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2》雖然沒有第一部那麼出色,但仍有幾個打動我的瞬間。
因為沒有大反派的出現,所以很多人說《冰雪奇緣2》的故事結構有硬傷,我倒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一部其實迪士尼是想講一個更加暗黑的故事,但主要受眾是兒童,因此沒有更深入下去。
它其實是想講,該如何看待歷史?我們從小所接受的那些歷史教育,都是真的嗎?是否經過了粉飾和美化?
比如艾莎和安娜,甚至包括他們父親小的時候,接受的信息都是那座大壩是安娜祖父的功勞,是為了幫助北地人而建的偉大工程,是兩個部落之間的友好結盟的象徵。
但事實的真相卻是,安娜和艾莎的祖父忌憚魔法的力量,那座大壩是為了壓制北地人的水源,降低他們土地的肥力而建。甚至在大壩建成那天,她們的祖父甚至有著暗殺的計劃,所以才導致了建成儀式的當天,阿倫黛爾和北地人的戰鬥。
而在這場戰鬥中,祖父死了,北地人首領也死了,艾莎她們的父親被北地古老貴族,會魔法的少女救下了。
這位會魔法的少女後來成為了阿倫戴爾的王后,生下了擁有魔法力量的艾莎和沒有魔法的安娜。
所以艾莎的魔法力量源自於母親---古老的北地貴族。
在姐妹倆出發前往北地尋求歷史真相的同時,也是一場艾莎的自我探尋之旅。
在這條路上,艾莎要解決心裡一直存在的那個疑問,為什麼只有我出生即帶有這種魔法力量?這種力量從哪裡來?既然我擁有如此強大的魔法力量,可它好象在阿倫黛爾並沒有多大用處?那我的未來會在哪裡?
無論當下如何幸福和安穩 ,都抵不過尋求真我的渴望
上一部是艾莎對於自我的探尋和接納。從幼年時發現自己的魔法力量,從開始的控制、逃避、恐懼,一再的壓抑自己,將自己隔離於正常的生活之外;到釋放、接納自己的力量,唯有接納自我之後,自然而然的也學會了收放自如的控制力。
在加冕儀式上,那一場把夏天變成冬天的魔法力量,多像是小孩恐懼和憤怒的爆發。
Go away,Anna. Ok,bye.
如果親手養育過小孩就會知道,在孩子兩三歲面對危險和恐懼時,那股害怕和憤怒,發泄和破壞的力量會有多麼強大。
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個逐漸學會情緒管理和接納自我的過程。
孩子小的時候會任意的哭鬧,甚至在惡魔期的寶寶會足以令媽媽們崩潰無數次。
也只有在愛的引導和接納之下,孩子才學會了接受、消化自己的情緒,懂得了難過、傷心、憤怒都分別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應該去找誰,該做哪些事兒才會讓自己感到好受一些。
孩子們就是這樣一步步的成長為獨立的人,這就是成長的變化。
當克制的人經歷失控,當戀愛的人經歷欺騙,當天真的人經歷煩惱,當愛笑的人經歷眼淚,這才是成長,這才是人生。
愛莎從難以控制魔法,甚至讓魔法控制自己,到成為自己的主宰,隨心所欲的控制自己的力量,這是成長。
如果說第一部的主題是成長,那麼第二部,艾莎和安娜都成年了,她們所面對的主題是成熟。
在阿倫黛爾,艾莎這個女王當得很稱職,但她的魔法力量也僅限於在夏天的時候,變出一小片冰天雪地,供市民消暑、玩樂。
而在這幾年的時間裡,艾莎的魔法力量其實增強很多。從哪兒能體現呢?從雪寶身上。
第一部的結尾,雪寶在夏天快要溶化了,艾莎在雪寶頭上變出一朵雪雲,雪寶走到哪裡,雪雲會一直跟著它,都會一直下雪,這樣的雪寶可以開心的享受夏天了。
可是在第二部里,雪寶頭上的雪雲不見了,它和安娜躲在草地上野餐,曬太陽的時候,仍然不會融化。
孩子問我:雪寶頭上的雲去了哪裡?它為什麼不怕太陽了?
