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文濤 通訊員高明)1月23日10時起,武漢市公共運輸暫停運營,但8400多名公交人沒有「宅」起來。近兩個月來,他們活躍在戰疫最前線,為城市正常運轉持續貢獻公交力量。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武漢公交集團各級領導靠前指揮。1月23日當天,即在三鎮78處場站迅速備勤1789台車輛,抽調骨幹人員成立戰區防疫及援漢醫療隊、軍方通勤保障、商超保供等專項工作小組,24小時接受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調動。
截至目前,集團公司累計抽調防疫工作應急機動車輛47626台次,運行148524次,運送人員1180911人次,轉運物資3294913箱(件)。
集團公司各級基層黨組織積極行動,組建黨員突擊隊89個,應急小分隊136個,3415名黨員幹部帶領廣大職工,出色完成各項戰鬥任務。自2月8日以來, 1316名黨員幹部職工下沉到13個城區、2個功能區,141個街道的415個社區、2個隔離點,共同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牢固防線。
央視鏡頭捕捉到的「武漢公交擺渡人」
(圖為聶三華負責接送新疆援漢醫療隊員上下班 通訊員鄂晉 陳祺民 供圖)
「自古兒郎有擔當,英雄輩出今時代。肺炎來襲不可怕,眾志成城保家鄉。」1月26日,公交集團光谷機動黨支部收到一封按了紅色指印的請戰書。請戰人是公交739路駕駛員聶三華。
1998年武漢遭遇洪災,那時在部隊服役的聶三華就參加了抗洪救災。面對這次的疫情,他覺得自己也要出一份力。為了家人安全,他捲起行軍被住到車隊。
聶三華負責接送新疆援漢醫護人員上下班,全程9公里,聶三華每天要跑8個來回,接送320多人次,但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比醫護人員輕鬆太多。到了晚上,醫院門口都是等待的車輛,他怕醫護人員上錯車,總是站在路邊招呼大家。一次末班車,上來5名醫護人員,聶三華從後視鏡里看到他們一坐下來就靠著椅子睡著了。他後來回憶說:「一路上我竟然不知道怎麼開車,開快了怕把他們顛醒了,開慢了又怕耽誤他們休息時間。」
2月23日,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疫情中醫護人員的「擺渡人」:公交停了,但我不能停》,記錄的是記者鏡頭下聶三華的一天。當記者問到他為什麼願意冒著危險出來工作時,他斬釘截鐵地說:「保護我的家鄉。」
下沉黨員為社區居民定製「購物菜單」
(圖為楊磊(右)正在為居民分送代購的生活物資 通訊員鄂晉 供圖)
「伊利純奶24盒、新鮮冷藏光明益生菌酸奶10杯、散裝麵粉5斤、佳仙五香蒸肉粉200克、巴沙魚柳200克、黑人牙膏225克……」除了超市團購套餐,武昌區水果湖街道黃鸝路社區鋼院小區的居民們還可以根據「菜單」選購需要的單品,哪怕只買一件都行。製作這份「購物菜單」的是公交集團家家夢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黨員楊磊。
2月15日,楊磊作為下沉幹部到黃鸝路社區報到。憑藉在計劃財務部多年的工作經驗,她自告奮勇攬下為鋼院小區居民採買的任務。
鋼院小區近400戶居民,老人幾乎占一半。老人偏愛新鮮實惠的商品,楊磊與社區商量後,決定在蔬菜、肉品等套餐之外,再提供一份家庭常用品「菜單」,供居民選購。
製作「菜單」前,楊磊首先了解居民們的需求,然後在超市對一些實惠的商品實地拍照,抄下價格,再與採購小組志願者討論、修改,整理髮布一份儘量價廉物美的「菜單」。她還每天一早聯繫超市,了解當天是否有特價商品,對「菜單」進行實時更新。
與團購套餐相比,個性化「菜單」統計量大,採購、分發時間長,楊磊經常要忙到夜裡12時。目前,她已累計完成4000多單的小區採買。
「我們辛苦一點,工作做細一些,居民們的心情會舒暢一些,也可以減輕社區防疫工作的壓力。」楊磊說。
「抗疫巾幗」給醫療隊員送暖心花環
(圖為王金蘭前往商超運載社區居民團購的物資 通訊員鄂晉 李立 供圖)
3月8日,「武漢抗疫巾幗英雄榜」首批名單公布,公交三公司H87路駕駛員王金蘭成為上榜的37名保供服務工作者之一。
王金蘭的服務對象是援漢醫療隊。從2月6日開始,她每天往返於金來亞酒店、華美達酒店與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之間,為來自安徽、甘肅、四川、重慶、新疆的醫療團隊提供通勤服務。
丈夫是海員,在國外未回。為更好地完成任務,王金蘭把10歲的兒子交給婆婆帶,她一個人住在娘家。工作時段是傍晚6時到次日凌晨4時,她每天提前1個小時到崗,檢查車輛狀況,穿戴防護裝備,做好車輛衛生消毒。中途等待的時候,她會下車在車前車後跑一陣子,驅除寒氣,活動身體。感覺到餓了,她就吃幾塊糖壓一壓。
王金蘭對這些特殊乘客充滿了感激之情,每次都提前打開空調,讓醫療隊員上車就感覺溫暖;每位隊員下車時,她都要說一聲「謝謝」。
醫療隊員們凌晨兩三時下班,往往一上車就累得睡著了,王金蘭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非常希望為他們做點什麼。她和同事孫芳麗利用休息時間做了60個手工花環,在2月14日那天給每位下班的醫療隊員送上一個。
驚喜不已的醫療隊員紛紛發朋友圈曬花環。新疆醫療隊員小巴寫道:「今天是親人節,武漢人民多麼多麼多麼的暖心!」
【編輯:符櫻 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