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大指數全線大漲,券商板塊全面爆發,助力大盤攻占3000點大關。
而周三,A股各大指數震盪走弱。別看大盤走勢波瀾不驚,可萬億成交已經閃亮江湖!周二滬深兩市成交量距離萬億僅差了一丟丟,周三終於邁過了萬億元大關,達到1.03萬億元。
歷史上,A股兩次成交首破萬億元大關,都帶來了一波不小的漲幅。第一次發生在2014年9月,第二次發生在2019年2月。
第三次成交破萬億,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個板塊在成交猛增情況下,鐵定受益呢?今天老司基就來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這次有何不同?
Wind數據顯示,2月19日兩市合計成交金額高達1.03萬億元,而距離A股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過去了整整5年多時間。
2014年12月5日,A股史上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當天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07萬億元,當時上證指數點位2938點。2015年,滬深兩市單日交易量最高曾超過兩萬億,數家券商交易系統出現短暫宕機後被監管要求升級信息系統的歷史。
2019年2月25日、26日,A股市場連續兩個交易日成交突破萬億元,導致多家券商伺服器再度崩潰。
下圖中,老司基用綠色小箭頭標註的三個位置分別是兩市成交突破萬億大關的時間點。最左邊那個箭頭指向的2014年12月5日,當時5178點的大牛市正如火如荼展開;中間箭頭指向的是2019年2月25日,春季躁動行情進入高潮階段。最右邊的箭頭,指向的就是周三。
老司基注意到,這次兩市成交達萬億跟以往兩次都有點不一樣。
那兩次出現萬億成交基本都是兩市個股普漲,領漲先鋒一般由金融股擔綱,銀行股、券商股領頭的金融板塊拽著大盤一路「高歌猛進」。如去年2月25日,大盤第二次突破萬億大關,券商板塊41隻個股全部漲停,中信證券單日成交額達到118億元。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等保險股,紫金銀行、張家港行等10餘只銀行股均出現漲停。
這一次,金融板塊不再占據大頭,科技股一躍成為領軍者。
以下是周三兩市成交金額最大的10隻個股,成交額均超過40億元。具體包括寧德時代、中興通訊、京東方A、三安光電、立訊精密、東方財富等公司,幾乎清一色科技股。金融股中,僅剩下中信證券一隻獨苗,成交金額50億元,位居第四。
誰最受益?
大盤成交突破萬億元,誰是鐵定受益的板塊呢?恭喜,有小夥伴搶答了。
對!就是券商板塊。
我們知道,券商是收過路費的,成交量越大其經紀業務收入就越多。根據已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信息,去年股市上漲明顯,成交額同比增加35.6%,預計自營投資和經紀業務成為券商業績大增的主要驅動。預計2019年35家上市券商合計歸母凈利潤為1010億元,同比增加73%,較前3季度的65%增速擴張,全年ROE預計為7.0%,較2018年的4.3%大幅改善。
2020年春節以來,全民宅家炒股,兩市成交量又是蹭蹭往上飆升。這不,周三一不小心又整出了萬億的成交量,證券公司可是偷偷樂呵著呢。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前兩次大盤首破萬億成交後,券商板塊的表現情況如何。
第一次:2014年12月5日—2015年4月23日
中證證券公司指數(代碼:399975)累計漲幅:55.94%
期間,只有申萬宏源1隻個股下跌,其他全部錄得上漲。有7隻券商股累計漲幅超過50%,有2隻券商漲幅達到100%以上。其中,西部證券漲幅最高,達到149.23%;西南證券漲幅也高達145.45%。
第二次:2019年2月25日—2019年3月7日
中證證券公司指數(代碼:399975)累計漲幅:18.06%
這次持續時間雖然只有短短9個交易日,但券商板塊漲幅也極其驚人。期間沒有一隻券商股下跌,有9隻券商股累計漲幅超過30%。其中,中信建投漲幅最高,達到89.42%;南京證券、太平洋漲幅均超過48%。
券商這次還會大漲麼?
老司基覺著,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往往會有驚人的巧合。這幾天,券商板塊在盤中偶有異動表現,似乎正在反應這一預期,國金證券已經出現兩個漲停。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在近期一系列逆周期調節舉措下,節後日均成交額維持在8000億元以上,兩融保持在萬億規模。可以看出,鼠年開局的突發事件對券商高貝塔業務實際影響小於預期,從全年來看不影響行業長期向好趨勢。
目前,中證證券公司指數的最新市凈率(PB)為1.77倍,低於指數平均2倍PB的估值,仍在合理估值中樞下方,處於歷史估值百分位的40%。
老司基認為,資本市場在金融體系重要性日益提升,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等政策紅利,券商板塊也將持續收益。2020年,券商板塊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