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規模空前的飆車大賽上,老司機翻車後竟怒刪遊戲

2020-06-19     BB姬Studio

原標題:在這規模空前的飆車大賽上,老司機翻車後竟怒刪遊戲

麥客丨文

在上周末,正當「虛擬勒芒24小時耐力賽」進行到白熱化階段時。

參賽選手蘭多·諾里斯,一位來自邁凱倫F1車隊的20歲英國小將,卻在直播間觀眾的眾目睽睽之下,一言不發地卸載了比賽所用遊戲rFactor 2。

賽車手版本的恥辱下播

諾里斯以這種方式宣洩情緒並不會影響到成績。因為他所代表的Redline車隊20號車,由於連續造成多起撞車事故,早已被大會宣判出局。

讓諾里斯惱火的是: 這輛在賽道上橫衝直撞的賽車,當時的駕駛員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任何一位Redline隊友。

諾里斯內心的表情估計是這樣的

……而是在隊友Atze因網絡服務問題掉線後,被系統自動頂替上來的AI車手。

就好比你在打鬥地主時託管,結果電腦把你手裡的「炸彈」莫名其妙都打光了,最後還故意留個單張3給你當驚喜。

這上哪說理去?

也難怪諾里斯的另外一位隊友,來自紅牛F1車隊的職業賽車手維斯塔潘,在直播間以「f」開頭單詞為主題,rap了一大段freestyle,當眾展示了一波才藝。

紅牛F1車隊職業賽車手維斯塔潘

畢竟他們曾在近10小時的時間裡保持領先,即便是在被宣判出局時,也依然具備著冠軍的競爭力。

遺憾的是,「勒芒24小時耐力賽」歷來不是F1職業車手的主場,來自法拉利F1車隊的勒克萊爾,在比賽中同樣運氣不佳。

他在比賽中因網絡延遲影響導致賽車打轉,而就在他返回維修通道時,又遭遇了一波更嚴重的網絡事故。

這一次,當他回過神來,發現自己的賽車整個翻倒在維修通道上……

沒錯就是文章開頭那張圖

F1車手在維修通道里把車開翻成這樣,這要是在現實里,也算是一件奇聞了。而這次大賽鬧出的事故還遠不止這些……

好在與他那兩位F1同行相比,勒克萊爾的心態明顯要好很多。在賽後接受採訪時,勒克萊爾甚至還表示,這次的失敗反而激起了他對「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興趣。

字裡行間充滿了不服

如果以後有機會,他很願意在今後真正去挑戰這項賽事。

01

惡魔般的耐力賽

「勒芒24小時耐力賽」在每年6月份舉行。「勒芒」代表著一座法國城鎮,它是賽道所在地。

而「24小時」則代表著該項賽事的特色。參賽車隊要在這個架設於城鎮里的封閉式賽道中狂飆上一整天的時間,最後以24小時內行駛圈數和距離的多少來分出勝負。

該項賽事不僅是三大最著名的賽車項目之一, 同時也是最艱苦,最無聊的競速比賽。

對於車手來說,勒芒甚至連沿途能欣賞到的景色都非常有限(達喀爾至少還有一望無垠的沙漠可以看),賽車只能在越來越熟悉的道路上不斷進行著看似無限的循環。

在如此長時間裡持續進行競賽,對於車手的耐力和車隊的後援實力都是極大考驗。

德國傳奇車手克勞斯·路德維希就曾經說過 :「儘管我獲得過三次勒芒耐力賽的冠軍,但我依舊十分痛恨這個鬼地方。」

三次勒芒耐力賽冠軍,克勞斯·路德維希

可以說,「勒芒」那反人類的規則,足以令很多賽車手與隊伍望而生畏。但同時,它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車手心底那簇「征服勒芒」的火苗,就如同惡魔低語般,不斷勾引著人們來到這裡挑戰。

而對於F1選手,挑戰勒芒的意義還不止如此。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車王」舒馬赫正是從「勒芒24小時耐力賽」開始展露手腳,並最終締造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傳奇。

而前F1冠軍選手阿隆索,在來到勒芒以後,也開始享受起該項賽事的魅力。

阿隆索也已經斬獲過勒芒的桂冠

由於世界範圍內的疫情影響,在2020年,歷來都在6月份舉辦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被推遲到年底。

而為了維持賽車運動的活躍度,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決定先在線上舉辦一次虛擬賽事,於是就有了前文所提到的「虛擬勒芒24小時耐力賽」。

02

虛擬勒芒24小時

在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的號召下,本次比賽聚集了眾多明星選手。

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勒克萊爾、維斯塔潘以及諾里斯這些青年才俊以外,像馬薩、巴頓以及費斯切拉等上了年紀的老牌車手同樣也參加了本次比賽。

當然,早就已經轉戰勒芒的阿隆索自然也不會缺席。

阿隆索的直播畫面

雖然是虛擬賽事,但這次比賽反而比平日裡的大賽要更具「星味兒」,難得一見的「新老碰撞」自然讓眾多賽車迷們也跟著興奮起來。

由於虛擬比賽的特殊性,賽會要求各車隊:每支隊伍由4名賽車手組成,其中職業賽車手不得少於2人,而職業電競玩家則不能多於2人。

最終共有50支隊伍,200位選手報名參加了本次「虛擬勒芒24小時耐力賽」。這可謂是介於「虛擬」與「現實」之間的一次激情比拼,在賽事規模上也達到了事先未曾預想到的水準。

