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到秋分養生路上「最兇險」的一個月,注意了

2019-08-22     漢道艾灸之家

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到秋分這一個月,堪稱我們養生路上「最兇險」的一個月。這是一年中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一天中氣溫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涼,午間熱,晝夜溫差逐漸拉大。血壓波動,心血管疾病增多!切記小心預防。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古人稱之「義舉」。



二候:天地始肅

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1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2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3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日常養生

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

然而,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不愛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


要保證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習慣。

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並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

夏天結束了,就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這個時期,氣侯逐漸乾燥,身體里肺經當值。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

保持飲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含維生素的新鮮果蔬等。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此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處暑節氣灸

因處暑時節,秋燥也逐漸明顯,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干唇裂的燥症,此時艾灸要注意防止加重秋燥。此時艾灸可刺激人體的經穴,使經絡中的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強對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營養,補充人體陽氣、保護肺,以達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此節氣宜選灸大椎、腎俞、肺俞、風門、太溪穴、神闕、關元、湧泉、合谷等穴溫補陽氣、清肺、滋陰潤燥。

注意:每次艾灸選取幾個穴位,整體灸的時間控制在2小時之內。然後第二天灸剩餘的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7n4vGwBJleJMoPMmP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