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實體經經濟受到的衝擊不斷加劇,一眾知名品牌的線下渠道紛紛受挫。很多曾經的行業巨頭,如今不是關店就是虧損,特別是傳統鞋業,表現尤為明顯。
曾經的「真皮鞋王」富貴鳥因無力償還負債,拿鞋子抵債;紅蜻蜓、達芙妮等相繼曝出關店潮,但「摔」得最慘的,恐怕還是周杰倫代言了十年的德爾惠。它曾位列全國500強,有著4000家門店,年銷售額達到6億元,如今卻負債6億宣告破產,門店紛紛倒閉。是什麼「打敗」了它?
製鞋小作坊成全國500強,150元本錢變6億營收
德爾惠誕生於「鞋業之都」晉江,創始人丁明亮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後主動輟學,開始擺地攤掙錢養家,十幾歲又跟著老鄉到處流浪打工。有了一些積蓄後,丁明亮發現製鞋業前景不錯,於是便拿著僅有的150元與人合夥開了家製鞋的小作坊。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小作坊變成了鞋廠,丁明亮投入4萬元引進一套先進的製鞋設備,並給鞋廠取了個「洋氣」的名字:德爾惠。就在德爾惠蒸蒸日上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將工廠燒成了廢墟,丁明亮8年的心血付之一炬,這個吃過不少苦的漢子也忍不住在人後痛哭失聲。
強忍著悲痛,丁明亮借來資金重修廠房,浴火重生的德爾惠開始穩步發展,當年的收入就讓丁明亮還清了債務。
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德爾惠陷入了低潮。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丁明亮決定請風頭正勁的周杰倫為品牌代言,但競爭對手安踏也看上了這個「小天王」。經過幾輪交鋒,最後德爾惠以1000萬天價「擊敗」安踏,與周杰倫簽下了兩年的代言合約,一時間驚動了整個業界。
事實證明,這1000萬花得值,其後的兩年內,德爾惠銷售額增長率都超過了50%,銷售額更是一度突破6億元。而後8年,德爾惠選擇持續簽約周杰倫做代言,那幾年的德爾惠可謂風光無限,福建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中國500強價值品牌等榮譽拿到手軟。
「明星效應」失效,4000家門店倒閉負債6億
就德爾惠的體量而言,6億債務並不算多,壓垮德爾惠的究竟是什麼?德爾惠前總裁何苦曾總結過原因:「德爾惠的事,誰也躲不了干係,有企業自身的決策失誤,有市場的暗流涌動,也有券商的推諉扯皮。」
2007年,德爾惠曾謀求在港股上市,卻鬧出了財務造假的風波,因而折戟IPO,損失慘重。隨後其23個代理商中的17個集體「造反」,德爾惠不得不開始構建自己的直營體系。2011年,德爾惠門店數量一度多達4000家,年訂貨量達到35億元,開始籌劃在A股上市。不幸的是,丁明亮在這一年因癌症病逝,與此同時,德爾惠盲目擴張的弊病也開始顯露出來,積壓了大量庫存。
在排隊等待上市的過程中,德爾惠開始向快時尚轉型,然而轉型並非一蹴而就,高昂的成本和上市費用使得德爾惠不堪重負,最後上市失敗,還負債纍纍。屢屢爆出的質量問題也重挫了消費者對德爾惠的信心,耗盡了明星代言的紅利,連續10年請周杰倫代言也於事無補。
2015年至今,德爾惠的4000家門店大量關停,廠房、土地和倉庫均被抵押拍賣,連品牌主體也轉讓給了凱天體育,還負債6.36億元。至此,又一鞋業巨頭隕落。
急功近利,盲目轉型,追逐上市,在德爾惠身上體現了太多傳統企業的發展誤區。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些衰落的鞋業巨頭,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或是款式設計老舊,或是產品質量低劣,畢竟不是所有鞋業都在倒閉,也有逆勢發展的,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本文由陸水新知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