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抗元的秘密武器今天如何了?

2020-10-19     金堂法院

原標題:宋朝抗元的秘密武器今天如何了?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79-成都東北門戶

作者:常教員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13世紀前半葉,蒙古帝國對東亞大陸的征服到了最關鍵的階段。在摧毀金和西夏後,蒙古大軍對東亞大陸上的最後敵手——南宋發起了攻擊。

金、西夏亡,南宋危

蒙古人的第一個目標是四川,雖然南下頗為順利,但四川守軍也很快找到了專用的防守方法。在名將余玠帶領下,宋軍依託四川特有的方山地形在各地修築了眾多位於山丘上的小城市,利用地形限制草原騎兵的機動。

在川渝地區,至今仍然能看到四十餘座山城,其中又有八座最為知名,號稱「四川八柱」。

雖然節節抵抗且異常頑強

但最終還是只得退守釣魚城

(圖中有七柱,還有一柱在東邊白帝城)

東側排名第一的是已經成為景點的合川釣魚城。在西側負責拱衛成都的,則是現在成都金堂縣的雲頂石城。它和它隸屬的縣城,今天怎麼樣了?

宋人的橋頭堡 成都的新門戶

雲頂石城位於成都市東側的金堂縣雲頂山上,至今還保留有宋代建設的部分城牆、城門、水井與炮台,訴說著一座小城背後波瀾壯闊的歷史。

四川-金堂-雲端石城

(攝影:蒲柯穎)

事實上在抗蒙戰爭進行到最高峰的時候,由於成都本身無險可守,又具有川內崇高的象徵意義,因此余玠還曾下令將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的治所遷到山城內。

作為成都府路官員軍民的庇護所,雲頂石城在川內的抗蒙歷史上也有了別樣的象徵意義。而余玠等人選擇在這個地方建設一座山城,也是做過詳細功課後的結果,位於龍泉山脈上的這一個點,牽動的是南宋抗蒙全局的利益。

雲頂石城位於成都以東龍泉山中

扼守沱江水路要衝,旁邊是金堂縣淮口鎮

當時南宋面對蒙元南下,共有三個主要的壓力點,西側的那一個就是四川。蜀道艱難,四川西部又是不可逾越的高原,本來是易守難攻之地,是最應該得到保全的地理板塊。因此能否控制四川,對於一個南方政權(比如南宋)來說,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如果連四川都失守了,也就意味著南宋的全線潰敗就在眼前。

蒙元南下,有三個壓力點

長江的上游、中游、下游

最終是在中游突破,長江防線全面瓦解

而從實際利益上看,四川盆地若在,則不僅能為南宋持續提供天府之國的糧草新兵,還能在西側不斷牽制蒙古軍隊,保護川江流域的安全。反之,若是南宋失去了川江的控制權,則經濟上的打擊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位於荊襄和江淮的長江中下游戰線將會被從上游攻破,軍事壓力陡增。

所謂「川江」即四川、重慶、宜昌境內的長江幹流

上游不保則下游危矣

雖然四川盆地西部最終淪陷於蒙古大軍

但宋軍仍長期固守重慶山地,保住了部分川江

而在川內,雲頂石城所在的金堂縣位置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在金堂上游,共有三條支流在老縣城附近匯聚成沱江,形成了一條水面寬闊、水流平緩、走勢較直的大河,也是今天四川境內沿江城市人口密度最大、工業產業最為密集的一條河流。如果這座縣城失守,則蒙古人可以在這裡順江而下,直面中下游直到長江口的資陽、內江、自貢、瀘州,整個川中都無遮無攔,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若是川中丟了,那川西事實上也就丟了

因此,宋人高度關注這個要點地區的經營,在此設立了懷安軍。以宋代的規制來說,軍與州平級,不同之處在於軍會設置在地理要地,具有強烈的軍事屬性,也往往能圍繞防禦需求催生出相當繁榮的城市文化。

