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活用這7個APP,讓你的英文提高一個level

2019-08-23   林小白向上管理

文/林小白

不能否認,現在手機在我們生活里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與此同時,手機越來越智能,手機里的APP也越來越多,基本是無所不包了。所以,如今想要學好英語,並不是非得報培訓班、請外教才能解決的事兒了。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小小手機里的APP,來學好英語。



怎麼評定一個人的英語好不好呢?每個人的標準不太一樣,但大部分人肯定覺得能順暢和老外溝通、能看懂外文、外國影視劇就能說得上是好了。因為在傳統教育里折騰了好些年的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做到這兩點並不容易。但如今,只要你有一顆想要學好英語的心,利用好手機里的APP,就能讓你學英語事半功倍。

任何一種語言都需要「聽、說、讀、寫」這四個步驟,在期望自己能順暢溝通和看懂美劇之前,請務必要保證自己有大量的輸入。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和學英語相關的APP都是講求輸入的APP,口語對話類的APP一定比詞典類、聽力類APP要少得多。

輸入又分聽力輸入和文字輸入,而聽力輸入又事優先於文字輸入。我們回想下小baby是怎麼學習新語言的,他們在學中文的時候也沒有一上來就學拼音、看漢字的,而是置身於語言的環境中,有人潛移默化地和他說話,他慢慢慢慢學會了。那我們學英語也是如此,我們要先保證有大量聽力輸入。

聽力輸入類APP:喜馬拉雅/荔枝FM

我們可以直接下載這類電台APP,選擇裡面的英語學習類頻道,然後再綜合訂閱數、評分、節目平均時長、是否有文本等因素,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台。



那我們怎麼確定這個電台是適合你的呢?我們可以隨便點擊一期節目看看它的風格、內容是不是你想要的。尤其是現在英語類電台有分中英文結合的、純英文的兩種,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應當選擇中英文結合的、有文本的、節目時長偏短的電台

個人建議選擇收聽的電台數不要超過3個,3個是極限了。我一直鼓勵每天微小的堅持換取大的改變,而不是每天超大負荷的任務。每天為自己安排較多學習任務,往往很難堅持下來,學英語就很容易無疾而終了。畢竟,學語言是一件長期的事,所以我們甚至只選擇1個電台,每天都聽,效果也是不錯的。同時,我還建議,你收聽的電台,每期節目的時長最好不超過15分鐘。因為我們現在接受了太多碎片化信息,導致我們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節目時長如果偏長,對我們的學習效果而言,也是大打折扣的。

我個人也有比較推薦的電台,比如ESLPOD、Englishpod、潘吉Jenny告訴你、英語口語每天學。



在進行聽力輸入的同時,我們要進行詞彙輸入。因為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因為一句話你聽不聽得懂,取決於你知不知道某個單詞怎麼讀、它是什麼意思、口音、連讀、語調等等。所以我們在聽力輸入的同時也要認真記單詞。

在說用什麼APP記單詞之前,我先說句題外話,我建議大家都去讀一讀賴世雄老師英語從頭學系列的《美語音標》。因為你聽力能聽懂多少,和你的發音是否標準是有直接關聯的。而你學完這本書,就會發現原來我們上學時好多老師教給我們的音標都是錯誤的,然後我們再下意識地修正過來,這樣我們再學習新的單詞或是做聽力輸入時,障礙就會小不少。

詞彙輸入類APP:歐陸詞典

單詞類的APP非常多,像扇貝、百詞斬等等,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我個人很喜歡用歐路詞典,因為它可以加載非常多的詞典。



像一般的單詞類APP,裡面的詞典多半是新概念英語、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雅思、托福這類的比較常規的詞典,但是歐陸詞典里竟然會有收錄《老友記》、《傲骨賢妻》等美劇的詞彙,還有《經濟學人》這類經典雜誌的高頻詞彙。

比如,你現在正在看《老友記》學英文,那你看我可以打開歐陸詞典加載《老友記》的詞彙,這樣一來,雙管齊下,你的學習效果肯定是要好得多的。



除此之外,歐路詞典針對某個單詞都有英漢翻譯、英英釋義、柯林斯英漢雙解、21世紀大英漢釋義、網絡釋義等多種解釋,還有同近義詞、詞組短語的拓展,還能關聯到有提及它的相關VOA、BBC等例句。總而言之,非常全面。

口語輸入/輸出APP:有道口語大師、英語趣配音

現在我們搞定了聽和詞彙,接著就要搞定「說」了。這類的APP我推薦「有道口語大師」、「英語趣配音」兩個。

有道口語大師利用了「打遊戲」的心理,把軟體設置為闖關模式,你必須要達到這一關的標準才能解開下一關,而它的評定標準有你的發音、語調、能否自如進行場景對話等。這個APP的優點是你哪個單詞發音不太好,它會標註出來,而且學習過程充滿了趣味性。但是我覺得這個APP有個不太好的地方,就是無法根據每個人的現有水平進行跨級。比如,有個英語水平不錯的人打開了這個APP,也是要從新手班開始學習,通過了才能再一步步網上,這對他來說前面的學習過程就沒什麼意義也十分枯燥了。



因此,有道口語大師適合英語底子相對薄弱一些的,不太自律、需要有激勵才能持續學習的人。

那英語趣配音相對來說適合的受眾面會更廣一些。這是一款配音APP,所以你可能會成為某個美劇片段的配音員、某片經典動畫的配音員、某則廣告的配音員,這個過程也是蠻具趣味性的。那怎麼根據自身水平,讓這款APP的學習功效發揮到最大呢?



