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布
都說廣東人比較會吃,什麼都敢吃,比如這位馬上要吐槽,來自深圳的理工男X先生。去年去日本,他就特別想嘗嘗鯨魚肉。
但這對X先生並不算什麼,要知道,他可是一個為了吃,可以全世界奔波忙碌的人,甚至小野二郎大徒弟在倫敦開的店也沒放過,當然,作為廣東吃貨,他對這家店的評價還是有點清奇。
記得那時候,我們推了一篇文章,是談反對日本獵殺鯨魚的,大清早X先生就從一個廣東吃貨的角度,表示了抗議。不得不說,在吃的這件事情上,很多老廣的確有吃遍世界的追求。
當然,我們沒給他安排鯨魚料理,而是找了四家米其林級別的餐廳,分別是ラ・ロシェル 南青山 (La Rochelle)、 第三春美鮨 銀座、てんぷら 深町 (ふかまち)和今半 別館,下來就來聽聽這個老廣的吐槽。
不得不說,廣東人對吃的吐槽,總是有讓人有意想不到的答案。
ラ・ロシェル 南青山 (La Rochelle)
不會再去第二次
地址:〒107-0062 東京都港區南青山3-14-23
米其林星級:熱門
特色:法餐
品嘗時間:2018年5月
吐槽:這個飯館的位置,在東京表參道附近,交通很方便,下了車去餐館步行道路左邊有精緻的教堂、道路兩邊風景很好看,但進店之後的用餐環境就很一般,甚至不如國內一些餐館。
這家店的特色是法餐,服務員是日本人,我們又是外國人,日語不好,只能用英文溝通,對方英文又很有限,雖然很努力地去介紹菜品,但交流起來仍然很尷尬,能獲取的菜品信息也非常有限。
同時,我們看服務員和周圍的日本食客交流,倒是蠻親切的,畢竟他們用的都是日語。所以服務上,中國人去這裡吃,不要期待有太多的溝通。
至於那天具體點了什麼,口味怎麼樣,由於吃的時候沒太多記憶,現在更是記不起來了。
我唯一記得的是,這家店上來的每一道菜,都會配一種酒。
雖然我不熟悉日本酒店體系,但這種配酒的方式,我還是很喜歡。這個並不是說酒多好,而是通過配不同產地的日本酒,來體會更多日本酒的特色。
當然,這家店的這種配酒,也有點問題,即並不是每道菜所配的酒,都非常搭調,可以碾壓客人的味覺,而是僅僅有那麼一兩道菜搭配還可以,這樣的話,這種配酒就更像是一種獵奇,花樣雖多卻體現不出來真正的配酒水平。
如果你問我以後是否還會去,就性價比來說,我給它打0.8,也就是說,反正我是不會再去第二次了。
第三春美鮨 銀座
適合外國人去品嘗
地址:東京都東京都港區新橋1-17-7
米其林星級:熱門
特色:壽司
品嘗時間:2018年5月
吐槽:這家店的老闆,和多數日本人內斂而沉默的性格不同,人比較外向,喜歡和遊客交流,是個有趣且自戀的人。
老闆除了和我們主動交流、介紹他的壽司風格和特色,他也會介紹自己寫的書,手寫的菜單,得了什麼獎等等。
這不僅對於日本人來說難得,對於一個日本壽司師傅更難得,因為多數日本壽司師傅,通常就是板著個臉,總給人一種好像你欠他什麼的印象,結果也導致用餐氣氛有些緊張。
大家都知道小野二郎,很多人也看過小野二郎的紀錄片,紀錄片裡面那個小野二郎的大徒弟,現在在倫敦開了一家壽司店,吃一頓至少3000元人民幣。我去吃過一次,那個大徒弟,那種捏壽司時的表情,甚至嚴肅到你都覺得無法理解。
像小野二郎大徒弟這種情況,在第三春美脂你是遇不到的。
不僅是老闆健談,他的副手也很樂意和你溝通,英文也不錯,告訴你吃的是什麼魚、怎麼吃等等,溝通比較主動。
換言之,去那裡吃壽司你不會有任何壓力,老闆不會很嚴肅,或者嫌棄你不懂什麼,而是很開心地和你聊。店內的用餐氛圍,別看是開在銀座,但內部沒太濃厚的商業氣息,而是傳統吧檯那種,更像是個家庭壽司店。
老闆的手很大,捏出來的壽司,塊頭也相對更大,對一些大胃王來說,在這裡吃分量是比較足的,對一般人來說,分量略大一點點。
而在你吃壽司的時候,他們還會給你配一個有點像兒童讀物的卡片,上面印著不同的魚,以及中、英、日三種文字解釋,並且按照順序給你,你吃什麼壽司,看卡片就知道吃的是什麼。
那天在這家店吃的菜品里,讓我最有印象的是磯煮鮑魚,它有點像壽司燒,比較本地的菜式。
我自己是海邊人,對海鮮的口味還算了解,但包括那道磯煮鮑魚,以及一些小菜的醬料,仍給人一種被擊倒,被衝擊到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還有這家店用的盤子,是老闆自己捏制而成的。
這個盤子不得了,如果肯賣,我覺得兩三千元人民幣都值得買,因為不僅是食器,也已經達到「偽藝術品」的水平了。
總體而言,這家以「江戶前料理」為特色的的日本傳統壽司店,性價比上,我可以給到1。,它蠻適合外國人去品嘗,因為交流輕鬆,沒有壓力。