那時候的懷安軍,正是這樣一座因為軍事需求而成長起來的水陸碼頭。

南宋在四川設立的幾個軍

規模不大,皆是軍事要地

站在成都的角度來看,懷安軍(金堂縣)的價值就更明確了:雲頂山是龍泉山脈的一部分,這一帶是成都在東北方向上的最後一道屏障,在面對北方南下的壓力時其價值更為顯著。而在經濟上,成都彙集的川內精華,也因為兩者間不遠的距離而能快速向懷安軍輸送。

成都平原本身確實無險可守

駐軍於龍泉山是個正確選擇

這種輸送甚至包括了人流,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治所的內遷就是明證。

像雲頂石城或者說懷安軍這樣的軍事要塞,確實並非憑空而來,其選擇往往具有明確的戰略意義,不僅服務於全國需求,也對整個西部、川內和它所要守護的成都具有明確的價值。

而戰爭年代的戰略價值,在和平年代也並不會被荒廢。在成都市動向明確的「東進」戰略中,當年那座因雲頂石城而興的軍鎮橋頭堡,已然變成了大成向東的新門戶,在發展時期繼續貢獻自己的價值。

畢竟成都已經太大了

要向東搞一山兩翼,簡陽和龍泉山都要發展起來

立體化的交通 催生現代化的產業

正如前文所說,當初的懷安軍和它的雲頂石城,今天的金堂縣,均位於千里沱江的上游。沱江在衝破龍泉山脈的阻擋時,切割出了一道深深的金堂峽,也為兩岸居民帶來了航路與農業灌溉資源。金堂自古就是沱江沿線的交通樞紐之一,連通著川西與川中,具有良好的交通區位。

如今,雖然內河水運隨著交通工具技術的進步逐漸衰落了,但具有區位優勢的金堂卻找到了新的交通方式,其便利程度與古時候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成都、金堂,以及兩大空港

(天府國際機場為在建狀態)

作為一個內陸省份,四川與海洋的關係並不密切,要實現走出去、引進來,能仰仗的現代交通設施只有鐵路和航空。而省會成都,就在這場內陸空鐵布局中搶占了先機,不斷推動整合「兩港」(國際鐵路港、樞紐空港)的工作。

鐵路方面,蓉歐鐵路港是成都最重要的交通設施之一,從這裡發出的中歐班列,經歷上萬公里的長途跋涉,最終能實現成都直達波蘭羅茲的壯舉。

空港方面,在現有雙流機場的基礎上,成都有一座在建的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明年就將投入使用。這座機場規避了雙流的空域限制,更便於航班調度,將大大提高成都的國際空港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新的「天府國際機場」位於龍泉山脈以東

以後就是一邊一個大機場了

(圖片:google map)

而市區以東的金堂縣,則在成都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的「東進」戰略中,插上了交通的翅膀。金堂縣城距離蓉歐鐵路港直線距離不過10餘公里,距離天府國際機場也只有60公里,且有第二繞城高速直達和多條快速公路通達,聯運非常方便。

金堂縣自己甚至還擁有一座A1類樞紐型通用機場,是川內航空產業聚集的重鎮,吸引了航空培訓、航空旅遊、無人機總裝試飛等多個航空相關產業,堪稱小航空城。

金堂縣淮州新城通用航空基地

(攝影:肖廉)

內陸地區該有的交通基礎設施,今天的金堂不僅齊備,而且比誰都更完備。基礎設施搭建完成以後,發展也就不再是難題。金堂目前著力打造的產城融合的淮州新城、蓉歐國際鐵路港經開區,正在見證這一切的發生。

淮州新城是成都周邊為數不多的具有千畝工業園區承載力的地區,也是成都「東進」戰略北線的重要基地。現在正是淮州新城的高速發展期,新城內已經擁有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吸引了包括通威太陽能、中節能、巴莫科技、環能德美等一批行業領軍型環保節能企業入駐,產業聚集度達到60%。

通威光伏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另外在規劃中的兩個重點產業分別是國家區域(西南)應急救援中心和成都國際職教城,目前在縣城趙鎮還有一座包括成都文理學院、西南交大希望學院、西南航空職業學院等四所高校在內的大學城。

