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網評|人心的融通才是橫琴與澳門合作的根本

2020-04-28     珠海香洲

開發橫琴的初心是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相對於國內其他自貿試驗區,橫琴自貿試驗片區建設的成果必須體現在是否能夠助力澳門。也就是說,圍繞著自貿區制度創新的改革試驗都不單是橫琴自己的事情,而是橫琴與澳門共同的事情,需要攜手面對、深度合作,才能攻克難題。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第四次視察橫琴時指出:「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明確了橫琴的發展內涵和方向,為橫琴開發提出了根本遵循。

要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兩地必須實現深度合作。區域的合作從根本上說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如何在「一國兩制」的格局下,打通兩種文化背景下人們心中的壁壘,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讓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併形成良性互動,橫琴從國家利益出發,立足澳門所需,發揮橫琴所能,與澳門攜手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自貿之路。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營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是一項重要指標。對橫琴而言,首先是要對標澳門,探索麵向澳門開放的政策制度體系,實現與澳門的規則體制機制的聯通、貫通、融通,營造一個既有港澳特色又有內地特點的營商環境,才能讓澳門企業進入橫琴的經營行為在一個透明而有序的環境中運行。

要實現產業協同發展,必須根據澳門產業的現狀,共同選擇產業的類型和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創新通關模式,推動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市場化配置功能、打通各種要素跨境流動,拓展橫琴與澳門的合作空間。從澳門單牌車可以進出橫琴,到橫琴口岸實現兩地合作查驗,從澳門青年創意谷、粵澳合作產業園、粵澳合作中醫藥產業園的建設等,橫琴不斷為兩地發展新產業、形成新業態、探索新模式。

所有的改革創新都是為老百姓謀福祉,橫琴與澳門的合作,首先要讓澳門老百姓有獲得感。為此,橫琴通過推動澳門教育、醫療、就業等社會福利措施延伸到橫琴。比方說,長住橫琴的澳門居民可以參加珠海醫保,港澳導遊、律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士可以在橫琴執業,澳門企業可以在橫琴跨境辦公,澳門青年在橫琴創業可以享受多重優惠條件,這一系列讓澳門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措施,得到了澳門居民的廣泛歡迎,拉近了兩地人民之間的距離。

面積只有106平方公里的橫琴島,其開發建設之所以成為國家戰略,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橫琴島在「一國兩制」大局中的期望。2019年12月20日,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當前,特別要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長遠發展開闢廣闊空間、注入新活力。」

自貿試驗區是改革開放試驗田,對於橫琴自貿區來說,創新與試驗不能一廂情願,也不可單打獨鬥,「合作開發」才是主題。合作的前提是充分理解和信任,橫琴與澳門一衣帶水,但屬不同的歷史背景、制度背景以及文化背景,要達成理解並產生信任,這就要求雙方都拿出誠意,在堅持「一國之本」的基礎上,善用「兩制之利」,求同存異,放棄小我,從相互的理解到互相信任,繼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一言以蔽之,五年來的自貿實踐證明,橫琴與澳門所有的探索實踐都必須以人為本,硬體設施的聯通還是軟性環境的塑造都是為人服務,只有人心的融通才是合作的根本。

來源:觀海融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56QwHEBfGB4SiUwlt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