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2023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黨中央部署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系統要深刻認識、紮實推進、確保實效,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主題教育和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推動高質量發展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號角聲中,全國衛生健康系統迅速行動起來,推動主題教育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努力交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大廳內,張掛著寫有「以人民為中心 一切為了患者」的巨大紅色橫幅。
提出明確要求和具體措施
4月3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要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不斷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在新征程開局起步之際,開展主題教育,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迅速行動,接連在2023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主題教育動員部署大會、委黨組會議上,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會議精神,對全系統開展主題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和具體措施,並印發實施方案。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為全委黨員幹部作了示範表率。集中學習、深入領會,從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舉辦的主題教育讀書班上傳來聲音洪亮的「領學報告」——
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必須深刻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發展的實踐邏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十一個堅持」的核心要義和理論精髓,將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加強衛生健康重點領域立法,不斷完善衛生健康法律體系,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行政執法,深入開展普法,提升全系統法治化水平。要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衛生健康法治建設,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在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道路上務實篤行、行穩致遠。
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要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走好第一方陣,當好「三個表率」,建設模範機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站穩人民立場;持續聚焦「四強」黨支部建設,堅持書記抓、抓書記,不斷夯實基層基礎;知敬畏、守底線,開展幹部隊伍教育整頓,重點抓好年輕幹部教育管理;以自我革命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落實落細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
學習領會習近平外交思想,要堅持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依託,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強頂層設計,積極參與衛生健康國際合作,一體推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促進衛生健康發展、推進衛生技術創新,深入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增進我國和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福祉。
學習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牢牢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把健康中國建設置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局中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自立自強、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論述,要堅持以人民的生命健康為最高利益和根本要求,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領科技創新。要重視基礎研究,強化衛生健康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開展科學研究。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開放創新,更好地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新時代新征程,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自立自強、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努力開拓衛生健康科技工作新局面。
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
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是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國家衛生健康委按照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結合衛生健康行業實際,研究提出調查研究和推動發展具體安排,強調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深、實、細、准、效」五字訣,形成高質量調研成果,建立問題整改和成果轉化運用「兩個清單」,從問題有沒有解決、現狀有沒有改變、工作有沒有提升、機制有沒有完善等方面評估調查研究工作成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緊緊圍繞解決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中存在的老大難問題、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以及防範化解各種重大風險挑戰等,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了解真實情況,實行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著力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是開展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對調研中反映和發現的問題,能夠現場解決的問題,馬上解決;不能夠馬上解決的,要逐項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逐一列出解決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對於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問題,由委領導牽頭推動落實。同時,建立工作檯帳,加強問題整改解決情況跟蹤督辦,完成一項,銷號一項,推動問題得到徹底整改。
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是保障人民健康、增進民生福祉最直接最現實的舉措,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2015—2020年連續實施兩輪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與時俱進拓展提升患者體驗的內涵和外延。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系統總結既往改善醫療服務行動中的有益經驗,並針對尚未解決的問題積極創新舉措,提出診前、門診、急診急救、住院、院後和貫穿醫療服務全流程的基礎性、支撐性工作,印發《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6個方面20條舉措和27個評估指標,有針對性地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問題;制定評價指標操作手冊,建立患者就醫體驗醫院端監測平台,開發患者就醫體驗測量工具,初步形成監測、反饋、督促整改的閉環式機制,進一步推進主題活動落地落實。
為進一步方便城鄉社區居民就近、便利獲得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圍繞方便居民就醫、優化服務提供、簡化就醫流程、改善服務體驗、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簽約感受6個方面,提出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師值守門診、方便居民配藥開藥等10條具體措施。
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護理服務需求,為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持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決定開展以「強基礎、提質量、促發展」為主題的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豐富護理內涵,拓展延伸護理領域,創新護理服務模式,讓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和貼近社會,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工作部署轉化為具體成效
