店幾乎沒有拍照限制不同,勵駿酒店是有門檻的,月初剛圍著聖誕樹圈出了一塊消費區,消費茶點才能進入,和聖誕樹親密接觸,拿樹底下的禮盒當道具。不過這個門檻也不算高,畢竟一杯飲品或一款甜點,最少三四十塊就能拿下,比去照相館還是便宜多了,而且聖誕樹有三層樓高,消費區外也有的是能跟樹同框的機位。

圖源小紅書@武林~

我去的時候,消費區內有不少三口之家正在拍親子照,而離他們兩三步之遙,就是站在圈外和聖誕樹隔空貼貼的人潮,大堂兩側旋梯一般被攻略列為另闢蹊徑的「寶藏機位」,顯然也已經變成打卡標配。

氫商業攝

上次見到這麼多人輾轉騰挪要跟一棵松樹合影的場面,還是18年前在黃山頂上看迎客松。

02

2023的年終總結,

都在樹里了

當代人過節的方式,主要分兩類,一類旨在消費,一類主攻拍照,聖誕節在其中就顯得尤為特殊——因為可以越來越便利地在消費場所直接拍照。

約莫11月底12月初,商場或廣場,酒店或酒吧,咖啡廳或麵包房,房頂是扒煙囪的聖誕老人,門口和店內是聖誕樹,這些擺設就像內置了磁吸裝置,召喚著潮人們那鋼鐵般永遠堅定的出片之心。

當除夕都要上班,年味越來越淡,聖誕,卻從一個日子變成了一個季度。

倒數鐘聲從10月即敲響,人還穿著短袖,樓已經掛上聖誕裝置,每個地標都想爭一個「遙遙領先」。

圖源小紅書@抹茶味的夏天到了

動作快的能吸引第一波眼球,但落後了也沒關係,只要把置景的每一步都獨立分出來作為一個節點,把打造聖誕裝飾作成連續劇,氛圍一層層往上烘托,也能給人「養成系」的快樂。

搭建,是第一聲宣言,圍欄簡陋沒關係,鋼架子難看也沒關係,只要讓人知道這裡即將有一棵聖誕樹,就是為日後的客流量打好了底;

圖源小紅書@商業檔案LX、@尤儷婭、@阿斯劉劉

亮燈,則是翹首以盼的禮成,一棵夜色中熠熠閃光的聖誕樹,才是富饒豐足的象徵,是拍出氛圍感的關鍵。

圖源小紅書@抹茶味的夏天到了

當然,如果只是一棵普通的、常規的、傳統的聖誕樹,那再怎麼遙遙領先、精心搭建都沒意義。

現在的聖誕樹,得會整活兒。

比如上海靜安嘉里的聖誕樹,說是聖誕樹,其實做成了有好幾層的樹屋;比如三里屯的聖誕樹,有粉色有橙色,就是沒綠色,有珠子有星星,就是沒樹葉;恆隆廣場的聖誕樹倒是有葉子,但感覺是金葉子。

上海黃浦江邊的JW萬豪酒店,直接整了一棟「聖誕樓」。

圖源小紅書@37度1

而商場酒店之流最愛整的活兒,就是跟奢侈品聯名,別什麼樹不樹的了,主打一個「人間富貴花,漸欲迷人眼」。

上面提到的華爾道夫酒店搭上的是jellycat,不算奢侈品(要讓我說怎麼不算呢),但勝在夠可愛討喜,它在上海的同門外灘華爾道夫酒店,則和海藍之謎聯名打造「海洋主題聖誕樹」,乍一看平平無奇綠樹一棵,仔細看原來是海藍之謎綠。

半島酒店在北京、上海、香港、倫敦的大樓都掛上了香奈兒項鍊,樓內聖誕樹上也墜滿那著名的「雙C」logo。

每到年末,在店門口、購物中心和高端酒店擺上有自家特色的聖誕樹,已經成了奢侈品牌刷存在感的基本操作。

迪奧的金蝴蝶環球飛行,香奈兒的大鏈子掛遍亞歐,LV於2018年和2019年在上海港匯恆隆廣場布置的「棉花糖聖誕樹」、「老花聖誕樹」,依然在被懷念,而今年瑞士腕錶品牌積家的聖誕樹,雖然被嘲「鐵樹」,也成了恆隆新的打卡點。

