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漫長人生中,成績好壞只代表一時得失,能力培養才能遮風擋雨

2019-11-08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時下家長們被不同程度的教育焦慮所困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總是變得戰戰兢兢,孩子一有風吹草動便會擔心孩子輸在了起點。父母們更加迫切的希望看到孩子的成功,這種教育上的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孩子們承受了更多的壓力。

大連的王女士曾經擁有著和美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但是這一切隨著孩子長大工作後選擇跳樓而消逝了。今年50歲的王女士年輕時在當地是很少有的大學生,所以她一畢業就獲得了很好的機遇,擁有著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而她的老公也是非常的優秀,可以說都是學霸的兩人是其她人眼裡羨慕的樣子。但是這兩個學霸偏偏生出來的孩子是個學渣。

王女士顯然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於是她立志要把學渣孩子培養成學霸,於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安排了滿滿的輔導班,而且輔導老師都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名師。孩子在王女士緊鑼密鼓的安排下,最後考進了中國政法大學。這其中的艱辛自然不必說,而王女士也認為自己的教育獲得了成功。她認為只有自己不斷的逼著孩子向前,孩子才能夠笨鳥先飛,而她的丈夫對此也深以為然。

但是雖然是畢業於政法大學的孩子,在之後的律所工作中並不十分順利。一直忙於學習使得她缺少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同事關係不是很融洽,同時對於師傅交代的任務也完成的不好,這讓她非常有挫敗感。於是她向媽媽提出想要去鄉村支教,但是這樣的想法遭到了王女士的拒絕,王女士要求其仍然繼續在律所工作。最終無法說服母親的孩子只給母親留下一句話「媽,我太累了!」,隨後就選擇了跳樓。

可以看出父母逼得孩子越緊,反而把孩子逼上了絕路。而孩子的悲劇和無奈,將會成為家長難以癒合的傷,成績固然重要,但是這種為成績至上的教育方式也使得孩子受到非常負面的影響。即便孩子因此擁有了高分好的成績,但是在孩子人生路上仍然充滿荊棘。那麼恰到好處的教育是什麼樣的呢?

恰如其分的教育引導。父母對孩子的愛體現在對其行為的掌控上,而真正的愛是懂得掌控的尺度。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完全的掌控會讓孩子喪失自我,恰當的指引才能夠讓孩子飛得更高。

尊重孩子的興趣發展。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她們感興趣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如果經過努力仍然沒有取得好的成績時,那說明這可能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父母充分挖掘孩子喜歡而擅長的內容,這是孩子的幸運。

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每個孩子接受事物的快慢會有所不同,不輕易的做比較,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更加有利於孩子長遠發展。

教育不應該只注重於孩子的成績和分數,更加要注意孩子的能力培養。因為在孩子漫長的人生中,能力的培養才能夠為其遮風擋雨,成績的好壞只能是代表一時的得失。

大家對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看法?對此有哪些好的建議呢?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XtEUW4BMH2_cNUgcz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