你可以這麼做:打開軟體首頁的「專輯課程」,選擇適合你的難度係數,如果拿捏不準則從簡單的開始。打開你選定專輯的第一期,先單純地聽不著急配音,先聽原音是怎麼配的。然後拿出一張紙抄下裡面的句子,不懂的單詞立馬查詞典、標音標,拿捏不準的讀音也立刻查音標做好標註,然後再根據原音,標出句子中哪裡需要重讀、哪裡需要連讀、哪裡需要停頓。接著開始自己朗讀句子、不錄音,反覆讀直到這句話你說得非常順了,中間不會出現磕磕絆絆的時候,我們再去揣摩說這句話的語氣和神態。



要知道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說出來的話語語氣肯定是不愉悅的,即便我們只是假裝生氣,這對我們的語氣仍舊有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根據配音片段場景、角色態度等情況來決定我們這個「配音員」說某句話時候的神態和語氣語調。之後,我們結合語氣語調再對句子進行朗讀,沒有問題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錄製了。

錄製完畢後再反覆比對原音與錄音的區別,不斷矯正,直到錄製最完美的一版,然後就可以提交了。提交後,英語趣配音里的用戶就能聽到你的配音,如果你的配音挺不錯,就會有人給你點贊,那麼這個也是你持續學習的動力。

我個人建議,大家每天選擇認認真真配一期節目就好了。如果你完全按照我說的方式去做,你會發現,僅僅是配一期節目,也需要花費你不少時間的。但這個效果絕對比你囫圇吞棗地配完來得好。而且,你還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美音還是英音的偏好,來選擇自己想要配的節目,在這樣潛移默化中培養自己說英音或美音。

文字輸入類APP:FT中文網

文字輸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選擇什麼資料作為輸入類材料呢?如果是英語基礎薄弱的,可以選擇新概念英語這樣的APP來閱讀,但針對有一定英文基礎的,我推薦使用「FT中文網」。



FT中文網裡有個「每日英語」的欄目,裡面有英語電台、英語速讀、雙語閱讀等子欄目。我是基本每天都會看英語速讀和雙語閱讀的文章。英語速讀會在你閱讀的同時進行計時,同時文章閱讀完畢後,會有4道閱讀選擇題,答題完畢後會綜合你的答題正確率、閱讀速讀為你出一個檢測報告,告訴你水平大致如何、閱讀速讀達到了什麼標準以及需要怎麼提高等等。而雙語閱讀,則是可以選擇看全英文還是中英結合的,個人覺得非常人性化。



這個APP的優點就是閱讀材料都是一些時事新聞、評論報道這類的,很貼近生活,而且文章字數都不算長,基本都在700個字左右,每周一至周五都會更新文章。但有個缺點,就是裡面的文章比較偏向經濟方面(尤其是雙語閱讀),因此文章里可能會出現一些專有名詞,沒有經濟基礎的看起來會很吃力。

但解決方法也是有的。在看雙語新聞前,我們可以先瀏覽下中文標題,你覺得比較感興趣的,你再點進去,選擇全英文模式進行閱讀,看完自己在心裡複述中文梗概後再打開中英對照進行復看。而英語速讀裡面的文章類型就多一些,有的讓人很有閱讀欲。比如《想來應聘?先把這盤遊戲打了》、《朋友圈真能無限大?》、《絕對愛玩的中國人》……選擇材料的方式也是一樣,先看中文標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再點進去看即可。

文字輸出類:Quora

當我們到了文字輸出的環節時,你就知道這時候你的英語學習段位已經升高了。「Quora」對有的人來說肯定不陌生,因為它相當於國內的「知乎」。所以和知乎一樣,裡面可以設定偏好的瀏覽問題分類以及關注等等。



我們在Quora進行輸出,就是要在Quora里回答問題。Quora的用戶大部分都是外國人,所以一些涉及到中國的問題,比如有人想來中國四川,詢問哪裡值得一去,還有人問「真的有中國人吃狗肉嗎?」我們就可以進行回答。但是Quora和知乎最大的不同就是,知乎上很多回答是抖機靈的,但是Quora上幾乎沒有,大家都是特別認真地回答。

剛開始我們肯定無法就寫很長的句子或很完美的答案,但我們還是要去寫。可以多用短句、簡單詞,然後多看其他回答者的表述,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寫起回答來會更快速、更簡單了。

Quora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裡面的回答者大多是外國人,而且不完全是母語為英文的外國人,因此我們在大量閱讀的同時可以覺察到不同人在運用英文表達方面差距是滿大的。我曾經在Quora回答過一些問題,但覺得自己寫出來的句子太像作文,或者說「套路」太深,然後我就反覆對比他人的慣用表達,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再有目的地去提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而APP不在多,有用則行。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選擇1-3個APP,認真按照我說的學習方式去做,相信大家的英文水平肯定會有提升的。

—END—

作者簡介:林小白,旅行達人/電台主播。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