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朱丹在婚姻中,散發著濃烈的害怕
最近,一直有人寫朱丹在婚姻里被周一圍吃得死死的,過於卑微。
假如你去仔細觀察朱丹的一舉一動,抽絲剝繭之後,便會發現一個規律:在所有的表象背後,朱丹散發出來的只有一種核心情緒:害怕。
怕什麼?
- 怕周一圍會對自己不滿意,
- 怕自己做得不夠好,
- 怕這段關係會結束。
比如說:
在《做家務的男人》中,朱丹講夫妻倆吵架,周一圍從不哄她,都是晾著她,兩個小時以後過來說一句:「我現在是給你台階,如果你不走下來的話,待會這個台階就沒了。」
周一圍的「台階論」,讓朱丹一輩子不敢跟他吵架。
聽完朱丹的話,李誕和傅首爾立刻露出驚詫的表情,反問說:「他憑什麼要你下去,你就不下去了,他能怎麼著?」傅首爾更直接:「換成是我的話,我會被激怒,我不下來,我希望你上來!」
為什麼朱丹會吃這一套?
其實,不是她吃這一套,而是她真的怕。
怕對方會轉身離開,自己真的再也沒有台階可下,更怕是因為自己錯過了機會,導致兩個人漸行漸遠,那樣她會恨自己一輩子。
只要這份怕在,她就不可能像李誕,或者傅首爾那樣,會被激怒,會敢於質問對方憑什麼。
這是她的第一層怕:怕,如果自己不趕緊抓住,怕對方不會再等待自己。
節目中,朱丹自報孕期自己很餓的時候,周一圍第一次給自己煮了一碗餛飩,讓朱丹非常感動,還偷偷跑到廚房偷拍下他的背影,結果被李誕評價為:卑微。
朱丹急著反駁:「對很多孕媽,老公哪有照顧一說,能不能著家都難說。」這番話再次遭到了李誕的「調侃式嘲諷」:「咱也是這麼多年的知名主持人了,能不能跟好人家比比,為什麼非要跟那些不好的人家比呢?」
對此,朱丹回應:「你要眼睜睜地把我的幸福打碎嗎?」結果李誕回了倆字:幻覺。
這是她的第二層怕:她怕自己要求太高,通過降低比較標準,來自我安慰。因為她知道如果要求高,而現實又達不到,結果可能是現在有的也失去了。
朱丹最後那句話細細想來,或許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因為如果她自己曬幸福,反而給周一圍惹來這麼多麻煩,回到家之後,周一圍會怎麼對她?
會包容她、支持她,告訴她:沒關係,別理他們,還是會責怪她不該這樣做,讓自己跟著被連累,讓她感覺自己又錯了?
我不知道周一圍私底下的時候,會不會對她有包容和支持。但每一次看她一個人拚命解釋,甚至一條條怒懟網友的時候,都會給人一種焦頭爛額之感。她其實並不單單是在為周一圍說好話,更重要的是她在幫自己收拾曬幸福之後的爛攤子。
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解釋,扭轉口碑局面,讓自己在周一圍心中不要繼續累積負分。
如果她每一次曬幸福, 都讓周一圍被黑,口碑更差,只會讓周一圍更加責怪她,遠離她,當然也會讓她覺得自己的幸福在被眼睜睜地打碎。
02
朱丹在婚姻中的姿態:
自動跪下來,把對方給捧上了天
對朱丹而言,這樣的婚姻就像是:
你在大街上走著走著,突然撿了個寶貝,一方面你發自內心的覺得這不屬於自己,但另一方面又覺得不能白白放手。所以自己費盡心思去維護,結果自己越來越累。
周一圍於朱丹而言,就像那個被男神屈尊降貴的鄰家女孩,劇情剛開始,朱丹就自動跪在了地上,把對方給捧上了天。
朱丹懷孕的時候,他給自己煮一碗餛飩能讓她受寵若驚到這個程度,本身就已經照出了她內心的潛台詞:
這個人本來不應該成為我老公,我是配不上他的,所以我沒有資格要求更多,而且我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去維護這段關係,不然他就會離開我。
雖然在這段婚姻中,她在妻子的位置上,但是她不敢撒嬌,不敢放肆,不敢無理取鬧,不敢提要求,反而要時刻小心謹慎地收斂自己,以維護這段關係。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一個人的自尊在起作用,英文單詞叫做:self-esteem,即,一個人把自己看做什麼。
她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配不上對方,我和你是不平等的,就會自動跪在對方面前。