電影里並沒有答案,但我在網易雲音樂上聽到一首雪寶的獨唱,揭開了這個謎底。這首歌因為沒有被收錄到電影中,但卻收錄在《冰雪奇緣2》的專輯裡。這首歌里雪寶輕快的唱著:為什麼我頭頂沒有那朵雲了,因為艾莎的魔力增加了,我不需要雲,也可以到處玩耍。
也就是說這三年中,艾莎的魔法力量在不斷的增強,但她個人力量的增強,卻在阿倫黛爾沒有用武之地。一個人擁有特殊的才能,或者力量,但卻只能用做玩耍的小技,卻不知這力量能正確的用在何方。
這是一種浪費,甚至也是一種虛度。
所以,在聽到那個空靈女聲的呼喚時,艾莎先是拒絕、否定,然後是猶疑,動搖、中間的渴望和呼喚,再到後來堅定的吶喊,成長過程中,當下的安穩始終抵不過尋求真我的渴望。
我是誰?我要成為誰?我要去何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但有人過早的熄滅了。
原來艾莎的使命在北地。
當初身為北地貴族的媽媽救了阿倫黛爾王族的爸爸。
所以艾莎從母親那裡繼承了魔法力量。
雪寶說,水是有記憶的。
艾莎進入森林後看到第一個關於過去,關於真相的雕像是少女時期的媽媽救了爸爸。
在沉沒的船上看到的雕像是沉船前的爸爸抱著媽媽。
越來越觸及真相的艾莎,才明白,只有在這裡,她才能最大限度的去施展她的力量,並通過她的力量馴服了自然之靈,尋找到了真相,並且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阿倫黛爾。
也只有在北地,她的心是自由的。
她屬於這裡,在這裡她的魔力和北地的環境完全融合在一起。在這裡,她的力量得以完美發揮,不僅不會給人帶來傷害,並且還可以保護她的國家。
這才是屬於她的位置。
當艾莎騎著白馬,一襲輕紗,在平靜遼闊的海面上馳騁的時候,是夢幻般的美,也是每一個有夢想的女生所嚮往的自由。
這一次難得的,迪士尼沒有刻意做出大團圓的結局。
艾莎留在了北地,而安娜做了阿倫戴爾的女王。
兩姐妹各得其所,各自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事,這比大團圓要幸福得多。
如果對於艾莎來說,成熟是順應自己的內心,找到和自己能力最為匹配的生活。
而成熟對於沒有魔法的安娜來說,則是她當機立斷的果敢,明辯事非的三觀,和不再懼怕孤獨的勇氣。
安娜是最怕孤獨的,所以她會唱著什麼都不會變化,因為有愛的人在身邊。
她不想失去艾莎,她想和家人在一起,她想熱熱鬧鬧的,生怕又再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這樣的安娜,在艾莎被冰凍住後,雪寶也跟著漸漸融化和消失,只剩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她以為艾莎已經死了,在死前將真相通過雪的雕像傳送給了她。
她在黑暗中獨自唱著歌,從黑暗中的傷心、無助甚至是絕望,到回憶、不再彷徨,開始自我激勵,走一步,是一步,最終走出了黑暗,《The Next Right Thing》這首歌是毫無魔法力量的安娜的覺醒之歌。帶著哭腔的歌聲太有代入感和震撼力了。
她能隻身激怒大地巨人,摧毀大壩,她也能和離開家三十多年的軍官關切的聊天,關心他的過去和家人。
她是那麼不捨得姐姐,但卻仍然同意了讓姐姐留在北地,因為那樣的艾莎看上去更加的快樂。
她轉身回到阿倫黛爾,她成年了,她可以擔負起阿倫黛爾的責任了。
她從對姐姐的依戀、信任,到成全、放手,並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大家有多喜歡艾莎,就會更喜歡安娜。
姐姐保護所有人,而她來保護姐姐。
有魔法力量的艾莎,最終卻需要不會魔法的安娜來鼓勵、信任和拯救。
她們是家人,親情血緣永遠都在。
這就是迪士尼,無論成人世界有多殘酷,愛、成長、勇氣永遠是生命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