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北方,藍天白雲,茫茫草原,北緯49°的呼倫貝爾牙克石,坐落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之間的璀璨明珠,獨特的區域,造就了這裡獨特的飲食文化。
火鍋、手把肉、烤羊排、狗肉火鍋、酸菜燉血腸、小雞燉蘑菇、鍋包肉......你聽過的,沒聽過的,無論外面多冷,這撲鼻的香味,這夠硬的菜肴,會把你整個人從舌尖暖到胃,暖到心。
、腌制好的羊排,經過慢火烤制。色澤金黃,香酥入味,肥而不膩,饞哭多少吃貨少女,無知孩童。如果你夏天來過呼倫貝爾,你會親眼所見,牛羊穿行於草地間,各種天然青草自助,隨意挑選。哪裡還需要什麼飼料。和養在欄里的牛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嘗一口,你自然就理解,大自然喂養出來的,和人工喂養的,差別有多大!所以內蒙出去的孩子,根本不吃外面的羊肉好嗎,因為「難吃」到咽不下去。內蒙古的羊肉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說內蒙的羊超好吃,那麼在內蒙,錫林郭勒的和呼倫貝爾的羊,又是好吃中的好吃,而在呼倫貝爾,陳旗和西旗的羊肉又是極品中的極品,簡單說,就是不需要什麼調料,無論你煮的 還是烤的,只要熟了,就是極品美味!
、在原始的北方,那時並沒有塑料大棚,更沒有如今先進的物流。入冬數月都是冰雪覆蓋,整個冬天的食物來源都要靠秋季的存儲。而其中重要的事物之一,就是白菜。白菜除了背身易於儲存。做成酸菜後,更是可以吃上整個冬天。
中國很多地區,節慶都喜歡殺頭豬來吃。而酸菜在北方,就成了殺豬菜重要的組成部分。酸菜發酵產生的胺基酸可以讓肉和湯更鮮美,而酸菜中的乳酸更是可以中和豬肉的油膩感。再加上殺豬灌上的血腸,有時候再配些凍豆腐或是粉條。那滿滿的香味,刺激舌底湧出一浪又一浪的口水,嘴巴都快攔不住了!
、草原上和樹林裡都生長著各種各樣的蘑菇,其中長在榛子樹下的榛蘑,在這裡是常見燉蘑菇的美味,每一種蘑菇都自帶了生長環境的味道。無論是松樹林、樺樹林等等,各種蘑菇依照自己的喜好,貪婪地吸食著這片土地上飽含的養分。也造就了人工養殖蘑菇無法比擬的,蘑菇濃縮自然精華而出的美味。再燉上草原上蹦躂的小雞。
這看似平常的組合,在自然養分的孕育下,在鐵鍋中翻滾,彼此交融,湯汁滲透出濃濃的營養和勾人的香氣,此時若不吃上一口,口中可就要波濤洶湧了!
、羊肉串,可你在無數地方擼過。那這裡的羊肉串,你更是要過來擼個二三十串。「什麼?」你吃不了那麼多?還嘗過,請不要那麼自信!相信我,一串好的羊肉,會告訴你,只有羊肉串,就夠了!這裡到了夏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會烤串吃。這邊的烤串,出爐上桌後,桌子裡還內嵌了一個炭火爐,你可以把廚房烤到八九成的羊肉串,房子桌子的爐上繼續烤,那滋滋的響聲,不時地敲打你的味蕾。自己邊烤邊吃,這是無可替代的體驗!火和美食的結合,絕對是人類發展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記住!只有剛從炭火上取下來的羊肉串,才是全世界,不,我重說,才是全宇宙最過癮的美食!
、「柴火魚」是名副其實的人氣擔當,完美實現了守著鍋吃,多麼美好的體驗。呼倫貝爾共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湖泊。除了牛羊、山珍,你很可能不知道這裡水產也很豐富,加上人口稀少,遍地魚蝦,甚至無需養殖。純天然、無污染,鮮嫩味美。魚肉配上鍋中的玉米餅,吃到滿足!
