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辯手詹青雲負債100萬讀哈佛,父母格局多大孩子就有多優秀

2019-12-12     CERA播種閱讀

文/小豬豬;來源/尹建莉父母學堂


第六季《奇葩說》終於在粉絲熱切期盼中上線。


節目雲集了華人華語世界中「最會說話的人」。


其中,哈佛博士、「學霸型辯手」、90後女孩詹青雲脫穎而出,當選蔡康永戰隊隊長,也是本季最有希望奪得「奇葩王」的辯手之一。


辯題:博物館失火,救畫還是救貓?


阿詹的辯論以旁徵博引、行雲流水著稱,聽者會不知不覺被她帶引著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游曳,在人文思想的海洋中深潛。



詹青雲VS傅首爾開槓


人氣超高的「老奇葩」傅首爾評價:「聽青雲辯論就像被風親吻。」網友感嘆:「看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養女當如詹青雲!


1


「不標準」的小孩


阿詹是個鐵桿球迷


要是孩子瘋玩兒起來就忘乎所以,弄壞了地板,又砸壞了吊燈,我會不會大發雷霆?


要是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成績墊底,甚至被老師預言「考不上高中」,我會不會焦慮、絕望?


要是孩子違反了學校紀律,被請家長,我會不會覺得丟臉而跟老師一起將孩子痛批?



阿詹與好友龐穎在美國旅行


要是孩子晚睡晚起,痴迷武俠小說,又愛打遊戲,我會不會嫌他不務正業、沒出息?


要是孩子才初中就談戀愛,我會不會強烈擔心他「變壞」?


要是孩子頻繁換專業,我會不會阻攔他,害怕他淺嘗輒止、半途而廢,最終一事無成?


要是孩子30歲了還沒成家,面對親戚朋友的催婚催生和異樣目光,我會不會覺得抬不起頭,而逼他快點達到世俗成功?


阿詹的畫


寫下這些「要是」並且自問時,我心驚肉跳,都想回答「會吧」。因為誠實地說,處在那些情境中,我真的很難做到雲淡風輕。


我是多麼想要一個「標準而優秀」的小孩!又是多麼害怕,由於我沒有及時「斧正」而讓我的孩子成為一件「失敗的作品」!


相信許許多多的父母,心情和我一樣。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述所有的「要是」,都來自不止優秀、簡直卓越的女孩——詹青雲的真實成長經歷。


更想不到的是,她的父母在面對上述情境時,都採取了允許和信任的態度!


阿詹在家和小狗墨兜踢球


阿詹遊歷過20多個國家,貸款100多萬留學,是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學士、政治學博士肄業,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是2014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最佳辯手」、2018年華語辯論世界盃「最佳辯手」、2015年《精彩中國說》節目總冠軍;


還是美國持照律師、曾連續多年參與中國鄉村支教行動的組織者和志願者,以及一家藏區青年旅社的合伙人……



她履歷耀目,喜歡自稱阿詹


但20多年前,她卻實實在在是個「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阿詹出生在貴州某縣城一個化工廠大院,母親姓吳,是高中英語老師,父親是普通工薪。


最初,她在老家鄉村小學讀書,全校僅有兩位老師——一位教語文和思想品德,另一位教數學和其他所有科目。學校操場上,還放著同學牽來的牛。


童年阿詹與媽媽


四五歲時,阿詹是鄉鄰眼中的「神童」,四大名著的故事都能滔滔不絕地講出來。據她說,是因為有個不愛讀書卻愛聽故事的小夥伴,為了給朋友講,就把那些故事越記越熟了。


可一上學,她就跌落「神壇」,成了開竅晚、學習差、最讓老師心煩的學生。


從小學到高中,阿詹經歷過6次轉學,每到一所新學校,都是落後分子。


有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說她是「笨豬」;有位老師用歇後語罵她「詹青雲呀,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還有一位老師當著她的面告訴她媽媽:「這孩子將來連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阿詹的媽媽吳老師


小青雲很苦惱,為什麼就變不成「好學生」呢?


每到這時,媽媽就哈哈笑著,胸有成竹地告訴她:「別著急,媽媽能掐會算。媽媽算過了,你到了四年級,就會變成『好學生』了。」


到了四年級,成績仍不見起色,媽媽卻還是態度輕鬆:「不用急,媽媽重新算過了,你變成『好學生』的時間就在初二!」


到了高一,媽媽的預言終於實現了。


阿詹很慶幸,有這樣不著急而永遠相信她、鼓勵她的媽媽。


不可一日無書


阿詹從小愛看書,雜七雜八,拿起來就放不下。媽媽發現,花很多錢給她買的書,很短時間就看完了,乾脆一到休息日就把她放到書店裡。到了寒暑假,更是不限制她,大膽允許女兒捧著武俠小說不吃不睡。


爸爸「騙」女兒陪他去出差、旅遊,最好的誘餌也是講書。因為愛聽爸爸講金庸,小青雲常常期待坐火車的時間長一點、再長一點,游景點的時間短一點、再短一點。



阿詹愛用毛筆寫字


後來,阿詹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同學、辯論隊隊友唐立培回憶:


「詹青雲是很多人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看了一場詹青雲的模辯,聽完結辯之後小朋友們都紛紛表示要哭出來了,就好像中了催淚彈一樣。詹青雲好像看過世界上所有的書,什麼都知道,而且也很聰明,是我見過的最強的文科生。」


