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愚人節,有人給大家開了個「真玩笑」,讓一個絢麗的生命戛然而止。
17年後,每每議論起他,都忘不掉他《霸王別姬》中或是自我釋放般的盡情表演。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將回顧這部經典電影記憶文章加上他的名字——張國榮——重溫他曾在香港影壇、亞洲樂壇縱橫四海的耀眼奪目時光。
——記吳宇森最浪漫的電影、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最默契的組合《縱橫四海》
如果說張國榮作品中最出色的,那《霸王別姬》一定一騎絕塵,因為該作品的分量不僅是張國榮最成功最出色的電影,同樣是華語電影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里程碑。程蝶衣的角色也幾近於張國榮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但誰又能否認,直到17年前的今天到來之前,張國榮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個風度翩翩的紳士,瀟洒英俊。
正如在該片中出現時,他站在塞納河上吹風,自信地告訴路人自己是大盜,而後瀟洒離去,洒脫的氣質與盈盈笑容讓人為之傾倒。
吳宇森說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不是《英雄本色》而是《喋血雙雄》,因為後者完全將他的暴力美學運用的淋漓極致,加上極致的英雄浪漫主義色彩,讓整部電影是那麼恢弘與悲壯。
吳宇森在自己的作品中是喜歡追求「暴力」的,但這種暴力從來都不是單純地發生,而是伴隨著最真摯的情感而爆發。與《英雄本色》和《喋血雙雄》不同,《縱橫四海》卻放棄了最「暴力」而將更多的筆墨投入到了「浪漫」中。
浪漫絕不止於男女之間,更能存於兄弟之間。
《縱橫四海》的浪漫是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之間讓人頗有感觸的情感,有愛情也有友情,孰輕孰重其實已不重要,而是這份感情在暴力衝突中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和動人心弦。
以往吳宇森喜歡用浪漫去襯托暴力,讓暴力的感染力達到極致;而在《縱橫四海》中,則是用暴力在襯托浪漫。
砵仔糕(周潤髮飾)、阿占(張國榮飾)和紅豆(鍾楚紅飾)均是孤兒,從小一起長大,被養父訓練成盜竊高手,他們是最出色、最默契的組合,同時也是沒有喪失內心善良與正義的盜竊者。
雖是一起長大,共同經歷過困苦,但三人卻性格迥異。
砵仔糕表面上放浪不羈,善於用外在的不拘形跡掩飾自己多情的內心;阿占卻不會掩飾,他有細膩的情感,會對朋友吐露最直白的心聲;紅豆的善良與美麗絕非是簡單的襯托英雄的美人,而是三人情感的關鍵紐帶。
砵仔糕和阿占都喜歡紅豆,但紅豆喜歡的是砵仔糕,而砵仔糕幾乎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從來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不是他不懂得女人需要呵護,是因為比起自己的愛情他更珍惜三個人的友情。
阿占說:「我總覺得你對朋友比對你喜歡的女人好!」這是阿占看到的砵仔糕,但不是真實的砵仔糕。
「其實愛一個人並不是要跟她一輩子的。我喜歡花,難道你摘下來讓我聞;我喜歡風,難道你讓風停下來;我喜歡雲,難道你就讓雲罩著我;我喜歡海,難道我就去跳海?」
砵仔糕一定知道阿占也喜歡紅豆,所以他從不會在阿占面前去和紅豆纏綿甚至與最起碼的「關心」。阿占看不慣砵仔糕這樣對紅豆,他羨慕砵仔糕也怪他不好好對紅豆,他會偷偷替紅豆「教訓」砵仔糕,也會直接向砵仔糕袒露心聲。
砵仔糕總是出現在阿占最需要的時候,從不離棄,他是話癆,他維護了全劇的搞笑氣氛,卻仍舊是那個義薄雲天的江湖大哥。
這是最真的友情。
砵仔糕能看到阿占的心思,阿占對砵仔糕也從不隱瞞。
如此去解讀劇情,似乎讓劇情另一大線索「盜」顯得很沒有存在感。
當然不是,「盜」不僅要牽引住三個人的感情,還要讓這份感情深化,就像電影開始在巴黎一樣,兩人駕車離去,留下一人喊著「祝你們春夢了無痕」,此情此景竟沒有傷感,只是無盡的美好。
事實上,吳宇森這次並不是「一改常態」。暴力仍舊是吳宇森電影的內核之一,被身邊人背叛的悲慘仍舊是矛盾突發的中心,只不過這次在吳宇森加上了一些喜劇元素去淡化暴力衝突,誠然喜劇以及大團圓的結局在一定程度上沒有悲劇來的有震撼力,但也不能否認淡化暴力之後是在更好地為英雄主義浪漫「加料」。
為什麼是淡化的暴力呢?