比賽採用steam上的賽車模擬遊戲rFactor 2進行,除此以外,賽會還要求選手購買並下載對應的內容擴充包。

rFactor 2是早在2013年就已經誕生的經典賽車模擬遊戲,它以模擬賽車的真實感而著稱。目前在steam商城中依舊保持著高達86%的好評率。

雖然在畫質上它遠不如當今的《 極品飛車》《極限競速》《塵埃》等作品,但對於賽車手而言,這款遊戲無疑是最能模擬出他們在賽車中真實感受的遊戲。

為了儘量模擬現實中的賽制,大會甚至還將車輛按動力劃分為了GTE組以及速度更快的LMP組(現實的比賽中,車輛會按動力劃分更多的分組)。

各車隊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對賽車設置進行調校,例如變更懸架,下壓力水平和傳動比。

而很多車隊在賽車塗裝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像保時捷車隊就與英格蘭超級聯賽的狼隊俱樂部達成合作,為比賽定製了主題塗裝。

遊戲賽道開啟了真實的晝夜更替模式,賽會主辦方還秘密地為當天的比賽預設了天氣變化。而各車隊之間的內部溝通,則通過語音聊天軟體Skype進行。

在今年早些時候舉辦的模擬賽車項目中,曾經出現車手找職業玩家代打的作弊事件。

在本次的耐力賽里,各參賽車隊都為選手們準備了實時直播間,而賽會也成立了專門的小組來監察駕駛員是否有作弊行為。

在大賽官方發布了整整17頁的賽事規則書以後,看似這場賽事的籌備工作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但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組織在線競技比賽的經驗實在太少, 這導致他們直到最後都沒想清楚自己所欠下的「東風」究竟是什麼……

03

混亂的比賽日

組織一場足有200人聯機參與的在線遊戲,網絡環境自然是事前準備中的重中之重。

雖然「虛擬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發車還算順利,但網絡環境問題很快就讓整個賽道亮起了紅旗。

在賽車比賽中,亮起紅旗意味著發生了足以讓比賽暫停甚至提前取消的重大事故。

而本次虛擬勒芒亮起的首次紅旗,是因為有車隊在進行車手交接時,車子直接消失不見了……

紅旗出現時,現場直播畫面一度十分尷尬

由於要持續進行24小時的比賽,賽事對車手的疲勞駕駛問題有著嚴格的規定。

在一天的時間裡,車隊里4名車手的駕駛時間均不得少於4小時,同時也不能超過7小時。

而且在5小時內,單個車手的駕駛時間也不能超過3小時。

這直接導致每名車手都至少要經歷2次車手交接,而在更換駕駛員時,賽車必須開回維修站,並在這種狀態下完成車手的輪換。

在自己隊伍的賽車進站以後,接替進來的玩家需要在遊戲列表里選中自己要「接管」的車子,隨後便能在自己的電腦上獲得賽車的控制權。

然而由於網絡波動原因,有很多車隊的賽車在已經進入維修站的情況下,卻並沒有在列表里被顯示出來。

賽會此時只能亮起紅旗,並按照當前的成績重啟伺服器,讓各隊伍重新發車……

這還不算什麼,因為阿隆索麵對的情況更加令人哭笑不得。

由於rFactor 2有著很真實的賽車設定,所以在進行這種長時間的比賽時,賽車免不了需要進行多次加油、換胎以及檢修等維護工作。

阿隆索的賽車在中途因油量不足打算進入維修站加油,然而就在他進入維修站那一瞬間,恰好系統因為之前的車輛刮碰,判罰阿隆索進入維修站罰停一段時間。

按照賽車規則,賽車因碰撞被罰停進入維修站,在罰停時間內,車隊是不能對賽車進行任何維護工作的。

如果在現實比賽里,車隊完全可以在罰停時間結束後進行維護,或者在維護後再執行罰停。

而rFactor 2的遊戲系統顯然在這條規則上漏了一個bug,它誤以為阿隆索這次進站只是為了執行罰停,而不是為了加油。

這直接導致他那輛即將沒油的賽車,在維修站里什麼都沒做,在執行罰停結束以後,就被系統立即又送回到了賽道中。

結果阿隆索沒能憑藉車裡剩下的油跑完一圈,在再次返回維修站前就孤零零地「擱淺」在了賽道上。

由於經驗原因,在這次「虛擬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職業車手們的成績都不盡如人意。而電競選手們則在本次比賽里大放異彩,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兩個組別的最快速度都是由電競選手創造

最終LMP組別的冠軍由Rebellion Williams車隊的1號車以371圈的成績獲得。

而GTE組別的冠軍,則是由保時捷車隊的93號車以339圈的成績獲得。

04

失敗的意義

雖然本次「虛擬勒芒24小時耐力賽」看似以一種偏「鬧劇」的形式草草收了場。

但它終究沒像《紅樓夢》描述的那般: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雖然參賽者們噴的噴,罵的罵。但大部分關注了這一賽事的人,無論是組織者、選手還是觀眾,都認為它多少還是帶來了些有意義的東西。

譬如在本次比賽里,第一次有全女性賽車手組成的車隊參加了賽事。

最終取得了第19名

而中國職業賽車手葉一飛所在的Rebellion Williams車隊3號車,則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績。他當時在虎牙直播間對自己比賽的全過程進行了直播。

對於大部分參賽車手來講,他們都從模擬駕駛中吸取到了不少經驗。

很多車手表示:在真實賽車中時,車內安裝的眾多傳感器會通過各種渠道告知車手當前車輛的狀態。車手可以通過全身各個感官,甚至經驗以及潛意識來獲取車輛的狀況。

而在線上虛擬駕駛時,車手只能通過模擬方向盤來進行感知,因此必須更加專注於觀察和聆聽。

當然,從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的角度來說,這次比賽不僅維持了賽車運動的熱度,還吸引到了一大批電競玩家的關注。

如此看來,這場「虛擬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舉辦目的,其實早在比賽開始前就已經超額完成了。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VxPzHIBiuFnsJQVmx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