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蔣苦心經營多年的派遣特工基地島,被大陸軍事力量一舉解放

2019-11-10     半杯餿茶

大陳島,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島嶼,位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東部,台州灣東南,台州列島中南部。島上崗巒起伏,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適宜度假、休閒觀光和尋訪史跡旅遊。大陳島是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海釣基地,島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二漁場。素有「東海明珠」之稱。

美麗的大陳島

歷史已經浮上了塵埃,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美麗的島嶼,曾經在建國初期,卻是一個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蔣保密局(內調局+軍情局)深度合作的軍事間諜島,是針對中國大陸的前進哨。在1949年5月到1955年2月期間,該島上遍布著軍情間諜機構。

美國「西方企業公司」:簡稱「西企業公司」或「西方公司」。

這在中共反特史上,建國初期很著名的一個對手。直屬於中情局內的「政策協調處」。最先倡議成立這個組織的人包括宋美齡和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等最主要的推動人則是中情局政策協調處處長威斯納、遠東處處長史迪威上校(與戰時任中國戰區蔣介石參謀長的史迪威同姓,後來當上西點軍校校長)以及政策協調處的中國科長德普伊上校(此人後來升到四星上將,是提拔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的恩人)

艾倫.杜勒斯

1951年2月,「西方公司」在美國匹茲堡市正式註冊成立,出面的負責人是布里克,此人曾任美國陸軍第90師軍法官,是中情局創始人杜諾萬將軍的老同事。「獨眼龍」漢密爾頓是「西方公司」的秘書兼財務,總裁則由老牌間諜約翰斯頓掛名。

1951年3月,西方公司的僱傭人員抵達台灣,將總部設在台北市中山北路,靠近圓山飯店,首任老闆是皮爾斯中校。二次大戰時,皮爾斯在緬甸主持情報工作,後被派到中國,在戴笠主持的中美合作所內工作。「西方公司」的工作人員最多時達70多人,包括游擊戰術、爆破、密碼解譯、傘兵訓練、心理戰等方面的專家。一位早年在上海《字林西報》當過駐北京特派員的吉爾伯特負責對大陸的心理戰業務,此人當時已年逾六十。

最初,「西方公司」準備在台灣本島訓練游擊隊執行突襲大陸的任務,後來發現在外島更能發揮這方面的長處,因此在金門島和大陳島都設了聯絡站,派人常駐,就地訓練游擊隊,並與駐地的國民黨軍隊司令指揮官聯繫協調戰鬥任務。所以,「西方公司」的人員時常陪同胡宗南、胡璉到大陳周邊的披山、魚山、南幾等小島以及靠近金門附近的南日和湄洲島活動。

1951年,「西方企業公司」正式在大陳設立前進機構。「西方企業公司」除直接對大陸派遣特務間諜外,還指揮、控制「大陳心理作戰指揮所」和國民黨「保密局大陳站」、「大陳防衛部二處」等特務機關的某些活動。

1953年7月16日,韓戰停戰協定簽署前,就是在『西方公司』漢密爾頓由美國重返台灣後經過48小時連續作業,做出了進攻計劃。由「國軍」二級上將、金門防衛司令胡璉率1萬多國軍,對位於福建和廣東二省交界處的東山島突然發起了突擊作戰,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國軍」,成功守住東山島而結束。這是1949年國民黨退出大陸後針對大陸所採取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即『東山島之役』。

『東山島之役』是「西方公司」在台灣及外島準軍事作業的轉折點。自此以後,「西方公司」逐漸萎縮到最後終止了支持國民黨軍隊的活動,而其自身也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收取一江山島和對大陳島做好了軍事收取的準備,在1955年初壽終正寢,其業務由「海軍輔助通訊中心」(NACC)接管。「西方公司」在台灣的負責人狄蘭尼通知公司關門的消息時,宋美齡非常傷心,好比聽到一位「密友死亡」般震撼。她一語未發,就孤獨地離開了。那是一個陰雨天,只有一位隨從為她撐著傘。狄蘭尼目送宋美齡在雨中踽踽獨行,乘車離去

大陳心理作戰指揮所:

系美國和台灣國民黨蔣經國系特務合作的機構,在工作業務上受美國「西方企業公司」領導。機構駐在大陳島的大嶴里。該指揮所主任沈之岳(化名,王明)。下設情報布置與宣傳慰勞股。在南麂島和一江山島均設有小組。其主要任務是對浙江沿海地區開展「心理作戰」、「社會調查」和派遣特務收集情報等。

國防部保密局大陳站:設在大陳島的大嶴里。在南麂、一江山、漁山等島上都派有常駐的特務。主要任務是在浙江沿海建立特務交通,派遣特務潛入進行情報、聯絡和行動破壞活動。

沈之岳

內調局大陳站:

