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上的家》:女性生育後的三重困境,請別再給自己施壓了

2019-06-27     射手座惡魔

《坡道上的家》豆瓣評分9.1,被譽為是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最佳宣傳片。

沒有比這部日劇更能體現夫妻日常的瑣碎和可怕了。

簡值是一部婚後記錄片,每個已婚婦女都能在其中找到血淚的共鳴。

那些已經過去的痛苦,也許我們只是封存了,但並不代表會忘記。

看完後心情太過沉重,有些話不吐不快。

有些家庭真相,還有很多人不曾意識到,仍然在痛苦,卻不知道根源是什麼?整個東亞的家庭氛圍都是基本相似的,都很壓抑。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一直在提倡堅強、忍耐、無私、奉獻。

一、母親也是普通人,睡眠不足真的會讓人崩潰

第一次知道做了母親也會厭惡自己的孩子是在我20歲時,聽我一位好友說的。

她的姐姐溫柔美麗,卻因為月子裡,每夜寶寶都啼哭不止而性情大變,有一天晚上,寶寶半夜又開始哭鬧不止,她姐姐懷抱嬰兒怎麼也哄不好時,徹底崩潰了,一把拉開窗戶,要把寶寶放在窗台上。還好被她媽一把拉過來,搶回了孩子。



然後姐姐哭得直把頭往牆上撞........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我震驚之餘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我朋友說,孩子太鬧了,她姐是太累了,一天也睡不了幾個小時,她姐平時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那時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無法體驗到睡眠嚴重不足的那種痛苦。

後來當我有了孩子,每天人不人鬼不鬼抱著哄睡不成功的娃,每天三更半夜肩膀發酸,頭腦象塊木頭,抱著娃在房間裡不停的踱步,從歌謠到詩經,從流行歌曲到最後的輕聲哀求,累得想死的時候,我突然腦子裡閃現出了契科夫小說《渴睡》中的十三歲的小保姆,她白天沒有一分鐘是閒的,晚上還要搖娃娃,哄娃娃睡覺,可娃娃一直不停得哭,她整夜整夜都睡不了覺,她太想睡了,刷雨鞋的時候,想要自己變小,鑽里雨鞋裡睡一覺,削馬鈴薯的時候也幾乎睡著,只要空閒一秒鐘她都想睡,可是她總是沒有機會睡,兇狠的老闆娘一直不停的讓她做事情,突然有天半夜她意識到,讓她一直不能睡的原因是----這個不停哭鬧的娃娃,她木然的腦子裡奇怪自己怎麼現在才想到原因?然後就......掐死了娃娃,不到一分鐘,她就睡熟在地板上了。



一想到那個黑暗的結局,我心差點跳出來,我瞬間想到了20歲時朋友的姐姐,那個崩潰中要把小孩放到窗外的女子,那一夜,我抱緊孩子,提醒自己,不要瘋啊!你真崩潰的時候,連個拉你的人都沒有,孩子很快就會長大的。

第二次知道母親也會發瘋,會暴怒,會失態到崩潰是看鞏俐演的《漂亮媽媽》。她獨自撫養一個天生失聰的小孩,她用極大的耐心教孩子發音,吐字,說話,為了給孩子買一個新的助聽器,她下班之後騎著三輪車風雨無阻去送報紙。可是有一天,她衝著小孩大吼:你說我能去哪兒?我能去哪兒?我帶著你這樣的孩子我能去哪裡?!!小孩直接被嚇蒙了,嚇得都不敢哭。

當時的我還太小太無知,看到這裡我就關上了電視,我看不下去了。心想,怎麼可以沖小孩子發這麼大的火,小孩子天生失聰已經夠可憐了!

那時的我無知且雙標,以為母愛就是偉大的,神聖的,身為母親,面對孩子時,是不可以失態的。

可是真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才真正懂得了艱難,每個孩子在睡著的時候,都是最可愛的天使,可一旦醒來,有的時候真的是讓人抓狂到無語和崩潰。




二、女性陷入的誤區:社會過於強調母愛的偉大和無私,這給了女性極大的壓力。


女性在生育孩子人最容易陷入的第一個誤區:母愛是偉大的,神聖的,無所不能的。

所有的育兒書上幾乎都在說,如果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得不到無條件的母愛,他(她)們長大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輕則影響嬰兒身體發育,長大後可能會情感失調、命運多舛、嚴重的還有可能會是反社會人格,殺人犯,吸毒,成癮者,要是有女兒那就可更可怕了,如果母親沒有當好榜樣,夫妻關係不和,女兒長大後可能也會同樣婚姻不幸福,遭遇家庭暴力或者冷暴力。

一個人生活中的所有毛病都和他的母親有關。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深信不疑。周圍的媽媽們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懈怠,生怕自己成為不了一個好媽媽,即使再苦再累,只要是對孩子好,再辛苦也值得,不會就去學,去看書,去查資料,去學著做一個合格的媽媽。

直到很久以後,我徹底從陰影之地走出來後,回想起那些日子,真的很想笑,為什麼我們在當媽前的二三十年里,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我們還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好象我們只是生了一個孩子,就成為了一個新的「惡魔」,我們是孩子們未來一切不幸的根源,我們是孩子未來潛在的「扼殺者」和「閹割者」!老天!我們真的有這麼能耐???




只過於強調母愛的無私和重要,那麼受人尊敬的父親們呢?

