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19 年 12 月 20 日的時候,學霸山丘就滿兩歲了。
這兩年,We have made a difference.
接下來的一個月,在學霸山丘兩周年特刊系列中,我們一起聽聽那些陪伴學霸山丘成長的老師、學生和家長的故事。
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學霸山丘的聯合創始人浣熊老師,畢業於清華大學。
浣熊老師 2017 年加入學霸山丘,他是浣熊數學項目組的教學負責人。
1
從剛接觸國際學校學生講起
2017 年初,乍暖還寒的北京訴說著一些改變。
我的活動範圍從清華園裡的幾公里,到後來西城區的十幾公里,再到往返西城與順義的三十多公里,不斷地改變著。
(建築工地的工作)
那時畢業半年的我在建築公司工作,每個月工資減去房租和日常花銷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想找份周末的活賺點額外收入。經學長介紹,認識到一個順義的國際學校的學生 Aria(化名)。
Aria 的媽媽跟我聊:Aria 七年級,課內數學比較強,這次考了年級第一,她們老師建議她搞搞 AMC 8 數學競賽,說是對以後美高申請很有幫助。
之後我又與她微信聊過幾次,也經她介紹認識了一些她的朋友(都是國際學校學生的家長)。發現這些家長有兩個特點:
1.說話的時候非常愛在結尾加個「謝謝」,給人感覺很客氣;
2.對孩子的時間安排比較滿,但不只是課內學習,還有馬術、鋼琴、體育比賽等。
然後說說學生,我是分別給幾個學生講 AMC 數學競賽,發現他們雖然課內確實是年級里數一數二的,但不像我印象中的年級第一第二那麼強。體現在:
1. 雖然對於本學期內容掌握得還不錯,但對於之前的知識有所忘記,對於之後的也不了解多少。我印象中年級第一第二的應該是之前內容都牢牢掌握,並且超前學一兩年知識的。
2. 學習時間安排上每周只能拿出 1.5 小時上數學競賽課,1.5 小時自己做題,一周總共才 3 小時。說實話,這個量對於數學競賽來說太少了。我自己初中的時候每天至少都做 2 小時競賽題的,就這在班級中還不到前五,更別說年級名次了。
學生基礎有限,學習時間也很有限,如何讓他們學好競賽,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我需要做的就是幫他們節省時間。具體做法是:
我自己多做題,精選出最有代表性、最有含金量的題給他們做;並按知識點分類,保證每類知識點不重不漏地讓他們過一遍,這樣既不會重複學習浪費時間,也不會有所丟失。讓他們都能學好競賽。
(最早按這套別人編的教材講)
我以為每位同學這麼學一遍後都能得獎。但現實卻是:幾位學生中只有一位得獎。其餘要麼就是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要麼就是做題速度跟不上,考場都沒有做完。
當時的我就認為:數學競賽這個事,還是少數人的遊戲,即使年級第一第二也不一定玩得轉。
2
開啟一個全新的系列課程
2017 年一對一地教了幾個學生後,我有幸認識了一個哈佛教育學畢業的老師——小薩老師。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心的人。
有理想體現在:他打算建立一個針對國際化教育的大公司,切實幫助想學英語、數學等課程的學生提升實力,其中就包括我能講的 AMC 8,AMC 10,AMC 12 等競賽。
有責任心體現在:他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通過科學地教育學好的,數學競賽也是如此。
他認為可以通過科學的作業設計,讓學生有興趣學;通過合理地溝通,解決學生的畏難情緒;通過定期的小測,發現學生的遺忘點,及時給學生補上,等等。
和他一對比,我就發現以前的我沒有理想,只是想賺個課時費;以前的我沒有責任心,只是按知識點一個一個地講題,沒有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態,也沒有設置定期的複習。
於是 2017 年開始,我正式加入了小薩老師的學霸山丘大家庭,成為了他的合伙人。我開始了和小石老師、小薩老師以及小鷗老師並肩作戰的全新職業生涯。
小薩老師說:每個人都是可以學好的,競賽也不是少數人的遊戲。
這個理念和我的教學價值觀很一致。於是,此後,我就把「競賽不是少數人的遊戲」作為我教數學的座右銘,開始設計講義和作業,設計小測,定期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覺得哪塊難,並設法予以鼓勵。
設計講義對我來說是最輕鬆的,因為我很快就能把歷年真題都做完,目前這種模式的 AMC 不過才二十多年:AMC 8 每年一套題,AMC 10 和 12 分 AB 卷每年各兩套題,真的不多。
我全做完後按知識點分類(幾何、代數、數論、計數四個板塊),編成六冊書,有適合長線學習逐個講知識點的,有適合考前衝刺講常考題型的。這樣,競賽就變得容易學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進來。
我的 AMC 課從 2017 年的一對一,發展到去年的幾個人的班課,再發展到今年的幾十人的班課。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得獎,我自然是很開心的。
3
慢慢認識到學生都是不同的
現在學 AMC 的學生,有學班課的也有學一對一的,我就發現: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雖然我有一套標準化的教材,但對於每個學生來說學起來是不一樣的。比如:
我發現他的問題就是缺乏自信。
我給他講:「首先,你能經過篩選,來學 AMC 就已經比 90% 的人強了。
其次,這道題在考場上真實的得分率就是 30%,對於大家都難,這時候就看誰有信心有動力做下去了。
最後,我可以告訴你這種題怎麼想到的,而不只是答案上這道題怎麼做,這樣你以後就會有思路,做幾道類似的就不難了」。
我給他講:「AMC 一道題 6 分,最簡單的前十題每道題是 6 分,最難的後五題每道題也是 6 分,如果你好不容易學了很多知識點把後五道題搞出來 3 道,但前十題中就算錯 3 道,那麼不就等於後面白做了?多可惜!
所以,以後凡是算錯的題,都不能只說粗心了,你的具體說出哪一步算錯了,為什麼算錯了,這樣你就能記住陷阱所在,下次才能繞開。」
我給他講:「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 24 小時,別人有時間你沒時間只能說明你競賽這件事在你心裡優先級不高。我自己在競賽的時候,做競賽題是僅次於吃飯睡覺的優先級。
也就是說,什麼課內作業什麼課外活動,在競賽題還沒做完的情況下都往後排,這樣才能戰勝一幫比我智商高的人,我拼不過他們效率,也沒法熬夜學到三四點,只能改變優先級,把他們做課內作業的時間用來學競賽,這樣才超過他們。
當然,每個人選擇不同,如果你認為課內作業和辯論賽更重要,那完全可以不學競賽,這樣每周上課的時間也省了。
否則只上課不做作業,不可能學好的,時間也花了效果又沒達到,反而是一種浪費時間的體現。」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我經歷過從一個普通學生到競賽得獎的過程,所以我知道他們競賽之路上的各個問題,能為他們提出建議。我發現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是關鍵。
最後,2017~2019,感謝每一位信任我的家長和聽過我課的學生,你們是浣熊數學項目組繼續前進的動力。
兩周年福利:
學霸山丘單詞碗線上比賽 12 月 8 日開賽,獎勵 10000 元現金,報名就可領取詞庫(1000詞左右,覆蓋本次比賽全部內容)
歡迎留言報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q5gcG4BMH2_cNUgpflZ.html