國民黨內政部調查局的前身系國民黨黨員通訊局,在追溯即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內調局大陳站又名「江浙調查處」,是內調局在浙江沿海的情報派遣單位,駐下大陳島南田。在南麂島和一江山島都派有特務組織。該站主要進行收集情報、聯絡和策反等特務活動。

浙江特派員辦事處:

屬台灣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簡稱「中委會」),具體工作由「中委會」二組領導,駐下大陳博愛里山頭。原由「江浙總部」司令胡宗南負責,後改為沈之岳(彼時化名王明)兼。該處設第一、第二兩組。其中第二組負責「敵後建黨」與情報派遣工作。並在南麂、一江山等島設有小組。

國防部二廳大陳組:系台灣國民黨「國防部二廳」在浙江沿海的情報派遣單位。駐大陳島南田,在南麂等島派有特務。其主要任務是派遣特務布建電台、搜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情報,特別是海、空軍情報。

大陳防衛司令部二處:系台灣國民黨在大陳地區軍事部門的特務機關,駐上大陳大嶴里。該處設情報與保防兩單位。其情報派遣由美國「西方企業公司」直接領導。其情報小組分布在南、一江山、披山等島,該處除派遣特務潛入大陸搜集情報、發展特務組織等活動外,還進行武裝偵察活動。該處還領導「大陳諜報大隊(又稱特勤大隊)」。這個大隊設偵察、特種工作組等,以軍事接送派遣特務,進行武裝偵察和行動爆破。

海軍大陳偵察組:屬台灣國民黨海軍總司令部情報署,駐下大陳信義里,主要任務是收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情報及海上動態。

建國後,我東南沿海駐軍和公安機關無時不刻打擊著美蔣武裝派遣特務。在一江山島戰役及收回大陳島過程中,對敵特更是窮追不捨。

蔣介石參加在台的一江山島陣亡追悼會

如在1955年1月20日,溫嶺、黃岩、玉環、海門等公安機關,根據省地公安機關指示,派員配合駐軍審查解放一江山島時被俘人員。從537名被俘民國黨官兵中,查出「大陳防衛部二處」特務鮑水根等10人;查明已被擊斃的有「大陳防衛部特勤大隊駐一江山島工作組」報務陳玉棟等6人。

1955年年初,一江山島解放後,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大陳撤退後,國防部將撤退行動命名為金剛計劃,由美國第七艦隊和國軍合力進行大陳島上軍民的撤退行動。

蔣軍大陳島撤退一景

過程中,當時台灣國民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奉父命親自到大陳當地籌劃指揮。美軍主要負責大陳島上居民的撤離,並協助航行路線的防衛,在整個撤退過程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對此一撤退行動進行干擾,也間接保證了此一撤離能順利完成。其原因是在1月30日美國政府決定幫助中華民國國軍從大陳島撤退時,已透過蘇聯政府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轉達了信息:希望在美軍幫助國軍撤離大陳島時,解放軍不要採取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到蘇聯轉達的這一信息後,指示人民解放軍不要攻擊從大陳島撤退的的美軍與中華民國國軍。由於大陸方面的間接默許以及美國的協助,使得撤離行動得以和平順利的進行與落幕。

蔣經國親自指揮大陳島撤退

大陳島上的國民黨軍及住民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部隊的監視下,但並未乾擾的情況下,撤退工作得以順利完成,撤運共16,487人。總計大陳島四天一共撤離全數大約28,000名居民與軍隊,其中居民前往台灣安置,軍人則移防至金門、馬祖等地。

1955年2月13日,大陳島解放。溫嶺、海門公安機關配合省公安廳及時破獲了國民黨「國防部二廳大陳聯絡組」預伏的兩個獨立台,捕獲獨立台台長吳時孝、王義才,繳獲電台4部及黃金、銀元等。在以後的數十年間,大陸從未放棄對對岸派遣各類特務的打擊,斬獲頗豐。

大陳島第一批女墾荒隊員上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告知:國軍在撤退的過程中,對島上設施進行了極大的破壞,不僅埋設了大量地雷,還將大陳島變成了一片火海。碼頭、學校、醫院等設施及物資均被炸毀。待中國人民解放軍登陸大陳島,只見到滿目瘡痍,只找到一位老人和一條狗。直到後來中央政府動員人民上島墾荒,才讓大陳島恢復了生機

五十年代末期部分留大陳島墾荒前輩們合影

在今天,經過幾代人的建設,大陳島已經成為了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海釣基地,島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二漁場。素有「東海明珠」之稱。又因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獨特,成為了適宜度假、休閒觀光和尋訪史跡旅遊勝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5KLYG4BMH2_cNUg25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