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茶的種類,那可謂是多如滿天繁星,不可細數。而為了將這些璀璨繁星分類也是一種頭疼的事。為此從古至今,按工藝、地區、季節等劃分都不盡如人意。現今最令人信服的便是將茶分為六大類。
綠茶
歷史上最早的茶類,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的茶樹新梢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等一系列工藝製成的茶葉。比較有名的:「綠茶皇后」之稱的西湖龍井,「茶中仙子」洞庭碧螺春。
紅茶
紅茶以適宜的茶樹新芽為原料,在綠茶的基礎上,經過一系列工藝之稱的全發酵茶。中國紅茶發源地就在今天我過福建省武夷山區,由明朝武夷山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傳說明朝時期,武夷山區來了一支隊伍,晚上就睡在採摘好的茶袋上,幾天後茶場主人發現綠茶全部發酵了,但捨不得丟棄就講這些茶烘製成品,一泡之下,茶湯紅色,香味宜人,但覺得茶質不好,就往遠方賣去。儘管世界上紅茶種類眾多,但很多紅茶品種都是由中國紅茶發展而來的。
白茶
白茶是輕度發酵茶,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以萎凋、烘焙(或陰乾)、撿剔、復火等工藝製成。白茶有「一年茶,三年寶,七年藥」之稱。比較有名的如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
黃茶
黃茶的製法與綠茶相近,關鍵在於悶黃的工序,是人們在綠茶製作過程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者不及時,葉色會發生變黃的現象,黃茶製作由此而來。其屬於微發酵茶。黃湯黃葉是其特點,名茶有君山銀針和蒙頂黃芽等。其中君山銀針相傳是慈禧太后最愛喝的茶。
青茶
青茶又稱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以曬青、晾青、搖青、殺青、揉捻、乾燥等工藝,以其創始人蘇龍(綽號烏龍)而命名。其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而中間為綠色,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葉,所以又有一種雅稱「綠葉紅鑲邊」,其不僅有綠茶的鮮香,又有紅茶的甜醇。比較有名的有鐵觀音、大紅袍、凍頂烏龍等。
大紅袍
鐵觀音
黑茶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利用菌發酵方式,經過殺青、揉捻、渥堆乾燥等工序製成的。代表茶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雲南普洱,陝西茯茶等。其中以雲南普洱茶最為著名。
其中涉及到的殺青,揉捻,乾燥等工藝下次會詳盡敘述。大體分類為這六大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適應時代變化,又出現了花茶與水果茶等新創茶類。茶的分類簡單敘述,不足之處望海涵!
這麼多茶類,你喜歡哪種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