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女人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賴老公給予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如果自己接受了現狀,不自怨自艾,是成長。如果自己不願意接受現實,心裡擰巴著,是可悲。
在有書君看來,一個女人,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賴老公給予的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應該是一種成長。
說成長,是因為每個成熟的人都要堅強勇敢,獨立自立地面對生活。
當你能夠不再依賴老公給予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時,你已經成就了自己,處在能夠獨立生活的狀態之中了。
雖然每個人的成長時間點不一樣,但基本都經歷過被生活所迫不再幼稚,無可依靠茁壯成長,自求成長獨立自強的過程。
1、生活所迫不再幼稚
每個人都會被逼著成長,尤其是女人,為母則強。有了孩子,就不再幻想著自己還是嬌弱女子,或是高貴公主,得落入俗世成為阿姨大媽,實實在在陪伴著孩子,為孩子做吃的、管穿的、學的。
不能再等待著郎情妾意,等待著你的他回家來伺侯你,甚至有的時候他不在家,反而覺得自己比較輕鬆自在,免去又要管孩子,又要管孩子他爹的累。
奧古斯狄尼斯曾說過:「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隨之而來的喜悅也就越大。」人要
在成長中品嘗痛苦,在痛苦中成長的經歷之後才能不再矯情。
生活中不再幻想的女人「被迫」成長的事比比皆是。這種成長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無論是對於當前感情還是下一段感情都是一種財富。
雖然是被迫失去依賴,不再擁有老公給予的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但是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了思考,有了生活的能力,算是可悲,還是成長?
成長的代價都是痛苦不堪的人生。有書君認為女人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賴老公給予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卻換來了能獨擋一面的本事,這是一種成長。
2.無可依靠茁壯成長
婚姻中,男性對女性的關愛與照顧,不是因為部分女性自認為的「弱勢」,而是因為愛情。
示弱可以,但是女性一旦總以「弱勢」的姿態去索取這份關愛與照顧時,「索愛」的情形只是期待伴侶能給予自己關愛、重視和支持,沒有人會按照自己設想的那樣行事,可能自己會感覺痛苦。
人們真正的痛苦並非源自他人的傷害,而是自己內心不真實的期待。這種方式帶有了「請求」的意味,有點「變味」、或是病態。
女性沒有獨立的姿態,就很難獲得平等的對待,甚至於很難真正的享受到婚姻中平等的幸福。
女人高度獨立,看似可悲,實際上卻是一種健康成長的狀態。
當一個人處於痛苦的環境中時,便會打起精神,進行自我反思。在痛苦中,大腦異常清醒,會主動尋找問題所在,自己在行為上加以修正和改變,會不斷獲得成長的力量,那麼強大起來的是自己,不再抱有幻想的也是自己。
當有了學會不依賴任何人,自己可以生活得很好的強大內心時,才能在一段婚姻里獲得駕馭關係,平衡心態的能力。
從女孩到女人就該學會成長,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不會再那麼期待別人來完成,自己完成也沒什麼不可以。
以一種假裝堅強的方式將自己套在其中,就會覺得自己心中有悲戚,但是一個心態成熟的人,應該承擔起自己的家庭責任。
就像楊絳說的那樣,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堅強,於是乎,在假裝堅強中,就真的越來越堅強。這是真的。」
不成熟的人正如王小波所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我們就像一個受傷的小孩,拼盡全力地捍衛著自己的執念,這才可悲。
做成熟穩重的女人,能在平穩過渡中完成自己的對家庭的運轉,這是好事。
3.自求成長獨立自強
在家庭中夫妻保持必要的獨立,在相處中會減少太多的依賴,不會為了奢求對方額外的關心與愛而影響自己的生活狀態,這是好事。
在平等的交往中沒有依賴,只有愛與責任。
在平等的位置上,彼此之間才能最舒服地相處。而這種舒適的氛圍再加上彼此的愛,才是婚姻中最大的幸福。
男女在婚姻中是平等的——誰也不依附於誰,平等的付出、平等的給予、平等的獲取。其實這種狀態對於雙方而言都是公平的,也都是幸福的。
而若是處於平等的狀態下,男人的關愛與照顧是自身的責任的體現,才是愛情最佳的表達方式。
當夫妻之間,太過依賴對方,對方會感覺很累。太過獨立,生活沒有交集會容易拉開間距。獨立而又相互依存才是最好的相處模式。
每個有夢想的人,想要改變命運的人,在生活中都可以從自己獨立生活開始著手,不要止步於依賴,也不要放棄希望。
「也許我們的身體壞了,每況愈下,但我們牽著愛人的手,慢慢老去,旅途就不再孤獨。也許我們是平凡和微渺的,但我們竭盡力量做著喜歡的事,心中便充溢溫暖和安寧。」 ——畢淑敏
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賴老公給予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如果是可悲的,是因為一個女人在家庭生活過得已經不需要另一個人的參與了。
喪偶式家庭里,有男人和沒男人已經沒什麼區別時,女人自己一個人把整個家抗了下來,是具有一定的悲壯色彩。
一個女人被迫撐起了一個家,男性缺席,既沒有實際的陪伴,也沒有精神和經濟的支持,實屬無奈之舉,只能是可悲的。
但是女人如果能夠主動獨自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不再期望不負責任丈夫的參與,習以為常成為生活的主角,說實在話,男人漸漸也只能靠邊站成為配角,對家庭來說男人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人,有書君覺得這不是女人的可悲。
你覺得生活是不是要成為自己的?如果是,那就自己好好把握。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ltov3IBd4Bm1__YgX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