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這邊的天氣和溫度,十分適合打麻將——容易糊!
雖說前幾天已經立秋了,但現在正值三伏中的中伏,之後的末伏還有個秋老虎,且得熱上個好一陣呢!
天氣熱辣、高溫燙人,很多人恨不得以冰西瓜、冰飲料、涼菜為生。但是,小編又又又要掃掃大家的性了。
其實,在熱辣辣的天氣里,最該吃的並不是那些冰冰涼涼的食物,而是吃起來 「熱乎乎」的生薑!
三伏天最該吃的,竟是熱乎乎的姜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涼爽和解暑是兩回事。
夏天炎熱,正常人體會通過出汗來降溫,如果汗發不出來,就可能會中暑。
冰冰涼涼的食物,雖然可以讓人在一瞬間感到涼爽,但它並不能真正解暑。
相反,雖然生薑吃起來熱辣,但它能發汗解表。《神農本草經》就說姜「味辛溫……出汗、逐風濕痹」,即用點姜能協助排汗降溫,防止中暑。
因此,大熱天吃薑正合適。常言「冬吃蘿蔔夏吃薑」,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飯不香,吃生薑」。
苦夏熬人,很多人多少有些胃口不佳。此時,大家不妨切點薑絲,和醬油、陳醋等拌成蘸汁,配飯菜吃。
生薑中含有姜辣素,一方面能升溫助陽,加強血液循環,另一方面可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能起到健胃、增進食慾、促進消化的作用。
民諺說的「飯不香,吃生薑」,就是這個理。
注意:體質偏熱的人群,如經常口乾舌燥、心煩易怒、胃熱口臭,不宜過多進食生薑。
最後,姜為「嘔家聖藥」。
藥王孫思邈對姜偏愛有加,因發現其溫中止嘔功效確切,稱其為「嘔家聖藥」,適用於多種嘔吐證,尤其是腹瀉嘔吐。
從現在醫學的角度來看,生薑對細菌性腹瀉確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夏季炎熱,食物易腐敗,萬一人們不慎食用,易引起腹瀉、腸胃炎等。如不嚴重,可食用生薑來調理。
總之, 從以上種種來看,三伏天吃薑是恰到好處的。
當然,生薑可不止以上三個作用,它還有很多其它的養生功效,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小小一塊姜,養生作用真不少
生薑既是家庭廚房常備之品,也是一味中醫良藥,其味辛、性溫, 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溫中和胃、止咳止嘔、溫肺化痰之功用。
《藥典》(2015年版)載其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
下面,小編和大家詳細說說生薑最顯著的幾個功效。
1. 祛風散寒,緩解風寒感冒
夏天吹空調一時爽,一直吹空調一直……
嗯?怎麼吹著吹著,噴嚏連連、鼻塞流涕、嗓子干癢、頭暈目眩、容易睏乏等感冒症狀都隨之而來了?
生薑有辛溫發散之效,尤其適用於外感風寒感冒初起,或風吹雨淋、空調著涼後的調理。
2. 散寒暖胃,治療胃寒證
夏季人體脾胃壓力大,胃功能容易失調,從而出現胃脘冷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症狀,謂之「胃寒證 」。
生薑辛溫散寒,可開胃,也可暖胃止嘔,有助於輔助治療胃寒證。
3. 助眠安神
生薑能通神明、安神志,是一味安神妙藥。
這一功用,最早在《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姜……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生活中,一切與神明受擾有關的病證,重如中風、中暑,輕如眩暈頭痛、夜間不眠等,都能用姜來調理。
說了這麼多生薑的好處,接下來自然是說說它的吃法。
生薑最簡單的吃法,就是直接加在菜肴中,這不但能中和食物的寒涼之性,還能去除一些肉類的腥膻味。
不過,為了不辜負生薑的養生功效,建議大家把它和其它食材藥材搭配起來,以達到強強聯合的養生效果。
生薑配一寶,暖脾胃、補氣血、助眠通便
生薑+紅棗:補脾胃陽氣
生薑本來就能溫胃散寒,加上一點補脾胃的紅棗,能夠緩和姜的燥熱,使它的效果柔和持久。
體表的陽氣源於體內臟腑,尤其是脾胃。因此,喝點暖暖的姜棗茶,可以驅寒氣、暖脾胃、補氣血,適用於風寒感冒和脾胃虛寒引發的不適。
姜棗茶:取生薑4~5片,紅棗2~3個(去核),鍋中加水300毫升,煮開後再煮約10分鐘即可,趁熱飲用。
注意:本身有胃潰瘍或出血性疾病,不宜飲用。
生薑+紅糖:安神助眠
對於脾胃虛寒引起的失眠,姜是溫中祛寒妙藥,最為對症。紅糖也溫中養胃,兩者合用能加強療效。
生薑紅糖水:取生薑10克,紅糖適量,煮成生薑紅糖水,常喝可安神助眠。
Tips:脾胃虛寒引起的失眠,往往表現為睡而易醒、白天頭暈神疲、四肢乏力、口淡口苦口臭和腹脹便溏等。
生薑+牛奶+韭菜:潤腸通便
牛奶可潤肺養胃、潤腸通便、補虛解熱。韭菜為辛溫補陽之品,能溫補肝腎、潤腸通便。三者同煮,可潤腸通便、益氣補血。
薑汁牛乳茶:取鮮牛奶200毫升,韭菜汁50毫升,生薑汁15毫升,白糖適量。把薑汁、韭菜汁沖入牛奶中一同煮沸即可。
大家可別覺得這是黑暗料理,此茶方出自元代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
它適用於體虛造成的大便秘結,病後、產後便秘以及老年性便秘。常人飲用也會對身體大有裨益。
生薑+羊肉:以熱制熱、開胃補虛
俗話說,「伏羊一碗湯,不勞神醫開處方」。
羊肉可補中益氣、開胃補虛、滋補腎氣。伏天吃羊肉,能以熱制熱、補虛暖胃、祛除寒氣,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當歸生薑羊肉湯:取1000克羊肉洗凈切塊,焯水瀝干備用;生薑適量洗凈切塊,用菜刀拍扁;羊肉和姜塊下鍋大火翻炒,直至姜味飄出,一併倒入湯鍋內加水適量,加入60克當歸同煮;水沸後,轉小火燉煮兩小時,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觀看直播指引
點我,獲取直播信息
進入直播
直播預約
精彩不錯過,直播間等你
編輯:初醬
點個贊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