這真要感謝她沒有一對因怕孩子「看閒書」、「看壞書」就時時處處監察她、限制她的父母。


從哈佛畢業了!好友龐穎來一起慶祝


2


被父母狠狠愛著


阿詹說,父母從未要求她出人頭地,給他們爭氣;特別是爸爸,只希望她開心。


辯論場上,她曾因學識太淵博被聽不懂的人挑剔不接地氣;生活中,她其實是個有趣又調皮的姑娘。



阿詹愛打球


剛到香港上大學時,她看不慣大家在學生會選舉上都西裝革履、一本正經,就和兩個朋友一起去天橋上買了特別土的棉衣穿上,上台演了出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把前學生會主席氣了個半死。


敢這麼「出格」地表達質疑,就像她在辯論場上敢挑戰又不怕輸,表現出超強的心理素質,得益於她從小就被父母無邊無際地愛著,不缺安全感。


阿詹不在家,小狗占領了她的位置


小時候有兩年,全班都熱衷玩四驅車,阿詹也買了一輛。


一天,爸爸看到阿詹和小朋友們趴在地上用泥巴做賽道,就決定給女兒買個正經的四驅車賽道。但家裡房子小,買回來卻沒空間放。為此,爸爸乾脆把客廳里的沙發、茶几全賣了,為孩子們騰出一個「賽場」。


那段時間,阿詹天天「高朋滿座」,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四驅車被時代淘汰,客廳也沒買新家具,成了父女倆的運動場。又是玩滑板,又是打排球,把地板和吊燈都弄殘了,牆壁也被阿詹題詩作畫。



搞笑父女倆


上高中時,一次,阿詹把餅乾帶進教室,違反了紀律,被教導主任抓住,扣掉她們班50分。班主任震怒,足足罵了她兩節課,還打電話叫家長把她領回去批評教育。


爸爸在電話里聽明白了怎麼回事,一面好言好語給老師道歉,一面暗暗教女兒「千萬裝出一副被批評過了的樣子」。怕女兒受了委屈想不開,中午還偷偷跑到學校請她吃火鍋。


那天和爸爸吃著火鍋,阿詹就覺得人生真是可以逢凶化吉、因禍得福的。


家是最放鬆的地方


長大後,阿詹到異國求學,最想家的時候,就是周六中午在飢餓感中醒來,想起從前這個時候,爸爸都會把早午飯送到她的床頭。


被狠狠愛過的孩子翅膀硬,飛得遠,心不空。


3


女博士、被催婚?



阿詹與龐穎,兩個好朋友


孩子小時候,我們怕他不夠優秀;孩子大了,我們可能又怕他太過優秀。


這話怎麼說?


當阿詹從貴州鄉村走到哈佛大學,父母所生活的熟人社會,親戚朋友的關注點不再是「她多優秀」,而變成了「她怎麼還沒結婚」「讀那麼多書哪個男孩子敢娶」……


世俗觀念里,不論一個女孩子多優秀,最終衡量標準都是她在婚戀市場的價值。


阿詹過生日,來自好友龐穎微博


2019年春節,阿詹快30歲了,還未婚未育,自然逃不過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命運。她跟爸爸說:「我不敢回家過年了,親戚朋友都問我為什麼還沒有帶男朋友回來。」


爸爸給她支招:「你就告訴他們已經有對象了,下回帶回來。下回你就說又換了一個。」


父女倆更像是朋友。爸爸不會強加老一輩的觀念給女兒,還會和女兒分享各自的戀愛經歷、失戀感受。



左:龐穎,右:阿詹


與阿詹情況相似的是她的好友、另一位《奇葩說》辯手龐穎。


龐穎出生在河北廊坊一個普通家庭,先後到新加坡、美國留學,畢業於耶魯大學。


龐穎微博


逢年過節,親戚見她未婚未育,說了一句「龐穎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她爸爸立刻懟回去:「上學沒用?那你們家小孩都快別上了!」


還有一次,一位同事對她爸爸說,不該讓她去辯論:「女孩子家拋頭露面還爭來爭去多不好」。龐爸爸直接一句:「傻×!」



阿詹、龐穎與龐爸爸


我們培養優秀的孩子,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讓他循規蹈矩?


我們有沒有想過,優秀的意義其實是在敢於打破陳舊的評價體系,重新定義評價體系,擁有不被裹挾的人生?!


詹龐兩家人


詹、龐兩家人的故事,令我既感動又汗顏。因為從前我總執著於問「孩子為什麼不夠優秀」;對比過她們的父母,不由轉而自問「我是否有能力給優秀的孩子做父母」?


不論孩子考好考壞,我都一樣對待他;而不是他成績好時就愛他,成績差時就不愛他——我能做到嗎?


不論孩子把時間花在什麼興趣愛好上,我都尊重他、允許他;而不是我認為對時就愛他,認為錯時就不愛他——我能做到嗎?



阿詹姐姐愛小墨兜


不論孩子做出什麼樣的人生選擇,我都相信他、支持他;而不是符合我期待時就愛他,不符合時就不愛他——我能做到嗎?


就算全世界都不看好他,我會是最後一個跟他站在一起的人;而不是第一個跟別人一起打擊他的人——我能做到嗎?


如果我都做不到,怎麼配得上給優秀的孩子做父母?!


阿詹與著名作家、文化學者梁文道


真正優秀的孩子,可以改變評價體系,重新定義優秀。


而真正優秀的父母有智慧,能看見孩子的優秀;有定力,敢相信孩子的優秀。


為了配得上我們優秀的孩子,提升,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4Bc_m4BMH2_cNUgK6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