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縮臨」《蘭亭序》,賣了5900萬,專家:他只用了一成功力

2023-10-13     書法網

原標題:趙孟頫「縮臨」《蘭亭序》,賣了5900萬,專家:他只用了一成功力

趙孟頫「縮臨」《蘭亭序》,賣了5900萬,專家:他只用了一成功力

最出名的詩是李白的《靜夜思》,最出名畫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而最出名的書法,恐怕非《蘭亭序》莫屬了。王羲之與友人雅集,酒後興奮異常、忘卻煩惱,揮筆疾書,寫下此帖。等到酒醒,連他自己都驚呆了,以後再寫不出這樣「天人合一」的佳作。

王羲之不會預料到他這件偶然之作,會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會成為華夏文化符號之一。圍繞著它發生的故事很多,臨摹、拓刻的版本也有數十種,最知名的是馮承素的「神龍本」。我們在課本上、電視上看到的《蘭亭序》圖片,基本都是用的「神龍本」。

王羲之真跡已不知去向,後世書家想領會「蘭亭筆法」,只能依靠「下真跡一等」的唐雙鉤填墨本,因為它最還原原作狀態,堪稱古代的「照相機」。不過,「神龍本」並非沒有瑕疵,馮承素的「補筆」,筆畫的調鋒、銜接上都略帶不自然。

至於虞世南、褚遂良的摹本,個人風格就過於明顯了。宋代以後書法家學「蘭亭」,主要依靠「神龍本」和歐陽詢的《定武蘭亭序》刻本。元代有一位書法家藉助這兩個版本,最終得到了羲之筆法精髓,此人就是趙孟頫。

趙孟頫有著極為先進「復古」意識和極高的天賦,他從智永啟蒙,進而以唐宋名家為跳板,直追魏晉諸家。他一生多次臨摹《蘭亭序》,還寫出了號稱書史理論價值最高的「蘭亭十三跋」。他對王羲之的用筆、結字有著極深的體會。

很多書法家都批評趙孟頫學「大王」,把他複雜的筆法簡單化了,但是以趙的功底,他並非不能把羲之學得絲毫不差,他的某些直來直去的筆法一方面是迎合當時的潮流,另一方面也是寓法度於自然中。

趙孟頫曾「縮臨」過一部《蘭亭序》,2021年時以5100萬元落槌,最終以加佣金5900萬元成交,專家表示,這部作品趙孟頫可能用了一成功力都不到。學者認為,在書法史上,趙孟頫的精摹本《蘭亭序》,水平要勝過「唐摹本」「雙鉤填墨本」。

此作也被稱為《玉枕蘭亭序》,因為寫完後一般藏於瓷枕和玉枕中,因此得名。此作尺幅較小,橫56厘米、縱24厘米,筆畫細膩精巧,字雖小但用筆、結字纖毫畢現,放大十倍來看也很難找到敗筆,可見趙孟頫出色的功力。

大家對這件作品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2a57dca5a3cac1fdaf919d793f3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