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生養二胎。但是,拉扯一個孩子長大可一點也不容易,從出生、長大到上學,孩子們要喝奶粉、用尿不濕,各種玩具,各年齡段的衣服和鞋子也得配備齊全。有的老人就會覺得,孩子的衣服穿不了多久,十幾塊錢也可以穿,不需要太貴,隨便穿幾天就可以扔了。
服裝中的甲醛
相信上面的想法很多爸爸媽媽都經歷過。但是便宜的衣服,很容易添加一下化學物質,比如甲醛。在服裝中添加甲醛,可以防止衣服掉色、起皺、縮水,可以讓衣服上的印花圖案和顏色保持時間更長久一些。
2019年8月,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曾經發布了一項調查,關於當年的服裝質量抽查報告: 其中幾百款衣物均顯示不合格,有三家兒童服裝顯示甲醛超標。
而央視網的每周質量報告中,也提到嬰幼兒服裝的甲醛超標,會危害寶寶的生命安全。
甲醛超標的危害
甲醛,一種無色,易溶於水,且有刺激性味道的有機物。針對甲醛的特性,他們可以通過溶解於汗液當中,透過皮膚滲透到寶寶體內;其次,嬰幼兒喜歡用嘴探知周圍的環境,也包括啃咬衣服,如果不慎溶解到唾液中,很有可能通過消化道進入寶寶體內,造成危害。
專家表示:甲醛是一種一級致癌物,如果長期穿著甲醛超標的衣服,會對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造成影響,繼而引發白血病、癌症等。
甲醛含量等級分類
我們國家在2005年曾經出台了《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 按照甲醛的含量將衣服分成了三類,其中A類屬於嬰幼兒服裝,這裡面每千克衣服中,甲醛含量不能超過20mg; B類是可以貼身接觸的衣服,每千克的衣物中,甲醛含量不得超過75mg;而 C類屬於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衣服,這裡面的甲醛含量不得超過300mg。
如何挑選衣服
給寶寶買衣服一定要千挑萬選,買了價格便宜的衣服,很有可能因小失大,買回致癌物。
01
看吊牌 選產品
這是第一步,是最基本的,我們在給寶寶購買嬰幼兒服裝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上面的吊牌、標籤,了解衣服的相關情況。
除了關注衣服的生產廠家、產品質量信息以及使用年限、洗地條件等,最重要的便是看品類信息。嬰幼兒的衣服要選擇A類,即明確標註了「嬰幼兒產品」;三歲以上的童裝是B類,可以直接接觸皮膚;而C類,則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比如外套等。
02
選擇白色、純色類
甲醛最主要的作用便是防脫色,色彩艷麗、團案豐富的布料裡面,很容易加入大量的甲醛染色助劑;而且圖案越多、越大,甲醛含量就越多。 這些含量一旦超標,就會導致兒童過敏、損害呼吸系統。所以在選擇衣服的時候,最好不要給寶寶買五顏六色、印花多的衣服。
如果衣服掉色,那麼往往和甲醛超標進行交叉感染,所以穿之前最好洗一下,判斷是否掉色。如果寶寶穿掉色的衣服,他們嬌嫩的皮膚很容易出現過敏、發炎、瘙癢、水皰等情況;而且脫落染料分子、重金屬離子也會通過汗液、皮膚滲透體內,危害健康。
03
聞氣味 看褶皺
寶寶穿的純棉衣物,很容易起皺,而甲醛卻可以提高衣服的硬挺度,如果衣服顏色鮮艷,又很挺括不容易褶皺,同時又能聞到刺鼻的味道,那麼這件衣服最好就不要選擇了。
也有一些商家將衣物放置於通風處,聞不到氣味,所以爸爸媽媽在購買衣物後,也要用水先洗洗。
04
洗洗再穿更健康
貼身衣物買回來不要立刻就上身,可以在使用前用30~60℃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左右,也可添加適量白醋或者寶寶專用洗衣液,重複清洗兩次,如果在浸泡過程中發現水顏色變黃,那麼得重複以上過程,直至水顏色變清為止。衣服清洗好後,要晾曬通風,切忌曝曬太久。
05
不要過多配件
首先,裝飾物要少,那些撲靈撲靈亮閃閃的紐扣、配件,覺得好看,看看就好了,很多家長自己都不穿,卻喜歡給自己的寶寶弄得滿身閃光。
這些裝飾物很容易導致寶寶誤食,而且金屬掛件邊緣的毛刺、針釘等,很容易脫落,扎到寶寶,這些都能少就少。
06
不要帶子類
對於三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給他們穿背帶、拉鏈類或者有長繩子的衣物,很有可能在玩耍過程中勒住脖子而窒息身亡。
同時,最好選擇商標、水洗標在外側的衣服,可以防止商標和皮膚的過度摩擦。
參考文獻
【1】張思萊,《張思萊科學育兒全典》,中國婦女出版社,2017
【2】鄭玉巧,《鄭玉巧育兒經全套裝》,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5
【3】戴耀華,《嬰幼兒護理必備大百科》,中國婦女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