哪怕我已經是叱吒風雲的名主持人,但是骨子裡我發自內心地認為我依然是原來那個農村出來的窮黑丫頭。
其實,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做著同樣的事。
我努力打拚,取得高的社會成就和地位,賺更多錢,希望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尊,但那些成就和榮譽就像身上的華麗衣服,從未真正變成她這個人本身,內心的自己依然是個醜小鴨。
這是其實是最要命的。
03
自尊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吉林大學教授丁建略博士有個關於自尊的演講,就談到自尊對一個人的影響。想看視頻,可以搜索:丁建略:來自四維的自尊引領。
他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是45歲的先生,給自己的太太發了個簡訊:晚上咱倆一起去看電影啊,然後太太回覆說:好的。
另外一個21歲的男生,給自己追求階段的女神發了條簡訊:晚上咱倆一起去看電影啊,然後女生回答說:好的。
結果21歲的小男生興奮的圍著操場跑了三圈,大喊:啊啊啊,她終於同意跟我看電影了。而那個45歲的先生是不可能會做同樣的事的。
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於,那個21歲的小男生的興奮是,他發自內心的認為,她不屬於我,所以他才會有興奮。而那個45歲先生卻發自內心的確認,這個女人本來就是我的。
朱丹對周一圍的反應,其實都暗藏了這一點:她發自內心的相信他不屬於我,所以我才要付出那麼多那麼多來留下他,因為如果我不這麼努力的話,他就會離開我。
一個人只有要去留住一個自己內心無比渴望,同時又發自內心地認為,對方不屬於我的時候,才會帶著恐懼和害怕。
所以朱丹真正的問題,不周一圍身上,而在於她能否直面自己的恐懼或害怕。
她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害怕,但是親手給自己蒙上了眼睛,假裝這些害怕是不存在的,甚至拉一幫觀眾來陪她一起演戲,希望藉此驗證自己的害怕是不存在的,但沒想到卻被無情地戳穿。
真正的幸福無需強拉觀眾,否則你內心的每一絲恐懼都會被嗅到,並且反彈回來。人,其實最騙不過的是自己。
那麼,如何直面自己的害怕?
首先,要先知道,並且承認我是害怕的,我做這麼多都是因為我怕失去,我很珍惜這段關係,承認和看見是第一步。
其次,當看到自己的害怕的時候,要學著去問自己,我害怕的到底是不是真的?現實是真的已經如此糟糕了,還是自己因為害怕,而過分放大了問題的糟糕程度。
這一點叫現實檢驗,最好的方式是去跟對方討論自己的害怕,聽聽對方怎麼說。當然,這一步會有很多人迷失,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該信任對方說的話,還是信自己內心的感覺。
當第二步搞不清楚的時候,可以嘗試去做第三步: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害怕?害怕的根源是什麼?
當一個人過分害怕失去一段關係時,常常是自己過分倚重這段關係,來支撐自己,難免會常常需要去檢驗下,是否牢靠,能否撐得住自己,會不會有風險等等。
越是這樣,越需要去分散風險,給自己找其他的支撐點,分擔自己對這段關係過分的期待,和過高的壓力。
哪怕萬一這段關係,真的出現了問題,自己也不至於人生崩盤,無力面對。
當自己有了多個支撐點之後,回過頭再來審視這段關係,才有了真正的選擇權,我可以繼續選擇保留,也可以選擇提要求,也可以擁有淘汰權,而不是把自己綁死在這裡。
永遠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困在一個小局裡,越陷越深,那是對自己生命最大的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