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都買不起?炒漢服轉手賺 6 倍,產業規模已超 10 億

2019-10-24     商鞅財經

不得不說現在的年輕人是真的萬物皆可炒,炒鞋,炒盲盒,什麼物品只要炒起來似乎都能夠引領一陣熱潮。前段時間「炒鞋月入百萬」、「炒盲盒溢價40倍」的熱度還未退去,漢服也已經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近幾年,漢服在我們國家已經從一種悄無聲息的小眾愛好,發展成為一個規模超過 10 億元的產業;如今漢服的消費者超過 200 萬,並且仍處在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狀態。

在街頭巷尾能夠看到更多漢服著裝者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聽到越來越多通過漢服如何賺錢的傳聞:一千元一套的漢服轉手就賣出三四千,凈賺三四倍;絕版漢服的價格,能夠漲到十倍以上。

據說,全球最貴的漢服,一身下來賣房子都買不起。

圖片來源網絡

戒不掉的漢服

漢服價格不菲,從數百元到上千元,甚至數萬元不等。相對於大學生捉襟見肘的經濟能力,這份投入已經讓很多人經常 " 吃土 "。

" 它(漢服)就像有一種魔力,讓你不能戒掉。" 家裡寄來的 3000 元生活費在 10 月 2 日到帳,才過了一周,山東女大學生王麗已經花 2600 元買了兩套漢服。想到接下來要面對一個月的拮据生活,她又開始懊悔了。最近,王麗在百度貼吧漢服吧里發出一條求助信息:誰能告訴我怎麼戒掉漢服?

左為韓服,中為漢服,右為和服

像他們這樣漢服裝滿衣櫃的漢服愛好者,其實並不在少數。" 漢服資訊 " 是一家收集、整理、提供漢服相關的資訊和信息的自媒體,其於今年一月份發布的《2018 漢服產業報告》顯示,截至 2018 年末漢服愛好者數量已經達到 204.18 萬人,其中擁有漢服 10 套以上比例為 10.56%。

過去的一年,漢服同袍新增了 86 萬人,同比增長率高達 72.87%。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成為漢服的擁躉者,尤其是以 95 後、00 後為主的年輕學生群體,雖然經濟能力相對有限,人數占比卻超過了 80%。

裙子也有鄙視鏈

2019 年 7 月,四川一位女孩因身著山寨版 LO 裙出街,結果在路上被三名 LO 裙愛好者圍堵辱罵以及搶奪手機,僅僅因為三人覺得 " 穿山寨出來就要挨罵 "。

這種正版看不起山寨版、限量款看不起普通款的鄙視鏈,就像一場最初就已設計好的電子遊戲,界線分明的等級圈層、不同層次的精神體驗,讓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玩家絞盡了腦汁,也要擠進更高層級。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也掏空了錢包。

當身著昂貴的正版限量款漢服出鏡,當這樣的照片被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同袍群時,會獲得更高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但當回到現實中,他們又不得不為生計發愁。

購買漢服,體驗後通過二手交易轉讓,再將轉讓得到的資金投入到新的漢服購買行為中,這在漢服圈並不少見。一些資深玩家帶紅所謂的明星款漢服後,甚至又可以通過轉讓從後來者身上賺取利潤。

一個暴利的偏門行業

無論是 80 年代的君子蘭,還是 90 年代的郵票,一種小眾的愛好從進入大眾視野到成為眾人搶購的暢銷物品,必然要強調其稀缺性和保值 / 增值的性能。這種強調的聲音,有時候是基於真實,有時卻出自炒作。

漢服的獨特性出自設計及工藝,其價值和保值率均難以界定。例如,售價高達 6 萬元的漢服,材料包括天然真絲、淡水珍珠、瑪瑙、青金石、翡翠等寶石,這部分是可以估算其價值的。

漢服的製作工藝複雜,生產周期也就更長。在漢服產業中比較知名的一家企業 " 明華x " 的首頁,目前掛出的製作工期已經排到 2021 年 3 月底,客服仍在處理 10 月 7 日遞交的訂單——也就是說,即使立即在該平台下單,客戶也需要等到至少一年半以後,才能拿到自己心儀的漢服。

如此狂熱的消費者,如此長的訂單周期,給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機。有漢服愛好者表示,近幾年漢服製作平台跑路並不少見,多家平台都曾傳出過老闆捐款跑路的消息。

對於炒裙現象,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炒作從本質上來講都是一樣的,炒裙子跟炒鞋、炒核桃,甚至炒藏獒等都是一樣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不菲的收益,但無論炒什麼、怎麼炒,都是市場投機行為,伴隨著高風險。等到泡沫退去,就能夠看到真正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回顧歷史,一時狂熱過後的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400年前荷蘭產生鬱金香泡沫,短短30天鬱金香價格就翻了29倍,可幾天後泡沫破滅也因此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的產生。

很多人都渴望能夠趕上風口一夜暴富,可真正能夠因此獲利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如果只是看到眼前能夠賺取更多的金錢就盲目投資,那麼到最後必將承受更大的風險。(如果家裡有礦、個人心頭之好,那就理性滿足自己的愛好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O5HAG4BMH2_cNUgKc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