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悄然離場你渾然不知?5種「分時圖」早已說明一切,大道至簡

2019-10-07     交易華爾街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第三隻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後面的羊,走到這裡,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儘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

「羊群效應」是指由於對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的從眾行為。「羊群效應」是由個人理性行為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的一種非線性機制。

「羊群效應」是行為金融學領域中比較典型的一種現象,主流金融理論無法對之解釋。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如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炒股水平藏著四階梯式的神秘境界。

第一境界:不知覺境界,即不知不覺

初始炒股,如入寶山,猶立危崖。觀察盤面,仿佛煙雲繚亂;點擊個股,宛若霧裡看花。

覓漲尋跌中,大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迷茫 和"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無助,一旦買賣似乎總遇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窘迫;情急操作往往留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遺憾,於是,對股市"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雲譎波詭方有所知、煞有所覺,唯學然後知不足,便探索"兵"之"詭道",步入新的悟界。

第二境界:後知覺境界,即後知後覺

止狂喜,抑痛悔,靜穆深思大牛、大熊過山車般的成功逸徑與失敗寶訓,進一步洗禮心智、升級財商,認定"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輒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看到滿盤高低錯落的線圖和紅綠競現的個股,心中更釋然,鬥志更昂揚,適逢"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際,較能甄別哪叢花最秀、哪支花最嬌、哪朵花最艷,初具從雲蒸霞蔚、晨曦暮靄中辨識"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自信與淡定。

第三境界:先知覺境界,即先知先覺

儘管在後知覺階段操作成功機率明顯上升,但依然還會不時失手落敗。

要想"不畏浮雲遮望眼",必須"自緣身在最高層",酸甜苦辣鹹的折磨再次逼促你馳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潛心參悟和精準研判,孜孜以求破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預則立、不預則廢堂奧,竭智澄清"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迷宮由路,直至找尋到"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契機。

第四境界:敏知覺境界,即敏知敏覺

機敏應對"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降升節奏,嫻熟大盤基本面、政策面、技術面、資金面、消息面、風險面綜觀要術,深諳個股股性、成長性、預期性、可持續性精研蹊徑,擅長"行到山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駕馭本領,擁有"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操作技巧,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博弈策略成竹在胸,對"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風險管控靈動於指。


我們來看幾種常見的主力在分時圖出貨的形態:

1.下圖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分時圖太異常了,早盤這種上升如果不是主力所為也不會這麼異常,而且量能根本沒有出現任何持續性放大,最後拉停開始出貨,股價一落千丈,典型的出貨分時形態。

2.開盤快速拉停,沒有很長時間就打開漲停,然後震盪下探,是典型的出貨分時形態,然後再次拉升到漲停,量能根本沒放大,持續性很弱,這說明主力在利用拉高出貨。該股最狠的地方是早盤的震盪行情,很多人會在那裡,結果快速跳水出貨,第二個地方是打到最低點位置,那裡引誘散戶入場,然後再次拉升,最後完成拉高出貨,次天繼續下跌。

3、開盤一波拉升,你注意沒有,該股當天越拉量能就越小,如果正常的拉升是越拉量就越大,因為主力做多慾望強烈。可是,這裡越拉就越小,這說明主力不願意去做多,那麼什麼時候才能不願意出貨呢?沒錯,利潤已經夠了,是時候出貨了,所以尾盤一波急跌宣布該股要展開出貨了。最狠的地方是早盤拉升,這樣會吸引很多散戶去高位接盤,第二個地方就是尾盤急跌,這裡典型的主力出貨行為。所以,遇到這種股票一定要注意量能的變化,千萬別在高位接盤。

4、低開後震盪上行,隨後急跌出現分時「V」字形態讓大家認為該股止跌,其實,這裡屬橫盤震盪出貨的行為,很多人認為走勢已經穩定了,結果進去就會被套。

5、從近漲停位置快速跳水,典型的出貨。最狠的一招是在漲停板下方位置的橫盤,引誘散戶入場高位接盤,然後自己暗中出貨。


對於短線股民來說,分時圖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

確認價格是否已經被主力操盤,我們可以在分時圖中發現主力動向。主力操盤過程總會第一時間體現在分時圖中。特別是在股價波動空間較大的時候,價格異動更容易使我們發現主力操盤動向。

分時買賣原則:

1、早盤尋找高拋的機會,尾盤2:30尋找低吸的機會;

2、脈衝式快速上拉是高拋機會,恐慌性跳水時低吸機會;

3、MACD紅大波的最高紅柱是高拋機會,綠大波的最高綠柱是低吸機會;

4、跌破均價線即黃線回探是賣出機會,升過均價線即黃線回踩是買入機會五、沒買好,買後再次發現還有下跌空間,果斷止損認錯。

分時圖實操技巧:

1、高開高走的買入分析技術

圖走勢適合於喜歡狙擊漲停板的短線玩家,早盤以2%以上開盤,沿均線溫和放量推高,只要不是快速放量拉高就可買入,經過再一次放量拉高在平台處持續帶量不跌,可再次買入,此類走勢當日漲停機率很高。

