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指揮家」舟舟風光不再?原來「天才」的背後都是笑話

2024-09-19     醉輕弦V

他被譽為「天才指揮家」,他登上過春晚,和劉德華合作過;他的經歷被拍成過紀錄片,曾經受邀在世界多個國家進行演出。這個有著這一系列響噹噹「實績」和知名頭銜的人,卻是一名先天愚型患者,他叫做舟舟。

這個名字,大多數經歷過80年代的人都會有印象,因為他經常出現在電視螢屏上,人們打開電視經常會看到音樂節目裡的舟舟,有些胖胖的身軀,手上的指揮棒隨著音樂激情舞動。

由於頻繁地登上電視節目進行採訪宣傳,所以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跡,也為這個孩子的勵志人生感到振奮。

但過了二十多年,舟舟卻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前,「舟舟」這個名字也不再為如今的孩子們的熟知。甚至,不斷有傳言稱,舟舟根本不懂音樂,所謂「天才指揮家」不過是人為製造的一場騙局和謊言。

晴天霹靂慘澹人間

1978年4月1日,在一雙父母的熱切期待中,一個男孩出生了,這個孩子的出生讓這對年近四十的父母感到無比幸福。然而,幸福卻如此短暫,仿佛是愚人節老天給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僅僅一個月之後,他們被醫生告知他們剛出生的兒子竟然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先天愚型患者,得這種病的人,在日常生活的稱呼里,被用得更多的名稱是「弱智」,在中國,患這種疾病的機率為500萬分之一,但疾病真正降臨,就是百分之一百的機率。

這一類群體的生存環境有多難不言而喻,作為工具機廠廠醫的舟舟母親更清楚,他以後會受到周圍人怎樣的眼光?他又如何在這個社會上謀生?

極度的憂慮和痛苦壓垮了一個母親最後的心理防線,曾經一度她抱著孩子甚至想和他同歸於盡,幸好,舟舟的父親救下了她,並決意扛起這一切。

比起心智健全的孩子,照顧一名殘疾兒童所花費的精力要多得多,家庭本就不寬裕,舟舟的爸爸媽媽也都要工作養家,孩子的爺爺奶奶只能過來幫著照顧舟舟。

雖然有家人的盡心呵護,舟舟還是無可避免地遭受到許多,受到傷害。

一次同齡小朋友玩,被小朋友的媽媽看見了,小朋友的媽媽大聲訓斥孩子,說舟舟是弱智,你怎麼能跟這種人玩?甚至有一次,一個下雨的秋天,舟舟還被周邊幾個大小孩扒光了衣服,將他孤零零扔在路邊,他的玩具常常被搶,他想一起玩的小夥伴嘲笑他,毆打他。

在舟舟的童年時光中,此類事件時有發生,不一而足。而這,讓本就心靈脆弱的舟舟更加無助,經常躲在角落裡哭。

舟舟遭受的歧視和欺辱,爸爸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兒子,舟舟的爸爸經常找到人家家長登門理論,有時甚至大打出手。但是,他們現在還能保護舟舟,如果他們不能照顧他的時候,舟舟要怎麼生存下去呢?

絕處逢生聲名鵲起

為了讓舟舟健康快樂地長大,儘量避免周圍不友善的眼光,不讓他受到傷害,家裡人讓他待在身邊,儘量少和外界接觸。

舟舟的父親是一名低音提琴手,在武漢交響樂團工作,從舟舟兩三歲開始,他就帶著舟舟一起去樂團,看樂團排練。長期的樂團生活,讓樂團的樂手們對舟舟都十分熟悉。

有一天,在休息時間,樂手們跟舟舟開玩笑,問舟舟想不想當指揮,舟舟說「想」,然後就爬上指揮台,模仿樂團老指揮家的動作指揮起來,動作惟妙惟肖,眾樂手們也被六歲的舟舟逗得哈哈大笑。

