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一天凌晨,一名國民黨女軍官急急忙忙,跑到新四軍駐地,但被哨兵攔下,女軍官看了一眼哨兵,急道:「快點離開,國民黨要打你們!」
1940年6月27日下午,在國民黨 「二李」 部隊(李明揚和李長江)擔任政訓員的鄭少儀,剛從午睡中醒來,就聽到勤務兵報告部隊發餉了。
這一異常情況,立刻引起了她的警覺。
要知道,「二李」 部隊作為國民黨的雜牌軍,軍餉向來是能拖就拖,此次提前發餉,必有蹊蹺。
為了進一步確認情況,鄭少儀先是離開辦公室到街上查看情況。
只見領到軍餉的不僅有軍官,所有士兵也都發了餉,而且那些士兵全都湧向了餐館,導致所有飯館爆滿。
她心中一驚,這很可能是要上前線的徵兆。
自古以來,陣前發餉往往是為了激勵士氣,難道 「二李」 部隊有行動?
雖然此時正處於國共聯合抗日時期,但國民黨政權暗中卻推行反共政策。
1939年底和1940年初,蔣介石在日記中多次表達對共產黨發展的擔憂,認為「共黨乘機擴張勢力,實為內在之殷憂」。
發現不對勁的鄭少儀,趕緊去拿軍餉。
排隊的時候,她跟旁邊的人聊天,問他們提前發餉是不是要開戰?
結果,得知「二李」部隊要在28號早上攻打郭村。
聽到這消息,鄭少儀心裡萬分著急。
鄭少儀之所以對國民黨軍的動向如此敏感,是因為她的真正身份是一位共產黨員。
鄭少儀原名李振芳,在19歲加入共產黨,是我黨潛伏在敵人身邊的重要力量。
鄭少儀知道,新四軍的生死存亡在此一舉。
如果情報送不出去,新四軍遭受偷襲,幾乎沒有勝算。
但這時,鄭少儀的上線已經撤離,沒法按計劃傳回情報。
眼看國民黨軍的進攻就在眼前,鄭少儀唯有親自跑這一趟。
鄭少儀趕緊換下國民黨的軍服,穿上旗袍,偽裝一番後趁著夜色出發。
為了躲過國民黨的崗哨,她只能走小路。
鄭少儀一路上東躲西藏,克服各種險阻,終於衝進了郭村。
那時候的鄭少儀身上都是傷口,臉色慘白得嚇人,全身濕透,看起來特別狼狽!
新四軍的哨兵見來者身份不明,攔住了她!
而鄭少儀點名要見司令官葉飛,嘴裡不斷重複著:「快點離開,國民黨要打你們!」
此時,已經是半夜12點,敵人計劃進攻的時間是凌晨5時,所剩時間不多。
副司令員葉飛得知消息後,立刻出面接見鄭少儀。
見到葉飛的時候,鄭少儀一五一十把情報全告訴了他,裡面包括了敵人的兵力布置和進攻時間這些重要情報。
這份信息來得太及時了,為新四軍贏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葉飛司令員根據情報,及時調整作戰部署。
新四軍只用半小時,便擬定並發布了作戰命令,在天剛拂曉敵人進攻時,已有了充分準備。
由於早有防備,葉飛率領僅有的4個營2000人兵力,頂住了敵人1萬餘兵力的進攻,牢牢守住了郭村。
這場勝利為三個月後進行黃橋決戰,徹底打開蘇北抗戰局面,奠定了基礎。
葉飛深知,如果沒有鄭少儀冒死送來的情報,新四軍很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
在後來的歲月里,葉飛一直銘記著鄭少儀的功勞。
1975年,時任交通部長的葉飛,來到浙江視察工作。
百忙之中,葉飛向當地領導提出,想見見鄭少儀同志。
當地領導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還是積極地展開了尋找。
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了鄭少儀。
革命成功後,鄭少儀選擇回歸平凡生活,對自己曾經的事跡隻字不提。
新中國成立後,鄭少儀在政法系統乾了很長時間,她就像一顆普通的螺絲釘,在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甚至連她的孩子都不知道她曾經的功績。
葉飛見到鄭少儀的那一刻,眼中滿是感慨和感激。
至此,跌宕起伏的往事得以面世。
2002年10月10日,83歲的鄭少儀在平靜中離世。
她留給子女的最後一句話是:「媽媽一生無悔!」
參考文獻:
《傳奇女英雄鄭少儀》 錢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