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孩子漫長的求學生涯中幼兒園無疑是最輕鬆的階段,對家長來說亦如此。早上送去,全天管三餐兩點,晚上接回家,一天無憂。
到了小學悲劇漸漸來臨,全國減負+素質教育大潮席捲,幾乎所有中小學的放學時間都在家長下班之前,還有的是中午放學,更有甚者部分學校,一周五天,三種作息。
周一、四,15:30放學;周二、三,16:30放學,周五,12:30放學,並且絕大部分小學是不管中午飯的,也就是說除了作息時間多樣之外,中午還需要家長自己想辦法解決孩子的午餐問題,這屆家長真是太難了!!
1
放學誰來接孩子?
雙職工家庭,要麼夫妻輪流請假接孩子。遇到通情達理的領導會默許你隔三差五早退溜號兒,但是晉升加薪好機會,你就不要做夢了,不可能有你的份兒!不辭退你,已經是領導開恩。
周圍同事也早已經私下開小窗吐槽編排你了;遇到秉公執法的領導你就等著看求爺爺告奶奶、看臉色,就這樣也未必能同意你去接孩子,你就只能像只熱鍋上的螞蟻干著急還不受待見。
一來二去,夫妻雙方的工作都被攪和得一塌糊塗,但是學費年年漲,物價年年翻,孩子的學費、補習班、興趣班、全部基本生活支出、房貸車貸水電煤氣生活費,哪一項不靠薪水來支撐。
雙職工家庭,要麼有一人全職在家。一個人全職在家解決所有孩子的問題,孩子的生活起居有人照顧、不愁接送、學校有事隨叫隨到,孩子是不用愁了,但是全職在家的這位所付出的辛勞家人認可嗎?
個人的社會價值能體現嗎?有經濟收入嗎?
個人的職業規劃斷層、職業前景全無,這樣的犧牲對全職在家的家長公平嗎?
而另一位則需要全權擔負起家庭經濟重擔,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原地踏步,否則別說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課外班,就連全家吃飯都成問題,壓力山大可想而知。
雙職工家庭,要麼請老人來幫忙。住在同一個城市,請老人接送雖然問題不大,但也有一大堆前提條件:老人願意幫忙、身體情況允許、老人生活安排和孩子接送時間協調一致,因為每天的活動都要以孩子的放學時間為準,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如果不住在同一個城市,那就更麻煩了。
老人要搬離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離開自己的社交生活圈,來到陌生的環境和子女共住。
三世同堂在同一個屋檐下,老人背井離鄉的不安全感、教育子女的不同觀念、生活習慣和三觀認知的差異,分分鐘都是重磅定時炸彈,長此以往一不小心就炸得全家輕則雞飛狗跳,怨聲載道;重則親人反目,家庭破碎。
2
放學後,漫長的時間如何度過?
就算孩子能按時從學校被接走,還有漫長的時間要度過。管他12:30、15:30還是16:30,距離一天結束都還有大半天時間,漫漫長日如何度過?
自行「放羊」管理
有能力輔導孩子做功課家長是少數,就算你能輔導數學、語文,你還能語數外科技手工樣樣精通?就算你能樣樣精通,和諧的親子關係你還想不想要了?
看新聞了嗎?三天兩頭就有爹媽因為輔導功課被氣進醫院,親子關係破裂導致孩子叛逆離家的新聞,害不害怕?震不震驚?
