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失控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2021-05-08     孕嬰幫

原標題:情緒失控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文/孕嬰幫!

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多少都會遇到過情緒急躁的時候,孩子不聽話、淘氣的舉動,難免讓家長產生想要打罵孩子的念頭,好在有些家長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緒,能夠採取正確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有些家長,卻會因為自己的暴脾氣,後悔一輩子。

大家在生活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新聞,比如孩子做錯事,被家長當眾打罵,或者孩子淘氣犯錯,家長將孩子毆打住院,再或者家長言語過激,孩子無法忍受選擇輕生。

其實像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為什麼這些家長就不能嘗試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呢?

家長教育孩子時情緒失控,實際上是發泄,並不能真正教育到孩子!‍

教育孩子是需要方法的,不能總是靠大嗓門以及嚴厲的語氣去震懾,打罵的方式更是不可取的,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失控,最終都成為了一種發泄。

等到自己情緒得到釋放的時候,卻已經對孩子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輕則皮外傷,重則形成內傷,當然還有心理方面,家長的打罵一旦在孩子心中形成陰影,未來可就不容易擺脫了。

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不一定能承受住家長的情緒爆發,當孩子內心無法支撐,就會做出比較極端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家長打罵過後,會選擇離家出走甚至輕生的原因。

因此,打罵並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做法,如果家長想要發泄不良情緒,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而不是讓孩子成為那個承受一切的人。

家長的不同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同!‍

心理學方面的專家曾針對「父母的情緒變化對孩子有什麼影響?」進行過實驗,實驗顯示,當家長和孩子積極互動時,孩子的狀態會相對活躍,身體、表情等方面是較為自然的。

但當家長面無表情對著孩子時,孩子的表現就變得比較不自然,對於家長毫無回應的表現,孩子會感到不安、焦躁,到最後直接崩潰大哭起來。這其實就已經說明了家長的情緒變化,和孩子生活狀態的關聯性。

孩子想要成長得更好,是需要家長們積極參與的,不僅是行為舉止,情緒方面也應該以陽光、樂觀為主,這樣孩子才會在積極因素下成長,身心各方面會發展得更好,但如果家長總是惡言相向,甚至對孩子又打又罵,那麼這種傷害就會直擊孩子心靈。

家長怎麼做,才能在生活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1、原則範圍內包容孩子的錯誤

孩子成長中總會犯錯,一方面因為孩子對生活中的事物感到好奇,另一方面是因為能力不足。如果孩子只是犯了一點小錯誤,那麼家長是完全沒必要發脾氣的,選擇包容,並加以引導,更符合孩子成長的需求。

如果是一些原則性錯誤,家長則要適當嚴厲一點,明確告知孩子原則性錯誤帶來的後果,並適當約束孩子的行為,關鍵時刻的嚴厲,與隨意打罵相比,不僅幫助家長控制了情緒,還能使教育效果加倍。

2、學會管理情緒

孩子有時候很氣人,這是避免不了的,為了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家長們不妨在即將爆發的時候和孩子分開一會兒,各自回房間檢討自己,什麼都不要做,10到20分鐘就行,花點時間冷靜下來,家長之後才能以一個相對平和的狀態和孩子交流。

教育孩子時發生情緒波動在所難免,但家長們要明白,孩子並不是你發泄情緒的工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學會控制情緒,更有助於孩子成長。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孕嬰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B39S3kBMMueE88v7U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