由此可以看出,金堂在產業規划上是有明確的閉環邏輯的。職教城和大學城將在未來向淮州新城聚集的工業園區輸送大量人才,而通用航空樞紐建設和毗鄰的鐵路港將為工業園區的節能產品和應急救援中心提供交通便利。

淮州新城

(攝影:龔楊)

淮州新城所在的淮口街道,就是當年懷安軍的治所。古城與新城,在這個位面形成了跨越千年的呼應。

為了讓新城規劃儘快落實,金堂縣下足了功夫。以今年上半年落戶金堂的通威太陽能光伏新能源產業園區為例,相關土地手續只用了一周時間就全部落地;同時在滿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只用了10天時間園區方面就組織完成了一期工程需要的場平作業。

通威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項目

(攝影:龔楊)

而在正常情況下,這要耗費一個月的時間。

通威金堂的項目只是金堂近些年來產業聚集嘗試的一個縮影,在淮州新城和全縣的其他產業板塊,金堂都投入了重兵以誠意加快招商,並為企業提供貼心的服務。今年是金堂縣確立的「創新提能·項目攻堅年」,縣委提出了「一個月一次集中簽約、兩個月一次集中開工、三個月一次表彰評比」的攻堅口號,力求讓金堂走得更遠。

如今人們大多公認,隨著成都變得越發開放包容,它已經成為了中國西南最有希望的城市。其實在成都的東邊,金堂縣也在抓緊成都崛起帶來的機遇和優勢,不斷開放,與世界並軌。

千年古城的稟賦 帶來文明的融合

當然,金堂縣讓人眼前一亮的並非只有工業,這座城市的人文歷史同樣十分精彩。

金堂古居蜀國近畿,從設立郡治以來,建置史已有2220餘年,比懷安軍更為古老。在此之前,相傳古蜀國鱉靈(即叢帝)為緩解岷江水患問題,率隊決玉壘山、鑿金堂峽,改變了蜀地瀦水狀況,後來的李冰父子築都江堰,進而奠定了天府之國的千年富庶。

鱉靈由此建立了開明王朝,與蠶叢、魚鳧、柏灌、杜宇並列「古蜀五祖」。為紀念鱉靈,今天的金堂峽也叫鱉靈峽,其中蘊藏了不少動人傳說,甚至喚起了人們對金堂沱江與成都金沙、廣漢三星堆兩大文明之間聯繫的無限遐想。

金堂沱江小山峽

(攝影:王瑞林)

座鄰沱江,雄踞千里沱江起點的金堂縣擁有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成都市名聲在外的天府綠道,就有相當一部分位於金堂縣:既有位於龍泉山上的漫遊綠道和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也有沿著沱江展開的親水綠道。

在以景觀為導向建設的綠道上,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自然愛好者和戶外達人,都能在這裡體驗樂在山水之間的愜意,感受天人合一的自然花園。

很適合周末來休養生息

(攝影:沈軍)

金堂甘御蘭石斛林盤景區

經過多年努力,如今的金堂縣,已經是中國縣級單位中頗具實力的一員,連續多年出現在投資潛力百強縣、人口凈流入百強縣的名單上。2019年,金堂更是位列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第15位,全川第一,有與東部沿海同級單位平起平坐的實力。

成都,正在成為中國西南一顆亮眼的新星,而伴隨著這顆新星不斷上升的,還有它東側的金堂。在成都市「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戰略的大環境下,金堂縣正在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在這裡,城市的「東」與「西」地理相接,自然的「天」與「人」和諧統一,文化的「中」與「外」兼容並蓄,文明的「古」與「今」綿延傳承……。金堂,猶如一個精巧的歷史樞機和巨大的時空轉盤,溝通著過去與現在,昭示著明天與未來,極具魅力,又充滿希望!

點擊觀看視頻,看愛上金堂的100個理由

這,或許也是位於千里沱江源頭的金堂與天府平原相融合的最好形式。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SU0QHUBeElxlkka86_p.html












蝶變,淮州!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