特別補充說明如何選擇當日漲停機率很高的股票:開盤時查看漲幅榜,追蹤半個小時內漲幅在2%左右的個股,量能均勻,股價在分時線上方,盤中時常有主動性買盤的個股。

2、先漲後跌的分時線買入分析技術

圖所示早盤低開,量能溫和,隨後連續放量拉升漲幅將近4%,我們說早盤放量大幅急拉上漲,如不能漲停,堅決賣出,因為後期只要縮量,股價一定下跌。這個股票早盤拉升後在高位大單賣出,主力在出貨,需立刻賣出,這個不是馬後炮,而是非常提前的預判。

對於短線主力,賺的是盤中振幅的錢,如果在上漲4%左右賣出,那麼向下空間一般也會有4%,完成當日鎖定振幅空間。當盤中出現放量大幅殺跌,在達到預判跌幅空間的時候第一次買入,在回落縮量的第二區域再次買入。

3、先震盪後上漲的分時線買入分析技術

如圖所示,基本是平開開盤,集合競價成交量溫和,基本上意味著該股上午風險不大,因為沒有大資金在集合競價時賣出。觀察區域內有一次放量下跌,跌幅很小,隨後拉起,上漲持續加量,股價運行在均線上方,表明該股強勢。拉起來以後橫盤縮量不破分時線,期間還有偶爾放量買盤,可以預判該股還有上行,可以在標示的最佳區域買進。

分時圖八種形態:

1、穿線做多:實時價格線上穿均價線

2、破線做空:實時價格線下破均價線

3、支撐做多:實時價格線在均價線附近上方多次受到支撐

4、壓力做空:實時價格線在均價線下方附近多次受到阻力

5、急速勾頭做空:實時價格線急速上漲但又快速勾頭下走

6、急速勾頭做多:實時價格線急速下跌但又快速勾頭上走

7、破位做空:實時價格線下破前期低點

8、破位做多:實時價格線上破前期高點

分時買賣注意事項:

1、不在分時走勢向下時選擇買入。

2、利用分時圖確定買入時機,一般情況下載上午開盤後半小時與下午收盤前的半小時選擇買入時機。

3、均價線突破昨日收盤價後股價回踩到均價線時,買入。

4、在分時圖上,股價向下時每一次股價反彈但未站穩均價線,都是一個賣出點。

5、當股價連續2個漲停後的三個漲停後,只要漲停板封不住,堅決賣出。


說到「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想必有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是什麼意思,所以今天就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左、右側交易」的運用!

1、在股價上漲時,以股價頂部為界,凡在「頂部」尚未形成的左側高拋,屬左側交易,而在「頂部」回落後的殺跌,屬右側交易;

2、在股價下跌時,以股價底部為界,凡在「底部」左側就低吸者,屬左側交易,而在見底回升後的追漲,屬右側交易;

3、有時同樣一個價位,卻有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之區別。

畫圖來描述,左側交易是個這個樣子:

左側交易:常見於機構。操盤手的交易方式;

特點:空間測算、資金分倉、節奏把握、關鍵點搶點等等;

難點:戰勝恐懼、精準的空間測算、市場節奏的精準把握和搶點的技能;

對散戶來講:看難實易。

而右側是這個樣子:

右側交易的致命傷:易懂易學但錯多對少;

1、在確認技術中,沒有考慮到人性的弱點;

2、散戶在接受的常規教育中,並沒有得到正真關於指標和形態的真假辨別學習,所以真假難辨。

兩種策略對比:

【利用MACD進行左、右側交易:】

1、 左側買入條件:最高MACD-當前MACD>5,即MACD紅柱「抽腳」;

2、 左側賣出條件:最低MACD-當前MACD>5,即MACD紅柱「縮頭」;

3、 右側買入條件:DIF-DEA>5,首個明顯綠柱;

4、 右側賣出條件:DIF–DEA<5,首個明顯綠柱。

【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的各自特點:】

右側交易 承擔不確定性風險較小,時間成本低、交易成本高;

左側交易 承擔不確定性風險較大,時間成本高、交易成本低;

右側交易,右進右出,殺跌追漲者,屬於趨勢交易;

左側交易,左進左出,逃頂抄底者,屬於主觀交易;

主題投資,右進左出,追漲逃頂者,適用短線博差;

價值投資,左進右出,抄底殺跌者,適用長線買賣。

【左、右側交易策略步驟:】

左側交易策略步驟

操作步驟:

通過基本面分析或者技術面分析選定買入與賣出的關鍵價位。

一旦股價達到買入或賣出的關鍵價位,就進行買賣操作。

因為這種交易策略的買賣點一般在階段性高點或階段性低點的左側,所以這種交易策略叫左側交易。該策略可用基本面分析提前布局,常用RSI、KDJ等震盪型指標、黃金分割比例趨勢線等技術手段進行輔助分析。

【例子】

操作如下:該股前期兩個低點連線形成趨勢線,當6月24日第三次接近該趨勢線時,可以預測該股在該趨勢線仍可以走穩,提前買入;買入後設定賣出點位,可將該股前期兩個高點連線連接成壓力線,當該股7月11日再次接近該壓力線時,可以預測該股在該位置附近將面臨壓力,提前賣出。

