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期蝦蟹養殖需注意的關鍵點全在這裡

2019-07-25     肥水專家



溫季節,在蝦蟹養殖過程中會頻發病害,極易給養殖戶造成很大經濟損失。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高溫期間蝦蟹病害預防的三種關鍵方法。

河蟹-免疫力

提高河蟹免疫力,是從河蟹自身的機體出發,由內而外的抵抗病原的侵害,增強其抗病能力,達到減少病害發生的效果。

河蟹免疫力強則病害少,免疫力弱則病害多。

可以通過投喂優質餌料,保障河蟹充足的營養,促進免疫消化器官的健康發育,尤其是肝胰腺的健康發育。

在投料高峰期定期拌喂一些保肝護腸的藥物,降低河蟹肝胰腺負擔,提高免疫力,在病害高發期(7-8月份)拌喂氟苯尼考等抗菌藥物。

從充足的營養和肝胰腺健康的生長發育兩個方面,提高河蟹自身免疫力。

減少病原積累

水體中一直存在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隨著水溫的升高,餌料殘渣、糞便的大量積累。

給病原微生物提供繁殖需要的營養,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量生長,在水體中積累到一定的濃度,就會引起病害的爆發。

所以需要定期碘製劑等藥物,定期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降低其濃度,達到減少病害發生的效果,消毒改善水環境。

保持水質穩定


水質達標很重要,但水質穩定更重要。

蟹塘中水質不一定要調到最好,但一定要穩定,具有一定的緩衝能力,當外部環境變化時,水體也能保持相對穩定。

可以減少因水環境波動造成河蟹長期處於應激狀態,而消耗過多的能量。

若水質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水質指標稍微不達標時。

不一定要急著去調整、處理,可以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河蟹也會慢慢的適應,這樣更利於河蟹的生長。

定期使用底質改良劑,分解池底有機物,減少有害物質的積累。

5-7天為一個周期,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和乳酸桿菌這些微生物,去改善水質,保障水體的藻相和菌相的動態平衡。

保持水體的穩定性,減少河蟹的應激而導致免疫力下降。

對蝦-高峰期

高溫季節養殖南美白對蝦養殖要注意三方面事項

高溫季節是蝦長得最快的時候,但也是蝦最容易出問題的高峰期。根據本人一線服務的經驗,總結以下經驗,供參考、借鑑。

控料防底腐

高溫季節白天溶氧充足,蝦吃料一般都很快,所以很多養殖戶這是都會拚命加料。

然而晚上的藻類和微生物呼吸耗氧同樣嚴重,加上白天的殘餌、糞便在底部耗氧,底部很容易出問題。

另外,高溫導致水體溫度升高,溫度升高後自然會加快底部菌類代謝,底部腐敗也就相對加快,所以在晚上巡塘時經常看到蝦趴邊或在中上層游等這類情況。

防控:高溫季節投料應有所控制,不能沒有節制的喂料,這樣可減少底部的壓力;

同時晚上定期用改善底部增加底部溶氧藥物進行潑灑,養護水質,改善底部,防患於未然。

解除倒藻毒素

高溫季節白天溫度高、光線強,導致一部分藻類會死亡,我們常看到水色在一天之內會有不同的變化。

比如放苗20天左右時,因一段時間溫度很高,上午看水是綠色的,中午和下午時水就變成了紅色,而到傍晚水又恢復為綠色。

一開始很少會有人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幾天以後蝦就容易出問題,所以高溫季節要注意預防倒藻,及時解除倒藻後產生的藻毒素。

防控:定期換水減少有害物質的積累;定期用凈水解毒類藥物,用活性蒜寶、解毒護肝靈,解除倒藻產生的藻毒素對蝦產生影響。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水產養殖肥水,詳情點擊「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M7JLWwB8g2yegNDU3U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