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橋好消息接連不斷!
6月7日,南京長江五橋橋面最後一段鋼箱梁從運梁船上順利吊至北跨橋面,至此,南北岸橋面順利「牽手」,五橋已具備合龍條件!
兩輛運梁船抵達長江五橋橋面正下方,準確對位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吊裝,實現互插重疊,順利「牽手」。
最後一段鋼箱吊裝完成並不意味著五橋已經合龍最後一段鋼箱梁已經吊裝完成,只是橋面位置基本到位,接下來還需要進行一對鋼箱梁斜拉索的安裝,調整好角度之後,由北塔將這對鋼箱梁穩穩拉住,然後用專業設備對邊跨的箱梁進行頂推,實現角度和橋面的嚴絲合縫之後,還需要多項焊接,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合龍。正式合龍時間預計要到本月下旬。
五橋計劃年底通車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位於南京長江三橋下游約5公里處,起於寧合高速浦口五里橋互通,以三塔斜拉橋跨越主江,途經梅子洲落地,在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已建成的江南青奧軸線及繞城公路。
整體路線全長約10.335公里,其中,跨長江大橋長約4.4公里,夾江隧道長約1.8公里,其餘路段長約4.1公里。
而長江五橋不僅是南京一條非常重要的過江通道,它在建築設計界也是意義重大——這是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
據中交二公局長江五橋A2標段總工程師荊剛毅介紹:「五橋索塔可不是一般的索塔,它是國內首創的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2019年底剛剛拿到全國大獎。」
據悉,五橋索塔外層是鋼殼結構,內部是鋼筋混凝土,這種組合結構有利於提高橋樑的承載力和耐久性,自重和體積比混凝土結構的索塔大大減少,外觀也更加纖薄美觀。
(5月10日五橋實景圖|攝影:趙振宇)
五橋的意義重大!
當然,與南京人息息相關的還是五橋帶來的實際便利與動力。有業內專家總結出五橋通車後給南京帶來的意義:
1、緩解市內過江壓力
通車後,長江五橋將與長江大橋、應天大街過江隧道(原長江隧道)、定淮門過江隧道(原揚子江隧道)一樣,是直接溝通南京主城區,主要服務市內過江車輛的免費過江通道,直接連通南京1.5環快速路,連接建鄴、雨花台、江寧、棲霞區,自龍翔大道至仙新路,自駕出行不堵車,快速通達全城!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五橋江南段與南京最大的立交—油坊橋立交銜接,年底將率先開啟五橋匝道,到河西、雨花少了至少2個紅綠燈,早晚高峰可節約很多時間。
(五橋聯通線路示意圖)
2、串聯南京新興發展級
長江五橋一路自西向東,所串聯的區域都是南京現在炙手可熱的地地段——浦口雨山路、江北核心區(研創園)、江心洲、河西CBD(河西中與河西南交界處的江山大街)、雨花軟體谷、南部新城等,同時通過五橋也是江北新區前往南京南站和祿口機場更快捷的一條通道。
上述區域,都處在南京重點的新興增長極,大多屬於高速發展階段,既少有發展成熟的老城區,也沒有城外遠郊的荒蕪土地,所以說,五橋是串聯起南京各重要新城區的新興發展軸線。
3、擁江發展新標誌
在擁江發展的戰略下,南京進入江南江北雙主城時代,而五橋的通車,將會加速江北新主城的建設,加快雙主城融合發展,進一步縮小江南與江北兩城的發展差距。
在2035年南京規劃中,江北新主城成為與江南主城對等的南京主城區,而緯三到五橋之間是江北核心區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自貿區南京江北片區的主要範圍所在,此前,這一區域內的應天西路過江隧道和定淮門過江隧道相繼建成,五橋的通車將使得江北核心區內主要過江架構完成,核心區南部區域發展加快。
入手五橋板塊買哪裡?
五橋兩端,河西南部已經初具規模,而江北一側還是個難得的價值窪地,隨著五橋工程的推進,江北五橋板塊也在蓬勃興起,價值迅速攀升。
本以為五橋會如同大橋一般,帶動一整片居住聚集區。不曾料想,近日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在官網發布了一則重要規劃文件:《南京江北新區五橋沿線城市設計及規控調整》。文件特別提到,五橋沿線不再新增居住用地,在已建居住用地與快速路之間設置商業等配套設施。
這意味著五橋將會更注重板塊整體環境打造設計,進行整體完整規劃,避免出現「髒亂差」的板塊面貌。
但這也就意味著,現在五橋板塊在售的項目將會是這裡僅剩的房源。未來若規劃不改,便很難再在這裡買到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