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 73年後 再敘敦煌情

2019-08-03     閻彤視覺記錄

常沙娜說,敦煌給了我藝術上的第一口奶。少年時代在洞窟里的薰陶成為她日後藝術創作和設計源源不斷的靈感所

73年前,為了宣傳敦煌與籌措經費,《常書鴻父女書畫展》在蘭州舉辦,這場托生於敦煌元素的畫展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通過父女二人的筆觸,大漠深處的藝術寶庫變得近在咫尺。當時常沙娜年僅15歲。

73年後,常書鴻早已作古,但因為父女兩代人共同的敦煌情結,現今88歲的常沙娜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再辦《常書鴻父女書畫展》,不僅是緬懷和致敬,更是再次通過自己的作品將敦煌藝術介紹給世人。

和常老共事多年的清華美院年過九旬的朱迅先生也特地趕來觀展。

80多年前,正在法國留學的常書鴻在塞納河邊的一個舊書攤遇到了一本名為《敦煌圖錄》的舊書。因為這本書,常書鴻帶著常沙娜突然中斷留法生涯回國了。為了敦煌藝術,常書鴻在北平藝專從教,結合有限文獻,對敦煌藝術開始探索。直到1943年,常書鴻帶著常沙娜一行最終首次親眼見到莫高窟,並把家安在了這裡。

常沙娜,「敦煌守護神」常書鴻之女,這朵用一生心血澆灌敦煌藝術的「沙漠之花」,帶著她和父親畢生

上世紀40年代的敦煌慘不忍睹:洞窟里有生火做飯的,有來這裡拿膠布粘走珍貴壁畫的,還有偷塑像的……更讓常書鴻心疼的是,許多洞窟已坍塌,攀上上層洞窟的棧道也幾乎全部毀損。常書鴻帶著女兒與同伴一起清理積沙、修築防沙牆、種植防沙林,原本拿畫筆的手開始揮動鐵鍬。之後,常書鴻又著手繪製莫高窟全景地圖,調查制定洞窟內容表並臨摹洞內壁畫,為敦煌學研究積累最基礎的資料。這一待竟是五十年。

時隔73年,這對父女「敦煌守護使者」作品的再次重逢。

常書鴻的畢生心血打開了世人對敦煌藝術的崇敬,而他的女兒常沙娜受其耳聞目染,最終也把一生獻給了敦煌藝術的教育推廣。1951年,在協助父親常書鴻籌辦 「敦煌文物展覽」上,常沙娜與梁思成夫婦結緣,後破格成為清華大學營建系助教,並開啟了真正的工藝美術之路。

常老現在是兒孫繞膝,晚年幸福。

本次展覽展出了常書鴻父女二人的油畫、速寫、壁畫臨摹、花卉創作、裝飾圖案設計、服飾設計等200餘件作品,貫穿了兩代人在不同時期的藝術經歷,講述了他們共同致力於敦煌事業的熱情。

展廳的許願牆上,常沙娜寫下這樣的留言:「親愛的爸:我終生聽著您的教導要弘揚參透敦煌的文化藝術。今天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了『花開敦煌』父女作品展,我們又相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BWrY2wBUcHTFCnf2_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