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被子懶得疊,反正晚上還得鋪被子為什麼還要疊被;
睡覺懶得脫衣服,反正起床還要穿,只想睡覺就這樣吧;
垃圾不扔,牙不刷,碗也懶得洗堆成山;
飯不好好吃,整天靠零食;
懶得拿傘,寧願淋著小雨;
衣服分開洗?笑話!洗就不錯了!外套襪子內衣統統扔洗衣機;
懶得出門,讓我永遠和床粘在一起吧;
剛收拾好準備去健身房,突然又懶得去了,然後癱回沙發
...........
懶到一定程度,生活不能自理到醫院檢查結果是懶癌。懶癌什麼鬼?懶得理它。回家繼續睡覺
你這麼懶,活該沒錢!
有的人賺錢靠努力,有的人喜歡錢靠做夢
有一段時間,我十分的懶。
早上不起床,躺在床上玩手機;學習不認真,癱在沙發上玩手機;晚上熬夜不睡,還是在玩手機。
有一天,我媽問我:「你說你想去旅行,怎麼還沒去呢?」
我玩著手機頭都不抬的說:「沒錢啊!」
我媽把我的手機拿了過去,說了一句讓我瞬間清醒的話:「你知道你為什麼沒錢麼?因為你懶啊!你這麼懶,活該你賺不到錢!」
每天都想著要暴富,卻只會轉錦鯉求好運;天天喊著要努力,卻只會說不去做。書買了不讀,課買了不學,技能帖轉了一大堆卻還是什麼都不會。
懶,拖延,卻還幻想不勞而獲,還有比這更傻的人生麼?
如果你想有錢,就得努力;如果你想很有錢,那就要加倍努力了!
以後的日子,不想談情說愛,只想暴富。
我們總是太容易放過自己。你捨不得讓自己多流點汗、多吃點苦、多受點累,可生活並不會放過如此貪圖安逸的你,它會不斷地給你壓力和重擔,你越想逃避,它就越不會手下留情。
認識一個寫作者,她是中文系畢業,有相當好的底子和功力。此前,她每周都會更新至少三篇原創文章,並且立意新穎,內容都較優質。可後來讀者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高,她卻漸漸地鬆懈了。文章從一周只更新一次,到每月只更新一次,再到好幾個月也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文章。
後來她輕描淡寫地告訴所有人,自己原本就不適合寫文章,然後選擇退出。當然這是個人的選擇,無關對錯,但我依舊為她感到惋惜:如果她能堅持寫下去,很大可能會大有前途。
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無法變得更好、更強、更優秀,並不在於自身的能力不足或外在的條件不夠,而是在該努力時總想著偷懶,在該堅持時總想著放棄,在最需要撐起時又總是打退堂鼓。
人生中,無論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做成什麼樣的事,幾乎沒有一樣是容易的。但只要你踏踏實實地去努力,總能為自己減少一些阻力和障礙。而越是浮躁,越是放縱自己,就會離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
你要逼自己優秀,因為只有變優秀了,所有的事才會跟著好起來,別整天奢望會遇到什麼對的人,因為就算遇見了也抓不住,你優秀了,自然會有對的人與你並肩,錯的人遲早遠離。不要放縱懶惰的自己,不要去找藉口,也不要去跟從別人,千萬不要因為自己還沒有認真的去努力一把就輕易繳械投降。
告別拖延
1、學會分解任務。
如果一整個任務的完成期限較長,難度較大,一定要將其分解,否則接下去就沒法玩兒了,分解任務有個好處,就是將階段性目標提取出來,當人獲得階段性成績時,就會產生一些成就感,刺激自己繼續幹下去。
2、衍生干不好的後果。
後果這件事,是客觀的,但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大腦對其進行適當加工。比如你干不好這件事的直接後果是會影響部門業績的,你可以將其在你大腦里加工成:影響部門業績就會受到部門領導批評,接著就被領導打下了壞的印象,下次升職加薪可能就沒我的份兒,長此以往我就會成為邊緣人,然後被裁員,我就會沒飯吃……
這麼一想,趕緊把事兒干好。
3、養成說斷就斷的習慣
當你的拖延症和懶癌已經有了一定級數的時候,任何叫你不要拖延的建議幾乎都是沒有用的,因此,養成說斷就斷的習慣非常重要。
這種習慣的養成在於平時的「得寸進尺」。明知道今天有一項重要任務要完成,共需4個小時,但讓一個拖延症晚期患者不刷朋友圈也是不太現實的,你需要給一個妥協——先留出半小時,把微信微博給我刷乾淨,別碰任務,就是刷。
什麼,半小時不夠?給你2小時,再不夠?3小時,就是別碰任務,只有一個要求,時間一到馬上放手機。
一開始,你可以儘量延長「懶惰」的時間,這都無礙,重要的是當習慣的養成後,你可以通過逐漸縮減,也就是「得寸進尺」來慢慢控制自己。
4、給自己階段性獎賞
訓練人的大腦跟訓練動物的大腦是沒多大區別的,都需要刺激。我們經常看到水族館裡面的海豚表演了一個轉圈,飼養員就會給個東西吃,鼓個掌,又給個東西吃。
人也是一樣,一份活要干一個月,看看都望而生畏,於是就拖拖拉拉。但是每幹完1/10就有糖吃,這樣你每次想吃糖的時候就會逼自己去干1/10,事情也就這麼干好了。
親愛的,你始終要相信,」越努力越幸運「!不要讓今天的懶,能為你明天的難
不要讓今天的懶,能為你明天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