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大剖析,5年後買房是最划算?

2019-07-26     親導會計

在經歷2008年房價大漲以後,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也導致很多人絡繹不絕地加入了「炒房客」大軍中。由於房價地迅猛上漲,國家開始進行明言調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自進入2019年開始,房市走勢可謂是跌宕起伏猶如坐過山車一般,從過年返鄉軍大潮,到3、4月的「小激流」,再到5、6月份的「退潮」,都牽動著中國數億人的心神,在進入7月後,威海乳山事件猶如一顆「石子」激起了千層浪,據相關報道威海乳山的二手海景房賣出了「白菜價」,同時北京新房價格出現首次環比下降等消息不斷傳出。由此類眾多消息結合市場房市,很多網友稱,這是房子要降價的前奏呀。



最近兩年,國家言明房子是用來住的後,就開始不斷進行政策調控,如提升多房信貸率、稅率等等,都在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深入,房地產行業似乎在正在進行著大洗牌,據相關統計,在債務密集到期、銷售下滑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一些小規模、實力偏弱的中小型房企不堪重負、宣告破產。截至7月24日,打開人民法院公告網點,以「房地產」關鍵字在「破產文書」類別中進行了搜索,我國宣告破產的企業已有200多家。

經過對200多家宣告破產企業的梳理髮現:200多家企業中大部分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的本地中小型房企,而同時近幾年房地產行業的洗牌逐漸顯現出來,資金、品牌、規模、優勢等等都在向行業龍頭企業流向。在市場作用下,淘汰競爭不太強的企業,對於市場良性運轉是有好處的。

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格局正在快速發生變化,從以往的增量時代走入存量時代。

看到這一系列數據,讓人們不禁為之興奮。一向以謹慎為原則的「房產大佬」李嘉誠先生也曾說過:「大陸的房價和市民收入已經嚴重脫節,未來的房價必然會越來越低」、「房地產撈金時代已經過去,及時轉型才是明智之舉」。相較他的言語,他的行動可能更具有說服力,他從2013年起,便開始大肆的拋售地產項目。難道馬雲爸爸所說的「房價如蔥」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現不斷有樓市「降溫」的消息傳出,據國家統計局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國房產開發投入達60609億元,商品房銷售額有70698億元,皆處於同比增長,由此看我國的地產發展還是趨於平穩的,不會大起大落。並且我國SOHO創始人潘石屹表示:「未來中國房價下降的底線是20%」。


眾多的商業大佬都給出了他們的專業預測觀點,不論是否正確,都給了一些是否應該買房的人一些建議參考。就論市場剛需性人群,該買還是得多加考慮。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管是現在買入還是5年後買入,都應該根據自身需求來進行決定,至於是否成為「接盤俠」,在每個人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答案,最終還是要買合適自己的才是王道。

未來房價有何走向還未可知,希望在不久之後,房子能只用來住,不用來「炒」,每個真正需要買房住的人都可以買得起房,而非成為房子的「奴隸」。關注+分享了解更多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84ZLmwB8g2yegNDe-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