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寫作文?四個步驟幫助提高寫作能力

2019-06-28     浙江半間教室

很多孩子苦於怎麼寫作文,每每遇到作文或周記就開始犯愁,坐在桌前像擠牙膏似的。半天也擠不出一句話來,筆頭都咬破了都想不出。有的孩子會開始求助家長,讓家長念一句,他照著寫一句,才勉強寫完。

這樣的話,孩子把寫作文當成是一個任務,不去想怎麼把作文寫好,而是想怎麼快點應付完這個任務,長期下去,孩子對寫作文會越來越排斥,甚至對語文這門學科也產生厭噁心理。大家都知道語文素養對於一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興趣呢?

一、大量閱讀

想輸出首先要大量輸入,家長應鼓勵孩子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培養語感,在作品的選擇上,應多選擇母語為中文的作家的作品,因為如果原文是外語的話,翻譯過來的文字可能會略顯生硬,或是水土不服,不利於語感的培養。

另外還應該考慮你的孩子喜歡閱讀什麼類型的作品,如果孩子對歷史、哲學、科幻、地理感興趣,可以多給他選擇相應類型的書,不僅能提升語感,對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思維訓練方面也大有好處。

二、堅持寫作

想寫好作文,並不是光大量閱讀就行了,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進行寫作練習。家長可培養孩子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鼓勵孩子把一天中發生的日常,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剛開始可能覺得沒什麼可寫的,等時間長了,下筆會順暢很多。但家長切記不要把這當成一個 任務強迫孩子完成,而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讓孩子找到寫作的樂趣,嘗到寫作帶來的甜頭。

三、學會仿寫

孩子剛開始學習作文時,由於缺乏技巧,寫出來的文章容易有一些用詞不精準,銜接不流暢,敘事不生動的毛病。家長可以找一些名家名作讓孩子進行仿寫,先讓孩子將範文多讀幾遍,再憑記憶在白紙上複寫一遍,寫完後,讓孩子比較自己寫的和範文有哪些區別,這樣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問題在哪。

四、反覆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文學作品,大都是經過一遍遍的反覆修改,才呈現在我們面前。在修改這個環節上,家長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孩子,不要通篇還沒讀完就開始指手畫腳,說這句不行,那句不好,這樣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應該讓孩子自己思考,哪裡寫得不好,應該怎麼修改。

以上這幾點,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作文水平肯定會有所提升。關於寫作文,你還有什么小技巧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ta3zmwBJleJMoPMD0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