開展主題教育,要義是聚焦問題,走深走實。各地衛生健康部門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確保主題教育有力有序、見行見效。
在首都北京,衛生健康系統聚焦民生突出問題,圍繞短板痼疾專題,深入一線,蹲點基層,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確保調查研究見行見效。
在人口大省河南,衛生健康系統堅持以主題教育為引領,聚焦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緊扣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統籌推進35項重點任務、10項改革事項、10項惠民實事。
在祖國的北端,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運用「四個體系」(領導責任體系、工作推進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督導問責體系)工作機制,確定的22項民生任務、八大攻堅行動、6項發展問題全部取得重大進展。
在祖國的南端,海南省衛生健康委提出,要以落實4張清單(問題清單、調研清單、推動發展清單、「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為重要抓手,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化「大病不出島、小病不進城」的目標,著力解決衛生健康領域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各類問題。
在祖國的西端,新疆衛生健康系統聚焦人民群眾健康迫切需求,持續推出便民就醫系列惠民舉措,建立「群眾點單、醫院派單、黨員接單、群眾評單」模式,讓義診進社區更精準;將三甲醫院專家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開展上門服務,優化轉診服務,滿足居民個性化需求。
在祖國的東端,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建立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和事業發展堵點難點「兩張清單」,形成整改提升「兩本台帳」,在省、市、縣、鄉、村5級同步實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和「四送四進四提升」健康促進行動。
在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上,江西省衛生健康委聚焦公立醫院改革發展、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衛生健康現代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反映的問題,進一步建立完善「1+15+N」健康中國支撐保障體系、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過渡期管理辦法和考核評價體系、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1+14」政策支撐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固化制度性成果25項,持續增進民生健康福祉。
……
一項項部署,具化為「民之所望,醫之所向」的行動,轉化為老百姓可感的溫度。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曾令光表示,阿拉善盟衛生健康委把提高醫療水平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組織全盟各級醫療機構積極主動對接區內外知名三級醫院,建設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台,讓更多優質醫療資源入駐阿拉善盟網際網路醫院平台,為患者提供以常見病、慢性病和諮詢服務為主的診療服務,形成「線下首診、線上複診」的服務模式;根據群眾需求的新特點、新變化,堅持「有力度」和「有溫度」相統一,發揮醫療行業優勢,延伸專家進社區、下蘇木義診志願服務,提升健康服務的內涵和溫度。
陝西省咸陽市中心醫院醫生在義診活動中為患者檢查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為深入宣傳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進展成效,《健康報》開設「主題教育進行時」「主題教育看變化」「主題教育深調研」等專欄,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作用,正面引導網上輿論,宣傳正面典型,總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一篇篇報道,讀者可以看到:
「下一步,我們該如何做得更好?」在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過程中,北京協和醫院的很多醫務人員自覺發出提問。圍繞患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和2023年醫院職代會集中反映的問題,北京協和醫院制定了「重點解決問題清單」,涉及黨建、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科技創新轉化、患者就醫體驗、離退休職工就醫、醫院運營管理等方面。醫院結合年度重點工作,梳理出「推動發展項目清單」,相關職能處室按照部門職責,以課題小組形式緊鑼密鼓地展開調研,以周/雙周例會形式加強協調、推動落實。
中日友好醫院提出,把服務做到細處、把質量提上高度,讓患者有更多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作為呼吸系統疾病的科研「國家隊」,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力投入科研創新,加大對原創性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在科內設立基金鼓勵青年醫生進行科學研究。該科還強化面向全國的專科醫聯體建設,積極開展醫工融合研創實踐,一個具有強大戰鬥力的學科團隊就在這樣的點滴建設中進入了加速成長期。
在傳承著紅色血脈的北京醫院,理論學習與調查研究、檢視整改相貫通,全院醫務人員力求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把對策提實。如今,該院患者不必因列印膠片、保存膠片、丟失膠片而大費周折;患者進行影像檢查後,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即可瀏覽影像數據和診斷報告。為民、便民、利民的信息化建設,助推著患者獲得感提升。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十年磨一劍」,一項覆蓋中國、印度、越南等10個國家的121家中心,納入超過7000名腦出血患者的研究結出了碩果。「從規模、區域、病例數來看,這項研究都是腦出血領域全球最大的隨機對照試驗。」該院神經外科游潮教授表示,研究結果令人振奮——在急性腦出血症狀發作後數小時內強化降壓聯合對其他生理參數的組合性管理,可以改善腦出血患者的功能預後。按最保守估計,每35個急性腦出血患者就有1個可因組合性管理獲益。這意味著,在全球每年新增的300多萬名腦出血患者中,有接近10萬人能夠降低病死率、致殘率。
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廣大黨員、幹部胸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聚焦問題、知難而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9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總結大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主題教育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精神,全面總結國家衛生健康委主題教育各項工作,對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作出部署安排。會議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主題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委黨組堅持以上率下開展理論學習,黨員幹部思想根基進一步築牢;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調查研究,在聚焦解決新冠疫情防控、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藥品供應保障等突出問題上實現新突破;堅持兩手抓、兩促進推動發展,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等服務人民群眾健康的成果進一步顯現;堅持嚴實作風開展檢視整改,深入推進醫療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健康中國建設的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堅持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評判標準,推動主題教育各項工作走深走實、落地見效。
新華社在《提升黨建質量 走好第一方陣——中央和國家機關在主題教育中深入推進黨的建設綜述》報道中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由治病為中心向人民健康為中心邁出堅實步伐;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持續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致力於擔負起為中國式現代化築牢健康根基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葉龍傑 記者 吳倩
圖:健康報記者 張丹 潘松剛
編輯: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1GRCRCAY】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