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若一切終歸虛無,那眼下每天都要更鮮活
作者|朴在森
來源|為你讀詩
「生命本身包括生活中的諸多事體,若從結局去看,往往躲不過空無。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過程所能給予我們的,其實並不比結果少,甚至它才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意義。」
「別眺望太遙遠的將來,別回顧太陳舊的過去,讓眼下每一天都鮮活起來,便足夠了。」
在虛無的括號里
作者:朴在森 [韓]
花或者葉,
無論開得有多美,
不能持久,
終究還是輸了。
知道註定毀滅,
仍穩步地綻放開來,
發出它們熱鬧的喧囂。
儘管它看上去可能軟弱
或悲傷,但所有那
限定內的發生,
那痛苦,危險的
繼續,都是
令人無限驚奇的原因。
人類及其榮光,當然
不過是泡沫;只是暫時
在虛無的巨大括號里
閃放一線光亮。
李暉 譯
選自《秋江:朴在森詩選》,雅眾文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詩文作者:朴在森(1933—1997),韓國備受尊敬、影響力深遠的詩人。出生於日本東京,從小體弱,一生貧困。著有《春香的心》《在陽光中》《千年的風》《在追憶中》等十五部詩集和多部散文集,曾獲韓國現代文學新人獎、詩人協會獎等多項韓國頗負盛名的文學獎項。
可使內心境界日新,正是中國文化最要處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
反正人生短暫,
喜歡的就去試試又何妨
撰文|一條小路
許是因為貧窮和疾病的纏繞不休,詩人朴在森常常將自己帶往此世與彼世的交界地帶,去觀望和思考生活。1994年,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際,他在最後一部詩集序言里由衷感嘆:
「我感到我選擇的這條路是徒勞的:一個人再怎麼努力,到了也不能周全。即便如此,我還是禁不住『重新系好鞋帶,就像開始做一件新的事情』。我只希望,到最後,它能給我可憐的口袋裡添點東西。我還能說什麼呢?」
這是朴在森對於寫詩的態度,也是面對困厄一生的選擇。
儘管一直籠罩在窮困的陰影下,又頻繁被生命的虛無感侵襲,他還是努力經營著生活,甚至「靠寫作把忍受肉體折磨的淒涼變成一種令人驚喜的愉悅」,實現了「在虛無的巨大括號里/閃放一線光亮」。
生命本身包括生活中的諸多事體,若從結局去看,往往躲不過空無。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過程所能給予我們的,其實並不比結果少,甚至它才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意義。
就像花「知道註定毀滅/仍穩步地綻放開來/發出它們熱鬧的喧囂」;就像我們知曉有些人註定此後天各一方,還是選擇開始並努力維護一段情誼……我們認為值得,它們便被賦予了難以估量的價值。
藝術家馬良在其《坦白書》中直言:「以前我總對生活充滿了厭倦,直到突然意識到活著不是為了湊熱鬧的,歸屬感並沒有意思。無論成為藝術家攝影師導演詩人或只是一個擅長燴麵的廚師,人生都是虛無的,怎麼把它瀟洒地浪費掉,浪費得毫無遺憾,才是唯一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想通這一點後,我才有了自由。」
一切皆空,便意味著創造的自由;註定虛無,也就獲得釋然的機會。既然人生本來空無,那得與失、悲或喜都沒必要那麼執著了。
該遺憾的也並不是我們偶然進入時間長河,最終又要被無情地沖刷出去,而是難得來此一遭,卻不曾積累、充實體驗與感受。
更何況,「生活不是朝向或遠離某個事物的運動;不是從過去到未來,不是從青年到老年,也不是從出生到死亡。
整個生命並不等於它各部分的總和。它等於任意一個部分,沒有總和」。(保羅·鮑爾斯《就讓雨落下》)
別眺望太遙遠的將來,別回顧太陳舊的過去,讓眼下每一天都鮮活起來,便足夠了。
來源|為你讀詩、守望新教育。
成尚榮:在更大的人生坐標上講述自己的故事
王陽明的生命宣言——在心裡種花,人生才不會荒蕪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