舟舟十分喜歡在樂團的日子,樂隊的排練演出他場場不落,風雨無阻地跟著,還常常在後台隨著樂團的表演做著指揮的動作,正是舟舟對指揮的熱愛,讓他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1997年,一位電視台編導在武漢交響樂大廳外發現了跟著樂團做指揮的舟舟,了解了舟舟的情況後,他決定給舟舟拍攝一部紀錄片,記錄這個弱智少年不平凡的智慧才能。

十個月之後,《舟舟的世界》問世,正是這部紀錄片的橫空出世,讓舟舟聲名鵲起,成為了武漢紅透半邊天的明星。

《舟舟的世界》給舟舟帶來的顯然不止這些。

1998年,當時的殘聯的理事長看到紀錄片後,邀請舟舟參加殘聯的新春晚會;1999年,舟舟登上了殘聯新春晚會的舞台,這也是他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從此,舟舟走上了一條風光無限的指揮家之路,電視台爭相報道他的事跡,舟舟成為了當時家喻戶曉的明星。

2000年5月,舟舟和中國頂級交響樂團——中國歌劇院交響樂團進行了合作,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表演,劉德華和施瓦辛格等明星也參加了這場慈善晚會,因為被舟舟的經歷深深感動,施瓦辛格甚至當場捐款15萬美金。

盛大騙局風光不再

舟舟的繁忙的指揮家生活持續了幾年。

在最紅的那幾年,舟舟的演出一年最多達到一百多場,還受邀出國訪問演出,但幾年過後,「天才指揮家」的耀眼光環帶來的紅利也沒能持續下去,舟舟樂團的演出漸漸減少,直至乏人問津。

沉寂的十幾年裡,舟舟經歷了母親去世,自己患重病等種種打擊,父親也已經年邁,還得了糖尿病,這些,讓舟舟的父親胡厚培對舟舟今後的生活更加憂慮。

2016年,舟舟加入了深圳殘疾人藝術團,偶爾參加一些樂團演奏,父子倆住在一間20平米的屋子裡,屋子裡只有兩張床、一張沙發和一台電視機,條件並不算好,但舟舟喜愛集體生活,喜歡樂團演出,父親便跟他待在樂團。

隨著舟舟昔日的光環漸漸褪去之後,不斷有人發出了一些質疑的聲音。

有人指出舟舟根本不懂音樂,不懂指揮,他只是隨著音樂的節奏進行身體的律動,在他指揮的時候,樂團的樂手們根本沒有看他,更沒有隨著他的指揮節奏演奏。

還有人指出,作為一名先天愚型患者來說,他根本不具備指揮一個樂團的能力,他的成名,不過是利用人們的同情心,進行的一場炒作,舟舟只是幕後推手用來牟利的工具而已。

後來,與舟舟合作過的樂團成員也承認,每次演出都是指揮排練完成後,再由舟舟跟著節奏進行比劃表演。

質疑聲甚囂塵上,舟舟的父親胡厚培面對大眾的質疑,在媒體上坦誠地表示:感謝大家陪舟舟玩。胡厚培自己是音樂專業出生,知道舟舟的演奏水準盛名難副,但是他感謝大家陪著舟舟玩了一場長達20多年的遊戲,讓舟舟得到了快樂。

小結:

成為一名先天愚型患者是舟舟的不幸,但這一切戲劇性事件的發生,也讓舟舟獲得了大部分先天愚型患者不能擁有的璀璨人生。雖然如今風光不再,但他已經比大多數該類患者幸福。

光芒萬丈的「天才指揮家」不過是一個謊言,如今似乎已成定論。在這場謊言背後,是真誠地希望幫助舟舟的人士也好,是利用舟舟用以牟利的幕後推手也罷,真相如何已經難以探究。

但怎樣給類弱勢群體一個友好的生存空間,讓他們同樣擁有一個有保障有尊嚴的人生,或許是我們該繼續探討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66da2b04f27f5b06491780e0c6df7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