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萬種育兒方法中,總結出的5條原則

2019-09-20     MANGABABY漫寶貝

一個親密無間的家庭,可以讓孩子更茁壯地成長,當父母就育兒觀念達成統一時,孩子也會更有安全感和安定感。生活在有愛家庭的孩子,更擅長接納和給予愛。因為曾經被愛,所以他們知道如何去愛他人;因為曾經被接納,所知道如何去接納他人;因為曾經被寬容,所以知道如何去寬容他人;因為曾體會過善良和尊重,所以知道如何善待他人、尊重他人……

往者不可追,我們沒有權利選擇原生家庭,但是溫柔對待下一代,卻可以自己選擇。

每個孩子都在複製父母的行為

孩子是鏡子,他們既會體現出父母身上最陽光的部分——善良、真誠、溫暖......,同樣也會映射出父母身上最醜陋的部分——憤怒、尖酸、刻薄......

"兒童攻擊性行為習得實驗"是加拿大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做的一個著名實驗。

班杜拉將72名幼兒園孩子分成兩組,每組孩子有一個成人榜樣供他們觀察。一個成人榜樣對玩具態度惡劣,不停地拳腳招呼,另一個安靜地玩玩具。觀察一段時間後,班杜拉讓兩組孩子們開始自行玩這個玩具。

結果,兩組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分別對剛剛觀察的"成人榜樣"的行為進行了復刻。觀察過暴力玩玩具的兒童模仿對方拍打玩具,有幾個孩子甚至不僅復刻拳打腳踢,還探索出了新的"虐待"玩具的方法,譬如用玩具槍射擊玩具。而另一組觀察安靜玩玩具榜樣的孩子們,則大多都在乖乖地玩玩具、過家家。

孩子的毛病往往是父母自身的鏡像。父母無形中煽動著孩子的不良行為。孩子的年齡越小,在他們心裡,父母越是權威榜樣甚至是無條件信任學習的存在。在他們看來,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應該是正確的,是自己可以去模仿的範本。這些孩子尚且不能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很難判斷父母的言行是否得當。

基於愛的積極養育,能改變整代人的未來

家是孩子的故事誕生和成形的地方,因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就已經拿著書寫孩子故事的筆了,他們擁有巨大的權利——還有責任——為自己孩子的一生書寫一個美好的開頭。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構思一個意義非凡、連接緊密、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的故事,而當孩子成長到能夠接過這支筆書寫自己的故事時,他們就能妙筆生花。

聞名全球的的喜劇演員憨豆先生的童年,就生活在鼓勵、誇讚、表白等基於愛的積極養育之中。憨豆孩提的時候相比其他同齡孩子稍顯笨拙,長得也是憨頭憨腦,去學校經常被同學嘲笑,有時候作業完成的不好,就連老師都說憨豆是個笨學生。但幸運的是,憨豆的媽媽從沒有跟著別人指責過憨豆,反而一直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從沒停止過對憨豆的鼓勵和誇讚。憨豆的媽媽幫助憨豆建立了積極的自我意象。他本來灰暗的童年因為有了母親的愛和鼓勵,開始變得積極明亮起來,所以憨豆才能如同母親堅信的那樣,自信地一步步走到世界人的面前來。

在愛中自信成長的孩子,甚至可以連結幾代人的未來。而塑造積極的親子關係,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用"愛"養育的方式。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理解孩子,與孩子建立親密連接,學會適合的育兒方法呢?其實無論何種方法,以下五個原則都是共通的。掌握了以下五個原則,再配合每個家庭的特點,相信每一對父母都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育兒五大原則:

1、連接:如果沒有連接,孩子的大腦就無法正常發育。如果孩子與家長之間沒有建立起安全的連接,孩子就會表現出行為問題,在人生的後續階段也將面臨關係難題。

2、尊重: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用充滿關愛和鼓勵的方式教養孩子,孩子大腦中的海馬體會更大,他們的記憶力、學習能力和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會更強,所以,我們應當尊重孩子的思想、身體、尊嚴、人格和精神。

3、前瞻性:這裡有兩層含義 :一是趁早發現問題的苗頭,而不要等它變得無法控制了再去解決 ;二是在面對問題時,要設計一套解決方案。

4、共情:共情是一把鑰匙,它可以在孩子沮喪時打開他的大腦,讓你把道理放進去。在育兒過程中,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糾正是一個重要部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通過共情來打開孩子的心扉,讓他願意聆聽你的建議和指示。

5、 積極訓育:拋棄隔離和懲罰的舊方法,選擇教訓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讓孩子既有尊嚴,又能積極地自我認知,這就是積極育兒的關鍵。

養育孩子就像爬山,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連接——尊重——前瞻性——共情——積極訓育,這五大原則,決定了父母能否腳踏實地地邁好每一層"階梯"。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獲得感知愛和給予愛的能力。所以,給孩子一種基於愛的養育方式,幫助孩子創造積極的自我意象,讓孩子學會愛與被愛,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jKymG0BMH2_cNUgtq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