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召國
今天是元宵節,天陰冷陰冷的。清早,鄉村裡有零星的爆竹聲在我們的睡夢邊響起,一陣驚醒。今天,還是個闔家團圓的傳統節日,驚夢後的意識告訴我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仍在肆虐著我們的國家,肆虐著荊楚大地的蒼生。我們的祖國在呻吟,武漢黃岡孝感在呻吟,炎黃子孫已無心情過這元宵節了。
元宵節(來源 | 網絡圖片)
好多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被疫情阻隔;好多英雄兒女、仁人志士奔赴抗疫戰場。相比過往的元宵節,清冷正是盛世文明對家國命運的悲憫,殘缺中寫滿了中華民族和世間疫魔博弈的壯志。
江城武漢,我沒去過。從小讀過毛主席的詩詞,「龜蛇靜,風檣動」,「極目楚天舒」,得知這個城市的名字。龜山、蛇山雄踞,三鎮合城,長江穿間而過,檣桅林立。其近乎位於祖國版圖的中心,交通發達,有「九省通衢」、「交通樞紐」美稱。「魚米之鄉」湖北,我沒真正踏足過,只是在天堂寨頂峰跨過界,手扶碗口粗的映山紅,想到了麻城、紅安的人民,為新中國的成立,出生入死,功勳載入了史冊。讀詩「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能領略了江漢平原的廣闊無邊;賞句「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能道盡在黃鶴樓上看到的叢林繁花之江漢美景;品文《黃岡竹樓記》、《黃岡寒食帖》,能知曉湖北之地的一些優美風土人情。還有條漢正街,熙熙攘攘,生意興隆。往年的今日,也該萬戶紗燈迎財神,可今宵,病疫籠罩,應當滿目淒涼。
《水調歌頭·游泳》(來源 | 互動百科)
從除夕到元宵,每一天心都在為湖北煎熬著。盼望著病毒消遁,盼望著醫務工作者攻堅克難,盼望著疫情拐點今天真的能出現,但一切沒有像億萬人祈願的那樣。
昨天凌晨,眼科醫生李文亮,因病毒感染,已離我們而去。他本來是個平凡的醫生,但他希望用自己的消失,拯救這個世界。他早期發現了武漢疫情,卻不被大家正視。古語「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是不是對今天人情的寫照?似乎是的。
眼科醫生李文亮(來源 | 網絡圖片)
國難當頭,我們只有砥礪前行,沒時間互相指責。但聯想到「我們很難獲諾獎」這個話題,揣摩出「發現」往往輸給了「權威」。我們往往的「發現」被一群人視作無稽之談,科學的苗頭被掐斷,到哪去領大獎。大獎不是多少錢的事,而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表現,一個國家對人類文明貢獻的記錄。我在鄉間教書,一日一老師上圖畫課,在黑板上畫只「碗」,有同學指著黑板上的「碗」說:「老師,這是只糞瓢子!」這個老師沒受過專業訓練,沒有近大遠小的透視概念,但他能強詞奪理:「我說是碗就是碗,糞瓢子也是碗!」好荒謬,可是老師是權威,學生們只能認這隻糞瓢子為大碗了。這也是「權威」對「發現」的霸道,不讓駁問,對扭曲只能默認,由來久矣!今後,只願真理永遠閃耀著金色的光芒,不向荒謬邁進一步。
今年的元宵,被疫魔奪去生命的人,永遠告別了親人,告別了這個大好的時代,失去了街市門庭里的彩燈曾給他們的溫馨。
我們這個民族從來沒有退縮過。臨危之時,善良忠厚輩出,大智大勇敢於擔當,我們的民族才能上下五千年,才能綿延流長。
安徽省首例非典病人治癒出院(來源 |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許多醫務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踐行著「救死扶傷」、「為人類健康獻身」的初心,奔赴湖北戰場,在病房裡苦戰。他們為了節約防護衣,給自己兜上「尿不濕」,以至工作時不敢喊水。睏了,就睡在地板上。他們有家人,這個元宵節已不能團圓,因為祖國更需要。多少解放軍戰士、公安幹警堅守在崗位上,保天下平安。多少黨員幹部在抗疫第一線和人民群眾眾志成城,不教「萬戶肅疏鬼唱歌」。我們的農民兄弟,開著「儀征」三輪車,從黃土高原出發,「嗒嗒」幾千里,把贈送的馬鈴薯運到江城。邊遠地區的農民還不怎麼富裕,他們只有家產的馬鈴薯、蔬菜、蘋果什麼的,開「奔馳」、「寶馬」是他們終生的夢想,但他們把一顆顆熱血沸騰的心用三輪車運送到了武漢,武漢的交警見此情景,更深深地向他們致敬!
鍾南山(來源 | 網絡圖片)
鍾南山院士說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是的,武昌起義的爆發,中國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中國人民看到了民主與科學的曙光。「武漢保衛戰」,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讓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九八抗洪」,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帶領人民群眾築成人牆,抵禦上流洪峰,守護江河堤壩,在武漢又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今天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勇士,你們都從平凡中走來,必將為這座英雄的城市,這個國家增添新光彩。
武昌起義(來源 | 網絡圖片)
有國才有家,家是小小的國,國是大大的家。我自己的小孩,也在卾皖邊界的合武高速路口執勤,為抗疫情頂風冒雨。我鼓勵他在國家艱難時要勇敢盡責,他和許多「90後」一樣,得到了鍛鍊,為國家擔當了一份事情。
有無數勇士的逆行,有無數月缺家庭的奉獻,我們才有靜好的歲月。
但願明夜月滿圓,人間萬里共嬋娟。
(出外龍舒人: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 網易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歡迎讀者粉絲加入頭條圈子「廬州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話題交流和線上下活動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