てんぷら 深町 (ふかまち)
日本行程中最大的驚喜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京橋2-5-2 A・M京橋ビル 1F
米其林星級:一星
特色:天婦羅
品嘗時間:2018年5月
吐槽:這是一家不得了的天婦羅店,也是那次我去日本整個行程里最大的驚喜,而以後如果再有時間去日本,我肯定還是要去這家店再吃的。
這家店環境不錯。它的內部裝飾色是淺色,我是中午去吃的,感覺和那天的光線很搭調,而店內空間大小也剛剛好,不會覺得侷促,也不會覺得過於空曠。服務的尺度也控制得剛剛好,不會對客人太熱切,也不至於太冷漠。
這家店的價格不貴,基礎的天婦羅套餐,8000日元就足夠,我點的是13000日元的,摺合人民幣不到1000元。
但那天實在沒想到,這種價位,卻能吃到如此讓人印象深刻的天婦羅。
我排第一的這家店的亮點,是最後上的茶。
我本身就屬於茶族,並且座擁且會合法繼承年產3000斤的潮汕茶園,算是見得過一些好茶的,但這裡最後上的茶,無論前、中、後調的風味變換,或者水溫的控制,仍碾壓了我的過去。
我甚至會猜想,它這裡的茶,可能不是原茶,而是混合制茶。
第二個亮點則是前菜。花椒粒炸小魚乾。
作為一個與辣椒絕緣的廣東人,我第一次覺得,這個小菜不放花椒會失色75%,最後的微麻。作為整個味覺後調,和中前調的鮮咸很配,而且我是吃下去,感受到回味,才意識到是有花椒的。
第三個亮點,則是它的海膽天婦羅,讓我感受大了人類烹飪技藝的無窮。
一般來說,像海膽這種食材,是走刺身王道的,以前我的飲食觀認為,這種海產,無論怎麼做,都是為了掩蓋不新鮮程度,以及品種上的劣勢。但吃了這家店的海膽天婦羅,讓我竟有了坐井觀天的感覺。
也是因為上面這些感觸,性價比上,我給它的分數,是到1.5都不過分。
今半 別館(淺草)
能吃出特權感的和牛店
地址:東京都 東京市 台東區 淺草2-2-5
米其林星級:熱門
特色:壽喜燒
品嘗時間:2018年5月
吐槽:淺草這家店,我是非常推薦中國遊客去吃的,因為它能夠滿足你特權階層的慾望。
大家都知道,淺草寺是一個著名的大景點,但這家店就在淺草寺門口,店內四周是包廂,中心位置還有一個很精緻的庭院。
熙熙攘攘的地方,忽然有一個可以讓你從容落座、美食之餘且有庭院欣賞的料理店,這個非常符合一些國人吃飯上,花大錢尋找特權的那種感覺。
上面那個天婦羅是很好吃,但論及吃飯的特權感,你未必能感受到。但你到淺草這家,特權感受方面的逼格,立即就高到不行。
所以,它是非常適合待客,或者帶著父母和家人,一起去感受下的地方,坐在包廂里,邊吃邊欣賞庭院,想想外面那麼多汗流浹背的遊客,優越感頓時油然而生。
而在裡面吃的是和牛壽喜燒,這個東西你得自己煮,又因為是包廂,也相當於有一個獨立的自己操作、吃飯的空間。牛肉煮嫩一點還是老一點,你自己隨意,吃飯環境也相對自在。
至於食材和味道。我只能說,牛肉的分量和新鮮度什麼的,不會坑你,但和牛吃多了也就那樣的味道,也沒太多好夸的。它最大的優勢,是所在的地段和環境,人生需要一些逼格,它就是提升吃飯逼格的地方。
這也好比你在北京天安門門口、或者中南海里吃了一頓飯,你覺得你的逼格高不高呢?
也是因此,它的性價比也就是0.7,但考慮到環境因素,我覺得還是蠻值得國內遊客去體驗一次的。
另外的補充
醬汁、醬汁!
我這個人特別喜歡吃,並且趁著出差的機會,全世界吃,花錢不計其數。
在日本所吃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有一個燒烤。
倒不是說這家燒烤怎麼好吃,而是這個燒烤的配菜,上來初一看,就是一盤包菜,那種菜我看了就不怎麼想吃,但一吃,卻發現口感和味道好到不行,結果,我吃了兩盤包菜。
後來我就想,這個包菜,可能是用了什麼特別的泡製方法,才得以讓它有不俗的味道。
不得不說,我們國內的菜系,在主菜上花費的功夫並不比日本差,但在配菜和前菜上,就沒日本人認真了。
再一個就是醬汁。在日本吃飯,我發現每家館子的醬汁,口味是不一樣的。而如果你想感受到醬汁的力量,那你一定要多吃日本館子裡的小菜,很多時候,小菜加上店裡的醬汁,會讓你對醬汁有更強烈的體會。
這點上,我們國內也是有些欠缺的,即基本採用的是商品化醬汁,店鋪不一樣,醬汁味道卻很少能遇到不同的,其實這會讓人少很多美食樂趣的。
*特別說明:部分店鋪已不在2019年的米其林榜單,部分是當地公認的米其林水準,即以「熱門」來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