聖誕樹年年要疊代進化,被嘲也不是稀奇的事。

前陣子Gucci用78個禮物盒搭了一棵聖誕樹,擺在老家義大利米蘭的知名商圈,取代了那裡連續服役八年的施華洛世奇水晶聖誕樹。

據海外媒體報道,為這說是禮盒但看起來像一堆炸藥包的裝置,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投資108.6萬歐元(約合人民幣847萬)。網友對此表示了疑惑:「其中99萬是回扣嗎?」

這百萬歐元里其實還包含了一系列配套活動的花費(比如這棵因丑出圈的樹是要全球巡展的,其中一站是北京SKP),而就算全花在樹上了,也遠遠沒到聖誕樹成本的上限。

如今聖誕樹在「奢侈」這塊是越玩越大,外媒「金融在線」統計了今年最貴的10棵聖誕樹,奪冠的在阿聯皇宮酒店,斥資1140萬美元。

雖然沒看出來錢花哪兒了丨右圖源@Lily愛上Shanghai

卷速度、卷創意、卷品牌,聖誕樹已經不是簡單的聖誕樹,更像是一種載體。

對消費場所來說,聖誕樹是引流神器,刷臉秘技,承載著一顆打造形象的雄心。

不止大商場或五星級酒店,路邊的麵包店、咖啡店、小酒吧,也會早早擺出聖誕樹,並且一樣要整活兒,咖啡店用咖啡豆做樹葉,麵包店就用鹼水結,酒吧更好,把酒瓶摞起來,和真樹一樣翠綠翠綠的。

@Una Pausa、@二胖仙兒、@橘子(開擺酒館版)

總之,能把人薅到店裡多停留,能讓人找到話題發小紅書,這棵樹就不算錯付。

而越是講究「高端」的消費場所,就越面臨著嚴格「審判」,今年的聖誕氛圍如果不夠濃,今年的聖誕樹如果比往年丑,那是要被吐槽「太拉胯」的。

為什麼聖誕樹那麼有吸引力?

作為代表節慶的符號,聖誕樹先天自帶氛圍感和儀式感,歷經多年高度商業化的包裝,又後天發育出了天馬行空、無拘無束、出片就行——不出片也行只要樂呵——的獨特氣質。

聖誕樹是聖誕寫真的關鍵構成,象徵著「美」,又變成了可以盡情二創的素材,可以是治癒身心的一個療程,也可以是自我解嘲的靈魂一擊,可以長得奇形怪狀,反正只要你說它是聖誕樹,它就是。

有人以之修煉手工技能,專攻「變廢為寶」,下手如有小神龍俱樂部,攢下來的奶茶外賣袋、咖啡杯,剪剪貼貼就成了簡易聖誕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爛,留著全成了聖誕樹」

有人以之為年終總結:練書法的用寫過的字帖縫合出一棵「國風聖誕樹」;感嘆一入音樂劇坑深似海的,把一年來的票根做成聖誕樹,「和我這根韭菜一樣綠」;學數學的用公式組成各種意義上都很抽象的聖誕樹。

圖源小紅書@兔兔可馨的日常、@二道飯子(看劇版)、@惠臨

最大的門類,是「打工人自己的聖誕樹」。就像萬聖節最受歡迎的cos不是狼人吸血鬼,是那英安陵容,最能輸出情緒價值的聖誕樹,重點也不再是彩燈鈴鐺小禮物,而是一個直擊靈魂的——「累」。

圖源網絡

眼看著「不被定義的聖誕樹」越來越抽象,聖誕節本身其實也一樣。

它的時機如此恰好,臨近年終卻又不是真的年終,已經可以把「有什麼事明年再說」掛在嘴邊,又還不需要給過去的一年一個正式交代,還不需要對未來的一年進行認真規劃;

它的儀式隨心而定,想煮熱紅酒還是老鴨湯,想吃蘋果還是吃草莓,可以出去拍聖誕寫真拍得如火如荼,也可以家裡蹲蹲得心安理得,全隨自己喜歡。

說到底,我們想要一些儀式感,想要沒有包袱的快樂,想要堂而皇之地放鬆而纏著彩燈的巨大聖誕樹,似乎是這些願望不錯的載體。

不多說了,都在樹里了。

圖源微博@做飯其實很簡單

開篇圖源:小紅書@秘制魚醬

【Vista氫商業】報道女性消費與商業,一個有趣有溫度的商業號。關注它 清醒熱愛,智性消費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儀式感最珍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6c8b992108163d97829f0bf2d3e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