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退休老人有很多年沒有繳納社保,那麼這些年的工齡怎麼計算呢?其實一些高齡退休老人,他因為退休年限比較長,甚至來講在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就已經退休的高齡老人都是有很多那麼他們的養老金,其實並不是按照現在的這種計算方式來給計算。而是按照視同繳費年限來予以確定的。
實際上視同繳費年限,並不算作我們的實際繳費年限,而是等同於實際繳費年限,所以也被稱之為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越長的人往往在1992年之前就已經參加工作,他們可以獲得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所以最終養老金的待遇普遍是比較偏高的。
視同繳費年限是單獨的按照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給予計算的,當然這個平均繳費指數一般是按照140%左右來計算的,也就是說要高於我們正常參保養老保險的指數,一般情況下我們正常參保養老保險的指數都是在60%~100%之間是比較常見的,超過100%算是比較高的水平,那麼我們的視同繳費年限就是按照140%來計算的,普遍來講,比我們實際繳費年限要高一些。
所以他們的養老金待遇也是比較高的,而且高齡退休老人隨著自己的退休年限不斷增長而進行增加自己的養老金待遇,所以說自己養老金待遇也是比一般人是要高一些的,而且一般情況下7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有傾斜調整的待遇,那麼傾斜調整的待遇可以獲得額外一部分的補充養老金的待遇,那麼在每一年調整的過程中,比一些低齡老人的調整待遇都是要高一些的。
我們在1992年之前想要認定自己的工齡,這一點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只有認定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才可以按照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來給予計算,怎麼樣能夠認定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呢,一般情況下就需要提供自己的個人檔案,在個人檔案中明確記錄自身的繳費年限,那麼就可以認定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
如果你無法提供自己的個人檔案,或者說在個人檔案中根本就沒有記錄你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的記錄,包括招工表,包括每一年的工資變動表等相關的信息都不存在的話,那麼這種情況就很難認定自身的視同繳費年限了,所以說也不會擁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一般情況下對於高齡老人來講,他們從單位退休都有一套完整的計算養老金的機制,所以說他們的這個養老金跟我們以後退休的這些老人來講,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對於我們現在退休的人群,如果說你沒有在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那麼只能夠按照你的實際繳費年限來計算,也就是只有這個個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部分,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部分的。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MbcTXEBiuFnsJQVTQ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