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是在鍛鍊自己的獨立性,家長要了解

2019-09-05     嗯哼媽媽

文|嗯哼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新手媽媽娜娜的兒子兩歲了,最近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自己的小兒子總是喜歡重複地做同一件事情——玩玩具的時候,喜歡拿起再放下,扔遠再撿回;

搭積木的時候,喜歡搭好又推倒,再重新搭建;平時也總是反覆哼著同一首兒歌,來回觀看動畫片的同一段情節,問父母一些同樣的問題……

娜娜對兒子的這種重複性愛好表示十分困惑,時常問他:

「寶貝,你為什麼要一直看這一段呢?」,「你幹嘛要來回折騰自己啊?」,孩子說也說不出,卻還是一直在翻來覆去,樂此不疲地做著。

讓娜娜真的百思不得其解,陷入了困境。

父母的無所不能,讓孩子「倍感壓力」

「媽媽,能幫我念這本故事嗎?我想聽!」
「寶寶,這本故事咱們讀過很多遍了,換一本不好嗎?」
「爸爸,我們一起拼拼圖好嗎?我不會。」
「孩子,不是已經帶你拼過很多次了嗎,怎麼還記不住?」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相信很多父母們都曾對自家寶貝的這種「執念」抓狂不已,甚至覺得十分煩躁。

大人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孩子願意一首兒歌反覆聽、一部動畫來回看、一個遊戲玩千百遍卻不嫌煩?尤其是那麼簡單又枯燥的遊戲,他們為什麼會一直保持好奇心和新鮮感?

  • 首先眾所周知,由於兒童的認識力、想像力和記憶力發展還很不完善,相比於成年人,他們是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新鮮事物的。

所以,他們只有靠重複行為來對這個未知的世界進行探索發現。

  • 其次,兒童的這種重複行為與大腦皮層的發育有關。我們的大腦皮層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褶皺,叫做腦溝回,腦溝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礎。
據科學研究表明:3-6歲是大腦溝回形狀和深度進一步拓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小朋友們必須不斷通過自身的重複性訓練,來提高大腦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成年人都要通過重複做一件事來更清楚地記住更多細節,積累更多經驗,兒童當然也不例外。這是人類學習新知識的必經之路。

更何況兒童的天性使然,他們都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充滿想像力,迫不及待地渴望探索一切。所以他們喜歡重複地作一件事情來學習和理解事物,也就不足為怪了。

壓力形成動力,動力決定行動,行動培養獨立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重複的行為很幼稚,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有什麼心理疾病。其實不然。重複行為是孩子獨立性的體現。

能重複著做同一件事的孩子,說明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把思維專注在他熱愛的方面。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其實是比較困難的。

獨立性對於孩子的成長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或上學的年齡,還是十分依賴家長。離開家長就大哭大鬧,不會自己做事,這對孩子也是一種不好的發展。

所以孩子在幼兒時期的重複性行為,本質上是孩子在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好習慣。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的重複性為,鼓勵孩子接觸並一步步熟悉新鮮事物。

所以說,當家長發現孩子重複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隨便去打斷或者阻止他。但是可以給孩子施加一些「壓力」。

比如說,孩子喜歡看同一本書,家長就可以多購買同類型的書給孩子參考;孩子喜歡同一個玩具,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用不同的方法玩。

家長施加壓力的會形成孩子進步的動力,動力從而轉換為行動,在行動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所以家長平時應該多多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

並且陪伴孩子去做這些事,這樣有助於他在重複中學習新的知識,探索新的世界。

優秀的父母應該這樣做

面對孩子不斷的持續重複做同一件事,家長應當做出適當干預,讓孩子的重複行為形成對孩子有益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 不急不躁,溫柔應對

重複做同一件事,是孩子成長期間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孩子初期的一種重要自學方式。所以千萬不能打擊孩子的求知慾,更不能表現出煩躁或者嘲笑孩子。

有求知慾和新鮮感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家長還可以藉此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在哪,基於孩子的興趣給他們多一些嘗試,陪伴孩子更好地長大。

  • 有耐心,要鼓勵孩子

作為父母,對於孩子重複做一件事的行為,應該保持贊同、接納的態度,不應因此而抱怨,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條件放手孩子去重複,去學習。

要記住孩子是在重複中學習的,所以家長應該在重複行為中不斷鼓勵孩子。比如孩子喜歡不斷背同一首兒歌,如果越來越熟練,就可以誇獎孩子,讓他在重複中成長。

  • 適當引導,探索新知

在孩子重複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適當引導孩子。比如孩子重複問你一個問題時,你可以裝作忘記反問他。

當孩子正確回答出時,表示贊同再加以表揚,這樣會給孩子更多的滿足感和自信心。或者如果孩子喜歡重複觀看同一個動畫片,可以給他設定一些情景問題,比如:

「你最喜歡哪一個人物呢?」、「接下來你覺得這個人物會怎麼樣呢?」在重複裡面,家長可以製造一些變化,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這個世界對於孩子來說,一切事物都是美好、新鮮和未知的。成年人覺得十分平常和枯燥的事情,在孩子看來卻是閃閃發光的,這也是兒童最寶貴的天性。

他們用自己的手和心去感知,去樂此不疲地反覆推敲學習,這是一種自覺性的探索學習的過程,是孩子獨立性成長的過程。

孩子需要在重複中探索,在探索中自學,在自學中成長。孩子們在重複行為的過程中,收穫更多的是健全的人格和富足的精神世界。

所以父母要作為一個正確的引路人,助力孩子去更勇敢、獨立地去探求這個世界。

今日互動:您的孩子是否也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呢?歡迎評論分享

————————

學無止境,育兒知識更是需要我們用心,細心的去專研的一門學問。嗯哼媽媽在這裡隨時聆聽並解決各位家長的問題。

關注【嗯哼媽媽】,細心聆聽父母心聲,刻苦專研育兒方式,讓每一個育兒難題都不再是難題。歡迎諮詢,我們共同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ZDlEW0BJleJMoPMGP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