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心理公益援助矩陣24小時在線,為心靈戴上「口罩」

2020-02-05     魅力新鄉

劉軍旗



2月3日深夜1點多,全國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值班電話在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急促地響起。「醫生,我怎麼辦?我好著急,這幾天覺都睡不著,心跳很快,你們快救救我!」電話從湖南邵陽打來,求助者是一名年輕女士。


原來,撲面而來的疫情消息,令她整天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出現焦慮、恐懼、不安等情緒,甚至連平時愛玩的抖音和微博都卸載了。一起同住的父母不在意疫情的可怕性,讓她更是孤單。


值班心理諮詢師王丹耐心地聽完她的傾訴,給予心理支持,指導她判斷信息真假,如何去官網獲得正確疫情相關信息,引導她發現情緒、分析情緒出現的利弊,以及教會她使用腹式呼吸處理情緒,放鬆、緩解身心反應等。


「感覺思路清晰了,也輕鬆了很多……」半個多小時後,這名湖南女士愉快地掛了電話。


疫情發生後,位於新鄉市的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第一時間組建心理援助專家團隊,通過全國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0373—7095888,開展心理援助活動,現在每天接到的諮詢求助電話有40多個。求助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大多因為不安或擔心,壓力過大、疲勞緊張而感到焦慮、恐懼、孤獨。


「疫情面前,人們會產生恐慌情緒。適度的恐慌是有益的,有助於人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但過度的恐慌有害,往往導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為嚴重的消極後果。」河南省心理救援醫療隊隊長、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院長王長虹告訴記者。



這一段,心理諮詢師王超在值班時發現,有3類群體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反應,發熱門診患者和住院隔離患者感到焦慮、恐懼、孤獨等;一線醫務工作者壓力過大、疲勞緊張甚至無助感上升;普通民眾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擔心害怕等等。


為此,通過心理救濟和危機干預方式,化解很多人的心理應激反應過度,及導致的暫時性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合力戰「疫」的重要一環。



作為河南唯一一家省級精神衛生中心,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快速梳理整合了全省各地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並向公眾發布,同時開通了河南省心理援助雲平台免費在線諮詢,發布了河南省心理援助雲平台網絡諮詢指導手冊,成立了河南省心理救援醫療隊和河南省心理救援專家組,組織制定了心理衛生救援流程圖,分「普通人群版」「公務人員版」「醫護版」和「疑似和感染人群版」4個版本,編制了《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關心理應對手冊》,為全省心理衛生救援工作提供了規範的操作依據。


同時,新鄉市衛健委還整合了市心理衛生學會、新鄉市未成年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等專業平台,開通了「醫護人員心理援助」、「普通市民醫護人員心理援助」諮詢平台、12355「新老師」心理電話諮詢和在線QQ,開展在線公益心理支持、心理諮詢等心理援助服務,打造了心理公益在線援助與諮詢矩陣。


從熱線電話到網絡諮詢,從一對一解答到科普文章推送,每天,數百名有專業資質心理諮詢專家為處於疫情不同層面的大眾提供心理支持、情緒疏導、情感支持、危機干預,促進受助者情緒穩定,給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一碗碗「暖心湯」,為廣大群眾開出守護心靈的「心理處方」。


專家表示,疫情無情人有情。面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人人有責,更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無論發生什麼,秉持一種「不幸只是暫時的,一切終將過去」的信念,強「心」護「體」,困難終究過去,春天正向我們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qeEFXAB3uTiws8KQ7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