右側交易策略步驟

操作步驟:

通過技術面分析確定股票已經形成新的上升趨勢或調整趨勢。

一旦確立股票形成新的上升或調整趨勢,就進行買賣操作。

因為這種交易策略的買賣點一般在階段性高點或階段性低點的右側,所以這種交易策略叫右側交易策略。該策略常用均線、MACD等趨勢型指標以及技術形態進行輔助分析。

【例子】

操作如下:該股前期構成頭肩底,如果能有效突破頸線,則可認為形成上行趨勢。3月18日,該股突破頸線,可以認為上行趨勢確立,擇機買入;買入後,4月21日該股回抽,未跌破頸線,可以認為趨勢仍將延續,仍持股。該股此後沿趨勢上漲,7月22日跌破該趨勢線,擇機賣出。

注意事項

1、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區別。一般來說左側交易風險更大,更適合較激進、果決的投資者。右側交易更適合穩健的投資者。在中國,大多數投資者更喜歡右側交易策略。

2、左側交易策略與右側交易策略思路完全不同,分析股票方式也不同。在使用過程中,兩種操作策略、思路不要弄混,以免影響操作,造成損失。

3、無論採用哪種交易策略,在發現比較適合自己的特點之後,在使用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要嚴格遵守操作紀律與止盈止損紀律。


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止損是個天大的問題,因為股市處處有風險,我們可能時時犯錯誤,所以我們不得不拿起止損的武器。止損絕不單純是散戶和初級股民的問題,也是機構、大師和股神們的問題,無論是全球期貨市場上的風雲人物濱中泰男,還是國企背景的中航油老總陳久霖;無論是股票大作手李費佛,還是金融大鱷索羅斯,他們也常常面對止損問題,而一旦疏忽、僥倖、漠視止損,其下場同樣會遭受失敗,甚至是破產和自殺。

李費佛、陳久霖、濱中泰男就是栽在止損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善於止損的索羅斯又是另外一種風光,止損讓他一次次劫後餘生。會不會止損、重視不重視止損,是決定投資命運和最終結局的大事。

可以這樣說,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我覺得止損是股市第一重要的問題,它甚至比會買更重要,因為止損本質上是對股市的敬畏、對不確定性的承認、對市場的尊重。會不會買只是我們能賺多少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止損卻是我們能虧多少的全部因素,賺多少還取決於市場,虧多少幾乎全部取決於自己。

我認識一個高手,他的觀點是止損永遠正確,哪怕事後看是錯誤的。一開始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點極端,後來我慢慢悟道這個提法其實很深刻,是參透了股市玄機之後的肺腑之言,是大徹大悟後的覺悟之語。

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從靈魂深處接納止損,而不是口頭提提。只有接受止損永遠是正確的觀點,我們才能在止損問題上擺脫扭扭捏捏、瞻前顧後和猶豫不決,才能把僥倖、賭一把、再等等、期待奇蹟這些思想從潛意識深處趕盡殺絕,才能建立真正的止損思想。


具體到戰術上,建議如下止損:

一,虧損額度達到總資金的5%,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都無條件的止損;

二,行情不好,且走勢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三,走勢看不懂,且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四,買入股票後,沒有實現預期,逐步止損;

五,時間止損,買入後長時間沒有行情,逐步止損;

六,買股的理由不存在了、發生了變化、被澄清,逐步止損;

七,個股虧損額超過30%,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無條件的止損。

只要具備其中之一者就立即止損,止損是剛性的,到了止損位置就執行,不管它第二天會不會反彈,不管當時行情是否變暖,先把止損做了再說。至於止損錯了,股票又反彈了怎麼辦?再買上就是了。止損是一回事,再買入是另外一回事,它倆是兩個獨立的邏輯,是兩筆獨立的操作,它們不能互相抵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貫徹止損永遠正確的思想,把止損變成一種習慣。

短線不應該只是頻繁交易,而是通過發現股票類別、板塊、個股的短期異動,去選擇應介入或賣出的時機;中線實際上就是持股的時間,任何一支股票購入後,必須以中線的心態擁有它。在股市,「心急」絕對賺不到錢。持有一支股票必須在它啟動初期購入,而且,當價格密集盤整之後的突破,通常值得去冒險交易,隨後還必須能忍受它股價上竄下跳的折磨,等又發現短期內瘋狂上漲時,全部清倉,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在建倉時,能夠多用點時間一口一口吃進;出貨時,少賺一點主動賣出。

股市中成功的投資者,不僅會在適當的時機買進適合自己的股票;更重要的是在獲取了一定利潤的時候又能在適當的時候果斷賣出。而且獲利後從來不去無謂地再預測市場應該會怎麼走!而是耐心地等待下次股市所出現的大跌,然後再去尋找新的機會。寧可失去機會,不可失去資金,要懂得股市的賺錢機會是持有現金慢慢等待出來的。有時防守退出,是真正的進攻,而且在防守中可控制進攻的主力資金。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想充實知識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gh600519)每天圈子更新個股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Ejupm0BMH2_cNUgJX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