、蘸醬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點睛之筆。天氣寒冷,大魚大肉,難免飲食不夠均衡。那麼「均衡君」來了,除了你常見的東北,呼倫貝爾牙克石市,這個小地方,蘸醬菜依然必不可少。這可能與當年上山下鄉有關,如今很多當地人,老家其實都是東北的。自然東三省的飲食文化,也隨著支援祖國建設,被一同帶到了這片富饒的土地。
當時的每一口,都是濃濃的思鄉之情。而如今的每一口,都是清涼、爽快。
、說它是美食中的「扛把子」,絕對實至名歸,鍋包肉,這種做法遍布長城以北。酸甜可口,外酥里嫩,這麼說吧,對於當地人來說,吃一口可以開心一整天。有的飯店,甚至只因為這一道菜而火了幾十年。飯店限制每桌客人只能點一份,還不能外帶。從四面八方跑過來的吃貨們,如果不提前一天預訂,是註定了要白跑一趟的。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牙克石(林都)的人民對它有多麼的喜愛。
、這是剛出鍋的羊棒骨,鮮美的肉無需過多的調料掩蓋。嫩滑的羊骨髓,可以香透你的每一個細胞。任他窗外飛雪,還是飛刀子。郭德綱老師有句話形容:「這邊你吃著,那邊槍斃你爸爸,都不心疼!」
、雖是在 中國的北邊兒,冬季的呼倫貝爾最低氣溫可以到零下五十多度。但怎麼說也是內蒙的地界兒,奶茶還是必不可少的。一鍋熱氣騰騰的奶茶里,翻滾著的是幾百年來的經濟和文化的融合,喝的是濃濃的草原風情,暖的是同為中華兒女的心。
、這道菜,很多沒嘗過的人是不會吃的。吃過的人確是欲罷不能。當然不想吃不是因為不好吃,而是因為吃的是狗肉,心裡這關很多人是過不去的。不過單就菜本身來說,絕對不同於你見過的任何火鍋的味道。當地人形容這道涮狗肉有句話:「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牙克石的狗肉在呼倫貝爾,其實早已遠近聞名,不是呼倫貝爾或是內蒙就可以嘗到的美味。狗肉用獨特的調製的鍋底和蘸料,那種入口的激發,你只有嘗了,才知道此時是什麼肉完全不重要了。
、前面殺豬菜提過的又一美食,血腸。其實更多人更常見的是血豆腐。南方也有各種關於豬血的吃法。而豬血腸也是一道地方風味名菜,屬於東北菜。主要食材有豬血、豬小腸、鹽。把豬血與調料混合均勻後灌入清洗乾淨的豬小腸內,最後放入鍋中煮熟即可。這種作法,一口咬下去,小腸外皮破裂,劃入舌頭的是那鮮嫩的果凍般的口感,配上蘸料,一個人就能吃掉一整盤。
、燒麥不用多說,一出鍋,熱氣滿滿,飄香四溢,燒麥皮略顯透明,洒脫的外型流露出飽滿的肉餡,只要一看就已經止不住了口水。很多人,隔段時間不吃,就會想得不行。
、這道菜,在冰火兩重天的夾擊下,呈現出了獨特的美味。冰塊迅速融化為沸水,羊肉從快速收縮到膨脹。使得肉的口感更為緊實,湯更加香濃。
、牙克石這個北方小城鎮,除了各種內蒙的吃法,還保留了很多東北的菜系,而亂燉就是其中一種。這裡很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一鍋里有玉米、有土豆、有茄子、有排骨、有豆角,伴你成長的味道,有時候並不需要什麼山珍海味,或是繁瑣的工序。只需要媽媽把大自然的饋贈,做成一鍋熱氣騰騰的菜,那就是記憶里珍藏的味道。誰也奪不走,誰也代替不了。
、這個可以作為「甜」品了,因為它吃起來很可口,很解膩,很清爽,但是沒有那麼甜啦。先是用內蒙的濃香牛奶,釀成酸奶,然後在其中加入適量的炒米,適量的白糖。然後攪拌均勻,吃起來奶香四溢,而炒米也為其帶來了酥脆的口感,和豐富的嚼勁。米香加上酸甜可口的酸奶,清爽滋味,自在人心。
、羊腱子肉的誘惑,可能遠大於妻子的誘惑(偷笑),加上秘制的燻烤,一口咬下去,肉又厚又鮮嫩,唇齒間流溢著燻烤的香氣和多汁的羊肉。筷子?刀叉?手撕牙咬,怎麼痛快怎麼吃,怎麼過癮怎麼來!近似原始的吃法,因為無法阻擋的美味。
、涮羊肉,這道菜相信不用介紹了。它的好吃就在於,呼倫貝爾羊肉的鮮嫩。食材本身的優越,是無需太多工序和調料的遮掩的。
當然,如果你以為這些就是全部了,那只是因為你還不夠了解呼倫貝爾。不了解這個叫做牙克石的地方。這裡有野生韭菜做的韭菜盒子(肉都沒有這麼鮮美),即使你吃到撐也能再吃兩三個。
這裡有隻有貴賓才能吃到的野生柳根(柳根魚為拉氏鱥、湖鱥和真鱥的統稱,為江河野生的小型經濟魚類,價值很高。也有專家稱之為最原始的魚類之一。在魚類分類學上隸屬於鯉形目、鯉科、鱥屬。)
這裡有純天然的野生黑木耳,肉質肥厚,口感順滑;有珍貴的白蘑和數十種菌類;有獨特的當地野菜,甚至比如今的豬肉都貴。各種牛羊的做法,各種魚類的菜肴,超低的價格。甚至受俄羅斯文化的影響,還能品嘗到獨特的俄羅斯美食。
在這個位於呼倫貝爾,名叫牙克石的地方,還有榮獲金氏世界紀錄的「六大把」。還有吃到你恨自己胃小的「八大燉」。
如果這麼多美食,這麼多天然無污染的美味,還吸引不到你,那就請手氣口水,把螢幕擦乾淨,早些睡吧(偷笑)。
人生在世,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希望這些佳肴可以順利成為你減肥路上的絆腳石。有機會,一定要來充值你的卡路里!
最後,哪道菜是你最想吃的,評論區舉爪留言哦
還喜歡的話,記得關注和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