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與眾不同的三個小故事

2019-07-29     CIO的夜讀時光






庸人和偉大人物的區別有哪些?

我們來看曾國藩與眾不同的三個小故事。



故事一、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氣度

中秀才後,曾國藩青雲高照,第二年的鄉試又中舉人。為了迎接最後一關的進士考試,曾國藩離開家鄉到天下聞名的嶽麓書院繼續深造。他很快就得到了院長歐陽坦齋的讚許,因為歐陽坦齋是個特別務實的人,主張學問和做事一樣,就該踏踏實實。曾國藩刻苦勤奮,恰好符合歐陽坦齋對學生的基本要求。

曾國藩在嶽麓書院學習,不但給人留下學習刻苦的印象,還讓人見識了他的非凡氣度。

他宿舍里有位矯情的同學,因曾國藩的書桌在窗前,於是鼻孔朝天地對曾國藩說:「我讀書的光線都是從窗中射來的,你竟然把它遮住了。」

曾國藩四下一望,已沒有地方。

對方給他出主意:「放你床邊!」

曾國藩把書桌挪到了床邊,那人繼續睡覺了。

晚上,睡覺的這位起來,訓斥正在讀書的曾國藩:「你怎麼白天也讀,晚上也讀,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曾國藩只好低聲誦讀。不久後,書院模擬考試,曾國藩排名在他之上。此人大喊大叫起來:「這屋子的風水被你奪去了。」

有人看不過去,就問他:「曾同學的書桌不是你讓挪走的嗎?」

那人憋紅了臉,大聲道:「正因如此,才奪了我的風水!」

同學們都為曾國藩打抱不平,曾國藩卻一笑置之。

這就是氣度,它是庸人和偉大人物的區別標準之一。




故事二、心比天高的追求

北京的春風吹拂著曾國藩嚴肅的臉龐,把他的信心鼓起,他決定去江南。當時他的物質基礎決定,這是一場窮驢友的要飯之旅。在過度的省吃儉用下,他花光了身上最後一分錢才走到江蘇徐州睢寧。

舉目四望,一片空蕩,如他的口袋。

他突然想到有位同鄉在此做官,於是空手去拜訪人家。這位同鄉對他表現出了出奇的熱情,並且爽快地借了他一百兩銀子。曾國藩現在成了有錢的驢友,不必風餐露宿,更不必吃糠咽菜。他乘坐當時豪華的客船,行進在如畫的江南,他負手而立於船頭,大有指點江山的架勢。抵達南京時,他住下來,想好好欣賞下這個脂粉世界。

無奈命中注定這不是他的追求。在一次街上閒逛時,他對著一套《二十三史》貪婪地流下口水,就如好色之徒看到美女。無奈這套書的價格已遠超出他的經濟能力。可他不是輕易放棄的人,於是典當了衣物,買下《二十三史》,美滋滋地抱著這套書,餓著肚子回到了湖南老家。

老爹曾麟書看到衣衫襤褸的兒子,淚如雨下,問道:「考試如何?」

這不需問,如果真的中了進士,不可能這樣狼狽。曾國藩搖頭,但毫無悲戚之色。老爹嘆息道:「為何如此憔悴狼狽?」

曾國藩就把借錢賣衣服買書的事說了,曾麟書當然要激動,那可是一百兩銀子!

可他明白,真正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的興趣。於是他強按捺住激動,語重心長地說:「你花了這麼多錢而且還是借的錢買書,我不怕。借的錢我可以拚命想法替你還,你只要能把買的書認真圈點一遍,就算對得住我了。」

曾國藩當即跪下發誓:「從今起,每日圈點十頁,風雨不改,雷打不動!」

曾麟書沉默不語,他是在琢磨如何把這筆錢還上,良久,才長出一口氣,去看曾國藩,說道:「你必須要把科舉這關給過了啊!」

曾國藩再發誓:「我一定要用兩年時間攻下八股文!」頓了頓,「當然,還是要圈點《二十三史》。」

據後來他自己說,那幾年他把《二十三史》讀了多遍,並博覽百家,悉心鑽研八股文。每天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床頭摸書,睡前的最後一件事是在看書,這幾年他就如大家閨秀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看上去,他已把自己鍛造成了必能高中會試的人才。

殿試時,確定了名次,他被列為三等四十二名。雖然很靠後,可足以讓他手舞足蹈、欣喜若狂。

這是曾國藩一生里程碑的大事。憑他的資質,能榜上有名已是謝天謝地了。這足以驗證「人心比天高」的格言。這一年,曾國藩28歲,用盡全身氣力和無數汗水,終於敲開了科舉大門,正式步入仕途。



故事三、超乎常人的毅力

湖南老鄉勞崇光眉開眼笑,指點著曾國藩:「你呀,真厲害,把中堂大人給感動了。中堂大人要見你。」

這句話就如閃電,射進曾國藩的身體,照亮了他的生命。那天晚上,他穿上最好的衣服和穆彰阿見面了。

月不明,星卻稀。穆彰阿先借著明亮的燭光把曾國藩打量了一番,無論是相貌還是氣質,曾國藩都無出色的地方。曾國藩生就一張大眾臉,眼皮永遠耷拉著,給人的感覺,這傢伙天生一副欠多還少的苦相。

但正如民諺,王八看綠豆——對眼了。穆彰阿越看曾國藩越歡喜,在資質平庸的他心中,人就該像曾國藩這樣,相貌不可太出奇,氣質不能太有靈性,這種人自恃才高,有資本,會驕傲。人一傲,萬事不成。相貌平凡如曾國藩這樣的人,永遠給人老實巴交的感覺,能讓人立即信任。

他無死角地審視完曾國藩後,從桌上拿起曾國藩的會試考卷,念道:「皇帝不可能遍知天下事,所以要委任賢官,官員好壞,他不可能都知道,這就要靠身邊人推薦。然而身邊人所稱讚的,未必都是好官,左右所否定的,未必都是壞官……好官往往有正直的節操,不譁眾取寵,不標新立異,不離經叛道。」

曾國藩因為緊張,渾身在不易察覺地哆嗦。穆彰阿讀完這段,稱讚道:「你這段議論極好。不譁眾取寵,不標新立異,不離經叛道,這就是衡量一位官員好壞的標準。正合我意。我曾和皇上說過,不標新立異,不求一己之赫赫名望,只求君主省心,百姓安寧,這就是賢臣了。」

曾國藩唯唯。

穆彰阿發現了他的緊張,就轉移了話題:「你可知我為何要見你?」

曾國藩突然磕巴起來:「想必……是……在下的詩文……」

「你的詩文一般,」穆彰阿打斷了曾國藩,「我所以要見你,就因為你知不可為而一直為之,持續不斷地向我送詩文,這種毅力打動了我。」

曾國藩被感動得流淚,當場發誓將永不忘恩師今晚的諄諄教誨,永不忘恩師大恩大德。他說他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之人,以報穆彰阿的知遇之恩。

眼前這個從湖南某個村裡走出來的人,質樸得使人驚嘆,這種人一旦確立一種信念,產生一種感情,很難改變。

文章素材選編自

《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圖片源自網絡或包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eNBQmwB8g2yegNDhwrz.html

在熔爐中升華

2020-03-13















王參謀的初心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