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願先生心境,四季如春,他為何突然感動得痛哭流涕?

2019-10-27   雪刃魂

一、卷首語

他的肉身是上古蛟龍遺蛻,體魄強健,如山巔境武夫,刀斧不傷,水火難侵;他的魂魄是大驪國師殘魂,算計無雙,天生工於心計,運籌幃幄,決勝千里。

他是老秀才的逆徒,卻又投入陳平安門下,修行修心,重新做人;他是陳平安的首徒,卻不願以大師兄自居,旦有驅使,一力向前。

他是陳平安的大道偶遇,陳平安是他的大道牽扯;是他見證了陳平安的大道坦途,是陳平安攜帶他大道同行。

他就是被文聖切斷與本體神魂聯繫的崔東山,一個重走人生路的妙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林志穎符合你心中的崔東山形象嗎

二、願先生心境,四季如春


崔東山笑臉燦爛,突然一揖到底,起身後輕聲道:「故鄉壟頭,陌上花開,先生可以緩緩歸矣。」陳平安無奈道:「這都入秋了。」崔東山使勁搖頭,「願先生心境,四季如春。」

從討厭到喜歡,都在烽火的筆尖之下。惡之欲其死,愛之欲其生。寥寥數筆,輕輕勾畫,便將崔東山的形象寫活了。

惡之欲其死,愛之欲其生

從鐵匠鋪子初見的不喜,到秋蘆客棧的生死相向;從「老先生坐而論道「到山崖書院的臨別贈言。

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叛逆的少年的暮然回首,陌上花開;我仿佛見證了,一個走錯路的可憐人,浪子回頭,春風依舊。

浪子回頭,春風依舊

三、我再想想

很多人質疑崔東山性格起伏,不解崔東山因陳平安那句「我再想想「,便感動得痛哭流涕;糾結於崔東山的行事動機。

但在我看來,崔東山的感動源於陳平安的重視。文聖對事功學說的「一言而斷「,使得崔東山道心蒙塵,難以跳出往事的樊籠,總認為自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被重視

而陳平安的一言一行,莫不是在告訴崔東山,你的大道、你的想法值得認真深思,而不是用先生的身份把道理強加給你,這對一向心高氣傲的崔東山來說,才是最大的認可。

最為重要的,陳平安是個「親疏有別」的人,只有當陳平安接納了你,認可了你,才會把你當作自己人,才會對你傳道授業解惑。

重視於他,認真思索,「親疏有別」,如此三者皆具,崔東山緣何不淚下?

翩翩公子世無雙

四、書里書外

崔瀺的大道與陳平安相互牽扯,可以說陳平安的高度決定了崔瀺的大道上限,從而決定了崔瀺能否「東山再起」。

烽火一直強調自己擅長取名字,看來也並非虛言自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好,東山再起也罷,都蘊含了崔瀺對大道的期望。

巍峨如山

更難能可貴的是,崔瀺曾捨棄的「巉」,曾捨棄的「巍峨如山」,極有可能著落在崔東山身上,回歸崔誠最初的期望,或許,這便是傳說中的山水有相逢吧。

在簡簡單單的名字里,便蘊含如此多的「道理」,也難怪烽火敢透過《劍來》、透過陳平安,想對這個世界,說一說自己的道理。

不管結局怎樣,不管「道理「能否被接納,只憑藉這一份心力,也當高贊一聲」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