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大多數人的夢,去過西藏的人不少,許多人第一站就直奔布達拉宮,畢竟這是西藏的經典建築,當人們步入到布達拉宮、西藏各個寺廟的殿堂中,常會被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宗教氣息及獨具風格神話般動人的畫面所吸引,止步於它的面前,流連忘返。
在西藏這些佛教聖地,唐卡如同其他佛教物品一樣,與西藏宗教文化內涵中相伴相隨,緊密聯繫在一起。唐卡是什麼?唐卡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
唐卡的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卡的繪製過程十分複雜,從繪製前的準備,到起稿上色、著色暈染,再到後期的裝裱開光,沒有哪一種繪畫工藝可以和唐卡繪製的繁雜程度相提並論。
正因為此,在繪製唐卡時,不僅要禁煙酒、辛辣,更需要心靈的安靜與沉澱,只有心無雜念才能畫出好的作品,唐卡繪畫講究精工細描,色彩合理搭配,一幅唐卡作品至少需要數月甚至更久時間,它既是技藝,更是修行。
過去唐卡傳承都是父傳子、師傳徒,傳男不傳女,如今這些陳規打破了,學習唐卡的人越來越多,唐卡藝術凝聚了人們對美好、幸福、善良的嚮往,不僅是藏傳佛教藝術的瑰寶,在世界藝術殿堂上也是能代表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符號,希望我們優秀民族文化能傳播得更遠更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Uor124BMH2_cNUgh4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