有孩子前三年中,夫妻關係是最緊張的。

孩子剛出生的一個月里,我家隊友興沖沖的洗了一周尿布,半夜起來沖了幾回奶粉,從此之後每次聚會都會用心講述他作為一個慈愛滿滿的父親形象,是如何為孩子把屎把尿喂奶的,引是周圍女同事一片讚嘆,紛紛誇讚,同時吐槽一下好老公都是別人家的。

這個時候我總是很尷尬,你戳破他吧,人家畢竟確實幹過,雖然次數屈指可數,可也不能不給人家表現的機會。你由著他吧,真的是一口氣堵在心裡,敢情那動不動就說「快把孩子抱走,別煩著我」的那個人,這會兒在這裡大放厥詞,真的很氣。



沒多久之後,可能是在聚會上意識到他太過於優秀,而別家丈夫都不管孩子,他嚴重被我洗腦了,吃虧了,所以之後加班格外多,究竟是真加班,還是借加班之名打遊戲,躲清閒這是個未解之迷,我也懶得追究了。

這個時候,基本就是喪偶式育兒最嚴重的階段,而這個時候,女性會很容易陷入另一個誤區:

三、想盡全力保持外貌,拚命學習夫妻溝通技巧,拚命維護家庭關係。


基本這個時期是各類情感博主大放異彩的時刻,諸如:如何提高外表的吸引力,如何讓自己保持魅力?夫妻關係是需要經營的,聰明女人必須知道的五件事,這樣和老公溝通,一定你要什麼,他都答應!你們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

書、課程、情感群,一個都不能少,看著群內學員們紛紛表示,自從學了某某老師的溝通技巧,現在和老公關係如同蜜裡調油,諸如此類。



女性在繼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個好母親後,又重新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妻子?

有沒有因為照顧寶貝,而忽視了丈夫的需求,讓他在這個家找不到存在感?有沒有過於強勢,沒有維護丈夫的自尊心,有沒有疏於自己的外表,看起來邋裡邋遢,而不再是那個精緻迷人的妻子?

這些曾經讓我也迷惑過。因為我深信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非常重要,我想要給孩子一個健康、和睦的家庭。幾乎所有的女性為了孩子,為了改善夫妻關係,都願意主動去參與學習和改變。

然而,這些是事實的真相嗎?

很長時間內,我都想不明白,怎麼能做到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

這些情感博主的話,看上去都沒毛病,可怎麼總是覺得有哪裡不對?

當我對著鏡子練習了半個小時之後,這特麼簡值是不讓人好好說話啊。

每說一句話,都要照顧到男人的驕傲和自尊,要不帶情緒,也不能音量過大,還要委婉的提出不同意見,這樣的結果就是說話七拐八繞,原來我除了要當奶娃的老母親,幹家務的保姆 ,逛菜市場的大媽,還要瞬間精分成語氣嬌滴滴的女秘書。

但在當時,在那種評價體系下,在那種語境之下,我真的以為是我的錯,是我做的不夠好,是我確實沒有打理好家務,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身材,沒有成為一個賢淑的妻子。

是我沒能擁有經營婚姻的能力。

比這更痛苦的是,誰都可以來評價我,我找不到一丁點兒自己存在的價值感。




每次回雙方老人家,我都很糾結,我自認為不是那種小心眼的女生,可是每次回去,總感覺像是一場對我前段時間育兒成果的評判大會。

那幾年,是我衰老最快的階段 ,又疲憊又憔悴。

一直到那個春節,我一個人忙前忙後的準備孩子出生後的第一次旅行,因為孩子只有一歲多, 所以需要準備很多東西。

記得很清楚,大年三十下午四點,安頓好孩子,隊友在家看著孩子,我一個人出來去超市,街上沒什麼人,霧霾很嚴重,天空也很灰暗,遠遠的看見一輛大貨車開過來。

在離貨車越來越近時,我突然有個念頭,衝過去,衝過去,身體會被甩出很遠,但是落下去的時候就結束了,結束了,就不用這麼累了.......

當我意識到這是個自殺的想法時,我正站在橫穿馬路,貨車剛剛從我身邊不遠處開過。

這仿佛是道閘口開了一條縫,此後洪水噴涌而下。那天我在馬路邊哭成了個傻子。

我才意識到,原來我有太多的情緒被壓抑住了。




原來我也曾想過自殺,想過離家出走,甚至一度不敢去陽台,怕自己忍不住會跳下去。



我太在意外界對我看法和評價了,我太執著於要去做一個好妻子和好媽媽的人設了。

而忘記了自己,我的快樂要是我自己選擇的,而不是別人給予的。我的快樂不取決於任何人,只取決於我自己。

婚姻需要經營嗎?我現在的看法是,不需要。

如果是好的親密關係,兩個人都是成熟的個體,當然是允許別人做真實的自己。

如果不充許別人做自己,那麼只是互相折磨,再去苦心經營也無用。

婚姻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夫妻之間互相進行權力爭奪的戰爭。

了解了這一點,就會對那些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指責和評判瞭然了,其實那只是一種想用來控制對方的手段,想要表達的是誰是老大。

這不過是在現代婚姻中,夫妻之間對於慾望和家庭內部權力之爭中不斷來回角力,爭奪的樣子。

我至今還活蹦亂跳的活著,感謝我的敏感救了我。

也得益於我終於意識到,任何時侯都不可以壓抑自己的情緒,照顧好自己,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就算掌握再高明的溝通技巧,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壓抑自身的需求為前提,那麼抑鬱是遲早的事。

但在長達幾年的這段經歷中,有一部分的我碎掉了,然後內心有些新的東西被重建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uCeAWwBmyVoG_1Zg0q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