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手機6199元,其實不值得現在就買

2019-07-29     張峻愷博士

昨天明星夫婦離婚又再次上了微博熱搜,伴隨著一堆文縐縐的詞語,更顯眼的是兩人同時使用的手機——華為。

7月26日,華為發布了收款5G手機Mate20 X,售價6199元,預計在8月16日上市,現已在各大電商平台和線下渠道接受預定。早在今年6月底上海舉行的MWC上,華為就宣布Mate20 X 5G版是中國首個拿下工信部5G入網許可證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也就是說,這款手機是中國的首款5G手機。該手機同時支持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而且還是全球首款搭載雙7納米5G終端晶片模組的手機,分別是麒麟980和巴龍5000,該機還配有5G+4G雙卡槽,具備智能切換。在發布會的現場,很多記者體驗了該手機的性能,5G版Mate 20 X下載速度達到了1735Mbps,上傳速度達到了212Mbps,大概是隔壁4G版手機速率的10倍。

雖然華為首款5G手機有著驚艷的性能指標,而且6199元的價格和之前這款手機將過萬的傳聞相比甚是吸引。但是在發布會現場,記者和用戶問得最多還是:5G手機值得現在就入手購買嗎?

華為5G手機是不是現在就要買,首先要看運營商5G的建設進度:從三大運營商公布的5G網絡規劃來說,目前全國只有12個城市有5G的試驗網,試驗網的意思也就是只有北上廣深幾個大城市的很少一部分區域有5G的信號,有好事的記者在華為發布會當天拿著Mate 20 X離開坂田會場後,就已經發現沒有5G信號了,但是手機可以自動切換到4G,暫且可以把華為這款5G手機當作4G手機來使用。

在國家的支持下,三大運營商在今年6月拿到5G牌照後,已經迅速開始啟動5G的網絡建設工作,預計到今年年底前,三大運營商將會在全國40個城市(31個省會+蘇州、大連等重點城市)覆蓋5G網絡,但是如果真正要實現一個城市全覆蓋,預計至少要到2020年年中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生活在這40個5G覆蓋城市的話,預計今年年底你們那裡也沒有5G信號,即使你買了5G手機也無法使用;即便是你生活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現階段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區域有5G信號。因此,如果你想現在就購買5G手機的話,可能就要忍受手機到手後很多地方沒有5G信號的窘境。上文提到,由於這款支持NSA,並支持5G+4G雙模,因此即使在沒有5G信號的區域,其實也不會影響使用4G的網絡。當然,站在實用主義的角度,更理性的消費者應該選擇在2020年中後再購買5G手機。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我國5G網絡還未成熟,但是預計到8月16日購買華為這款5G手機的用戶應該還會不少,因為對於年輕人來說,手機已經不是一種剛需的消費品,而更像是一種體驗式商品。如同每次蘋果手機發布會過後,蘋果旗艦店門口都會人滿為患一樣,很多年輕的消費者購買新款手機的目的不僅僅是使用,而可能僅僅是想買到後發條朋友圈炫耀。我們來看看「潮流范」十足的鄰居韓國,2019年初,韓國就高調宣布自己國內的5G商用,同樣在5G網絡覆蓋不完善的情況下,韓國運營商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內,就發展了50萬的5G用戶,要知道,韓國總人口數才5000萬左右,這些用戶的5G使用體驗如何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但是這50萬人拿到手機後一定讓自己有一種炫耀式的體驗消費感。目前根據京東商城的數據,預約華為Mate20 X 5G版的用戶數已接近10萬人。

我們最後再來看看大家關心的5G流量貴不貴的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說,5G的速度是4G的10-100倍,那麼會不會5G用戶每個月的話費支出也會變成現在的10-100倍?這種擔心大可不必,雖然三大運營商現在都還未公布5G的資費套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5G用戶的每月通信話費支出大機率會和現在持平或者下降,道理很簡單,如果一項新技術的出現是讓用戶付出更大的成本的,那麼這項新技術也就失去了提升社會效率的作用。我們可以看看我國運營商的財報數據,三大運營商在2G時期,每個用戶的每月話費支出(簡稱APRU值)大概在200元左右,到了3G時代,APRU大概是100元左右,從2018年財報看,4G時期三大運營商APRU更是降到了50元。有數據統計,近十年來,全世界運營商的APRU下降了43%。

最後一句話總結,到底要不要現在買華為5G手機,理性消費者可以等等,土豪請隨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N6xPWwB8g2yegND4a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