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明晰 高效聯動 長治市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子

2020-01-07     山西政法

群眾的幸福感,來自於更加安全、公正、和諧的社會環境,為了這個目標,山西省長治市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主動扛起市域社會治理的主體責任,積極探索、先行先試,不斷優化完善組織、共治、德治和保障等四大體系建設,充分調動市域內各類社會治理資源,不斷完善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組織形式和制度保障,打造權責明晰、高效聯動的工作格局,探索出一條符合長治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子。

優化黨建引領催生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

發揮黨組織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統籌總攬全局、協調調度各方,長治市不斷推動市域社會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切實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成效。

長治市創新「黨建+社會治理」模式,出台《長治市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方案》和《長治市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兩年行動方案》等文件,在社區建黨委、居民小區建支部,建立黨員到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報到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基層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156個社區、600餘個小區、3813個綜治中心、12000餘個網格、1548個登記在冊的社會組織中,全部都有黨組織或黨的力量。

針對市域社會治理橫向力量不足的實際,長治市推進綜治中心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園區的「五進」建設,形成以市綜治中心為樞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網絡,成為各級各部門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的前沿陣地和實戰平台。長治高新區秉承「小社會、大治理」理念,高標準建成2100平方米的綜治中心,積極服務6000餘家入駐企業,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綜治中心3813個,其中部門類綜治中心110個。

組建「多方聯動」共治體系廣泛凝聚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秉承多元參與、開放共治的理念,長治市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資助+基地孵化+志願者服務」模式,重點對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社區黨員+社工+社區工作者」、專兼職調解員、網格信息員、志願者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進行定位賦能,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力量,推動協同共治。

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主導輻射作用,該市縣機關單位依託綜治中心實戰平台,結合工作職責,依法行政,優質服務,履行社會責任。長治市司法局建設便民服務大廳,義務為群眾提供免費法治宣傳、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非公經濟組織成立民營企業維權委員會和律師服務團,組織開展平安企業創建。

群團組織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在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工作中,工青婦組織主動作為,分別創建50個工人示範工作站、50個團員示範工作站和50個巾幗示範工作站,帶領和引領廣大職工、青少年和婦女同志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

各類社會組織廣泛開展心理服務、維護治安、化解矛盾等各類社會服務。廣場東社區推出「一米陽光」品牌,將各類服務「速遞」至群眾身邊。針對社區矯正對象、吸毒康復人員推出「陽光回歸計劃」,針對青少年推出「向上吧少年」勵志類專題輔導。和濟社區組建「退役軍人服務協會」,推出「老兵流動洗車」等多個就業、創業項目,為20餘名退伍軍人提供崗位。

同時,發揮「社區黨員+社工+社區工作者」的多方聯動作用。全市以10萬餘名在社區報到黨員、1200餘名專業社工、3萬餘名社區工作者為主體,以打造「紅色社區」為載體深化「三社聯動」。潞州區東街街道積極打造黨員「紅葉志願者聯盟」等特色服務品牌,教育和帶動居民「參與社區事、關心樓院事、管好自家事」,形成了「買菜敲敲門、遛彎看看燈、遇喜拱拱手、遇難幫幫忙」的良好風尚。

長治市還強化調解員隊伍建設和作用發揮,注重發揮基層「五老調解室」、個人品牌調解室及「和事佬」「夕陽紅」等社會調解力量的作用。2019年以來,全市各級調解員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642起。

該市還充分發揮全市46萬名志願者的優勢,積極開展「人人參與自願服務、個個爭當長治好人」活動,織就人民群眾組成的民力之網。廣場東社區各類志願者組建7個專業服務團隊,關注兒童安全、青少年成長等社會問題,先後開展各類專題輔導近30場,開展各類「防拐防騙」宣傳近20次。

完善制度化德治體系強力推進移風易俗創新社會治理

堅持把道德教化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的標本兼治之策,長治市以完善制度體系建設為著力點,不斷優化市域社會治理的德治體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彰顯時代精神的德治體系。

為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全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移風易俗工作中的戰鬥堡壘作用,督促各行政村對照移風易俗的要求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組織,特別是建立起隊伍穩定、章程完善的紅白理事會,積極開展婚喪服務,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渙發了鄉村文明新氣象。

堅持發揮典型的教育、激勵和引領作用,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零彩禮光榮戶」「低彩禮模範戶」等評選活動,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愛黨愛國星、勤勞致富星、誠實守信星、孝親敬老星等十星級文明戶創評,把移風易俗情況作為文明戶、文明村鎮評選的重要條件。深度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發揮鄉規民約的權威作用、生活禮俗的教育作用、家風家訓的影響作用。潞州區通過評選宣傳道德模範、長治好人、上黨公僕、最美家庭,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激發了社區(農村)治理新活力。

搭建支撐保障體系長效提升社會治理的整體效能

加強制度建設,合理界定政府、市場、社會的治理邊界,長治市積極探索完善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組織形式和制度保障,不斷提升綜治中心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的支撐保障功能,充分發揮其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的實戰作用。

不斷提升社會力量的規範治理能力,長治出台《加快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方案》《長治市社會力量教育培訓三年工作規劃》《關於加強社區社會組織孵化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指導意見》等,為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製度保障。黎城縣法院創新家事審判方式,設置家事審判法庭、心理疏導室和家事調解室,實現了撤調率上升、判決率下降、申請執行率下降的「一升雙降」。

為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的專業能力,長治還依託市綜治中心,成立社會力量培訓基地、社會組織孵化指導中心和「網格員之家」,對社會力量進行常態化培訓。全面推行「一社區一民警一輔警」工作機制,建立由派出所長、司法所長、綜治辦主任、社區長組成的「四長聯調」機制;全面構建以街道(鄉鎮)為組織主體,相關職能部門派駐基層站所、執法隊伍聯動勤務的「1+N」綜合執法格局;推廣普及潞州區東街街道推動聯警治安、聯企治城、聯社治區、聯醫治養、聯校治教「五聯五治」治理模式,著力打造街區社會治理共同體。

作者:山西省委政法委宣傳教育處 趙明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3A2gG8BMH2_cNUgJy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