看過《英雄本色》和《喋血雙雄》就一定會有體會,吳宇森的暴力是男人穿梭在無情的槍火之中的有情有義,場面不僅是敵我雙方激烈的槍戰,一定是要伴隨大規模的爆炸,火光染紅半邊天,遠處是「英雄」的身影,這才是暴力。
而在《縱橫四海》中的處理,則遠沒有如此激烈與「誇張」,倒像是普通警匪片中的槍戰,激烈但不悲情。
況且「淡化」也並非「弱化」,這種暴力不能太突出是因為有一份「浪漫」在壓制著它,因為這份「浪漫」是柔美的,不是戰火中的嬌艷,而是春風中的柳條,輕柔唯美。
所以《縱橫四海》中的暴力就要「淡」,淡到恰到好處地推動劇情發展,去襯托情感的層層遞進。
大團圓的結局迎合了電影在春節上映的氛圍。
沒有教堂、白鴿等吳宇森代表性元素,但是吳宇森的創造性卻沒停下腳步,喜劇的包裹之下需要「溫情」,而對溫情戲闡述最好的一場戲莫過於舞廳跳舞的片段。
鍾楚紅連跳三支舞,她那醉人的美貌和清純的笑容極富有感染力,舞姿妙曼韻味十足,尤其是與做輪椅的周潤發的舞蹈,俏皮中帶著浪漫,浪漫中不失歡快,這一定是吳宇森在該片中最具創造力的一刻。
而到了紅豆拿到鑰匙的一刻,她對阿占的嫵媚眨眼,猶如朱茵在《大話西遊》中的眨眼一樣讓人心動。
最後三人共同在舞池中結束了這段優雅而又浪漫的戲碼,讓人幾乎忘卻了阿占還在「辦正事」,三人開懷大笑的場景讓人如痴如醉,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
電影的結局是「手刃」背叛者,畫作完璧歸趙,英雄功成之時,當是不問江湖事的時候,一個順理成章的圓滿結局就此促成。
結局的這份溫馨讓全片的氣氛突然更加歡快,回過頭再看那幾個槍戰片段,似乎變成了鏗鏘有力的鼓點,為三個人的友情和夾雜在其中的愛情發展不斷提供節奏感,完成了英雄美人的最終大團圓。
無疑,這是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最好的「時代」,他們也是最好的組合,同樣也是吳宇森最浪漫的槍戰片。
有個橋段如今看來十分有趣——巴黎之旅結束後,阿占問砵仔糕老了希望去哪安享晚年。砵仔糕無所謂,說要看紅豆想去哪?紅豆說自己想去一個太平、不打仗的地方。
砵仔糕卻說,去伊拉克好了,伊拉克最太平了,不然就是上天堂,天堂的空氣最新鮮了!
看著砵仔糕與紅豆的「打情罵俏」,坐在車後排的阿占笑著羨慕著……
風繼續吹 不忍遠離
心裡亦有淚不願流淚望著你
過去多少快樂記憶
何妨與你一起去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