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的老人在接完孩子以後就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能照顧好孩子的飲食已經是超額完成任務;至於輔導作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說實話那是超綱題。
這些都只能靠孩子自覺,孩子也指望不上的時候,要麼就戶外瘋玩,要麼就家裡電視、電腦或者手機伺候著,一切都等爹媽下班回家再說。
委託各類託管班管理
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會選擇把孩子送去校外託管班,這些託管班的平均價格都千元上下,上不封頂。
價格雖高,但是這些託管班的質量和安全卻沒有統一規範標準,很多託管機構沒有取得相關資質和證件,大多是租用居民住房作為經營場地,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
託管機構做飯也基本是家庭式小廚房,環境衛生和食品安全不能保障。可即便如此,因為需求量巨大,校外托班、小飯桌、晚托班還是應時代召喚遍地開花。
小飯桌只管接送和一頓晚飯,至於作業嘛,隨緣;各類培訓機構加盟或者壓根沒有資質的校外托班不僅幫你接孩子,還能為您的孩子提供一系列的一對一、一對多作業輔導和學科補習服務,服務質量和花樣一切取決於你的荷包,豐儉由人,但是晚托班的師資配比、輔導效果無論價格高低,都是一切隨緣。
你不可強求,畢竟能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下不讓你的孩子「孤苦無依」,幫你解除後顧之憂已經是幫了大忙了。如果還需要對自己的孩子高標準、嚴要求的話,下了班你需要拿出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再把作業和練習過一遍,帶著孩子一起查缺補漏。
就是這樣花大價錢、質量安全未必有保障的託管班,如果不提前排隊,還不一定能有名額。
就問你這屆家長難不難?!
眾口難調的校內託管班
教育部早在2017年2月就印發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兩年時間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根本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南京、四川、山東、湖南、廣西等地相繼出台了「彈性離校」「放心班」等措施,各地根據自己的財政情況,對校內託管班實施費用減免政策。
但部分學校的託管班最晚只延時至18:00,對於大部分17:30-18:30甚至更晚下班的雙職工家庭來說,算上平均半小時的通勤時間,依然無法保證接到孩子。
由於不少地方的校內課後服務措施都是免費或少收費,晚托班規定不能涉及學校收費,也不能額外作業輔導,也不開展任何興趣活動,孩子們只能靜默等待家長來接,完全是浪費時間。
另一部分在校內晚托班開展各項作業輔導和課後興趣班的學校又存在師資短缺、教師過勞、課程資源不足等現象。
日前一位在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學擔任英語老師的林琳(化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就表示,自己所在的小學每周有三天會開展社團活動,但是因為學校內的教師資源有限,有些興趣活動需要外包聘請老師,然而聘請的老師很難管理課堂紀律,所以每個班級都要配備一個管班老師,管班老師必須要時刻緊繃神經,防止出現危險。
林琳老師表示自己每天七點多就要到校,平時的工作負荷已經很大,再加上課外活動工作安排,一天下來非常疲憊。(消息來源中新網)
老師的工作時間延長了、職責任務更重了、收入卻沒有提升,一天10幾個小時下來,老師能見到自己孩子的時間恐怕比普通父母更少,這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當老師的精力都耗盡時,誰來保證日常教學質量?
「三點半放學」這樣的困境並非中國獨有,堪稱世界級難題。美國、韓國、日本、德國,這些已開發國家的小學生放學也都普遍在15:00-16:30之間,美國、德國社會福利制度和法律保障體系較為完善,所以全職媽媽的比例較高,部分媽媽選擇半職工作同時兼顧家庭,照顧孩子。
德國的雙職工家庭同樣面臨和我們一樣的難題:孩子放學時間遠遠早於下班時間。
雖然德國各個聯邦州的情況有別,但是基本是半日制教學模式,到下午13:30-14:00之間基本都放學了。
家長如果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兼顧接送孩子,可以把孩子送去離學校不遠的日托機構(Kinderhort),這樣的機構跟國內現行的托班制度類似,不僅提供護理,還會輔導孩子做功課,區別在於這樣的日托場所由政府或正規的公益機構提供,員工為享有國家福利的正式員工,日托員工的薪水由地方財政和家長共同出資。
總體來說,這樣的日托依靠政府監管,質量和安全有保障。
除此之外,孩子們在放學後也能自願參加興趣小組(AG:Arbeitsgemeinschaft),類似國內的校內興趣班。最近幾年德國各個州,尤其是巴登符騰堡州已經開始著手推行全天制小學教學,為了讓所有孩子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可以給予職業女性更多實際的支持。
解決「三點半「放學難題是個複雜又系統的社會工程,依靠單一舉措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法律、企業、社會單位多方通力協作。然而即便如此,短時間內本質問題不會得到解決,三點半放學之路漫漫,家長還要繼續咬牙前行。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Rzrtm4BMH2_cNUg5b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