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國經濟放緩,大量實體店倒閉,創業寒冬的狀況下,一些中小企業該如何走出困境,死裡逃生?
成功是一種磨難,許多中國企業家,可以經受任何災難困苦的煉獄,卻偏偏經受不住成功的磨難。
並非是「馬雲們」搞死了實體經濟
很多人把傳統實體經濟蕭條的原因歸於電商的發展壯大,搶占了一部分市場導致百貨行業冬季到來。電商們在自造的一節又一節里賺了個盆滿缽滿,而實體零售業卻經歷了一「劫」又一「劫」。
實際上,電商內部的惡性競爭告訴我們成功的永遠是少數。所以我們常常會常常聽到一句話:電商越來越不好做了。實體店有租金成本,網店也有流量成本,網店不斷增多導致競爭的白熱化,流量成本也水漲船高。
房價是重要的傷害輸出
導致實體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死保房地產的結果。中國不惜一切代價死保房地產,大量的資源向房地產傾斜,包括財政、貨幣等,導致實體經濟供血不足,很多中小企業隨時倒閉,當資源湧向房地產領域。
賺錢效應很快蔓延,炒房熱度高燒不退,辛辛苦苦做實業一輩子賺的錢都沒有炒房一年賺的多,這種信號一旦蔓延,一些從事製造業、服務業的企業家紛紛把錢轉移到了炒房炒地皮,浮躁和泡沫讓人放棄了在實體經濟領域的研究、創新。
實體經濟的出路在哪裡?
傳統實體店要順勢而為,迅速接入線下支付並布局線上,千萬要記得借勢,善於借勢用力,線上選購線下體驗是消費者的消費方向,而真正體驗的是線下傳統實體店面。傳統實體應該定位好自己的方向,有完整的服務體系,數據管理體系,精準的營銷對象,做好店鋪的合理營銷手段。如果只是僅僅靠單一的傳統營銷,乏味的模式,最終是要被人家幹掉。
這個時代幹掉你的不是電子商務,是趨勢。實體經濟的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
第一,網際網路工具。網際網路是一次基因再造,改造我們所有跟消費者的關係,改造我們的生產線,改造我們幾乎所有的能力。
第二,工匠精神。如果你只具有網際網路的能力,只用網際網路改造的企業的話,其實只是完成了改造的一段,對於製造業來講,製造一雙皮鞋,我為什麼穿這雙皮鞋?不是因為你營銷做的好。是因為我穿這雙皮鞋很舒服,德魯克講一句話,商業的本質是你做一雙皮鞋賣給那個消費者,這個消費者穿這個鞋子在腳上很舒服。
第三,我們要改變我們的創新能力,要積木式創新,我們要開放我們的創新平台,我們要成為全球產業變革中的一部分。
什麼叫新中國製造,中國製造,我們把它改變命運,我們還是要回到產業本身,還是製造。但無非是變成了一些新的因素。
給轉型企業的小小建議
1、分析當下自身的問題,長遠規劃、確定路線。
2、不盲目跟風,看清自己的需求。
3、以穩求生存,生存方能壯大。
4、有底線,留後路。(不玩價格戰,保價格保質量。)
實體店與電商競爭確實極不對稱,實體店面臨增值稅、營業稅等稅種,還有衛生、消防、工商等費用,最後還有逐年攀高的房租,這些支出可不是小數目,而電商恰恰可以規避掉。
也說是說,實體店將這些支出轉嫁給了消費者,而對於電商而方,恰恰相當於讓利給了消費者。於是,線上線下已然出現了兩種價格機制。
眾所周知,消費者是有選擇權,他們當然想規避被殺豬的可能。
流量是客流量的天敵。在實體店裡面講,一天客流量多少多少,那麼在網際網路里講的是流量多少多少,這裡我也不說實體店危機是什麼,也不講大家要不要關門之類,我只是說一個現象:大家必須要正確面對人類已經不能回到返祖這種現象裡面去了。
實體店鋪裡面必須把肉身帶到店鋪裡面去消費,這樣的店鋪是可以繼續做下去的。
比如說理髮、按摩、洗腳、看電影、吃飯等,這樣的店鋪都必須把自己的肉身帶上才能完成的消費,可以做一百年,一千年,因為,網際網路對這個方面是無可奈何的。
在未來,我們就是要避免這些現象發生。繼共享時代的延續後,全民定製時代或許已經默默地開始了。
全新星關係
娛樂明星為什麼能火?
在未來,粉絲經濟依然盛行,而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明星,每個人對於美都有追求,但總有一天,人們會明白,喜歡最初的自己就是對於自己最好的禮物。
明星也不再是高大上的,誰都可能和明星合作。同時,粉絲也決定了明星的存在時間。
正視自身缺陷
實體店的缺陷在現在依然存在,因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要正視自身的缺陷,及時改變自己的發展模式,從批量走進單個,這並不會減少行業所能帶來的利潤,相反的,他會增加利潤,使產業進入新一輪的發展方向。
未來,是消費者為主的世界,而每一個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在未來,跟著消費者走,美好的未來正要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